王丹鳳,在昔日上影廠,算是一個很“特別”的大明星。
楊在葆說:上海的演員中,王丹鳳是“事兒”最少的。
他說完這句話,聞?wù)弋攬黾w喝彩。
也就是說,他的話,得到了大伙兒的普遍認同。

楊在葆的這句話,很是“意味深長”。
他后來去了北影廠,大概也是想要離開“事兒多”的地方。
但對于楊在葆等人來說,王丹鳳卻是一個例外。
她一生謹言慎行,低調(diào)、“事兒少”,貴而不顯,華而不炫,才高不自詡,善而不張揚。
她也曾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命途的考驗,和時局的動蕩。但幾乎每一次,她都能平安度過。
而且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她都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哪怕是在波譎云詭的特殊年代,人人自危。有的明星如上官云珠等被逼跳樓自盡,有的如趙丹白楊等被“鋃鐺入獄”,但王丹鳳卻沒有受到極端的沖擊。
按理說,在那個“談美色變”的年代,像她這樣以“美貌”著稱、并且成績斐然的女演員,是最容易成為被妒忌、被打壓的“眾矢之的”的。
然而她卻沒有。

這就不得不令人嘆服她的生存“智慧”了。
難怪她的“小老弟”梁波羅會說:做人若成“王丹鳳”,一生圓滿又順遂。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計較。
做人憑真心,行路留三分。
這是王丹鳳的處世之道。
而她的高智商和高情商,才是她的“致勝法寶”。
一、王曉棠:王丹鳳的善,超越了她的美
王丹鳳的美,大家有目共睹。
在“十七年電影”時期,她和秦怡、王曉棠、楊麗坤等少數(shù)幾個屈指可數(shù)的女演員,被廣大影迷譽為是真正的“美女明星”。

但相比她的美貌,我覺得善于“成人之美”,才是她真正受到大眾喜愛,和贏得業(yè)界尊重的最重要的原因。
王丹鳳剛一出道,便以“光彩照人”的美麗,而獲得眾多導(dǎo)演的青睞。

但她卻并沒有“恃美而驕”。
更不像當下眾多女明星那樣,非“主角”不演,還爭個“番位”什么的。
1941年,17歲的她已經(jīng)因出演電影《新漁光曲》而迅速走紅,成為耀眼的新星。

但當楊小仲邀請她在自己執(zhí)導(dǎo)的電影《春》、《秋》中出演戲份極少的高淑貞一角時,她卻欣然應(yīng)允。

電影《春》劇照,王丹鳳站在右邊最不起眼的位置
她很愿意甘當綠葉,將周曼華和李麗華這兩朵“大紅花”,給襯托出來。
再過兩年,卜萬蒼將《紅樓夢》搬上銀幕,又請她在片中出演并不討喜的薛寶釵。她也十分配合。

王丹鳳在電影《紅樓夢》中扮演薛寶釵
盡管在三位主演中,她年齡最小,更適合演“林妹妹”。但為了成全袁美云的賈寶玉和周璇的林黛玉,她卻寧愿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因為她“不爭”,所以令周邊女星都對她“惺惺相惜”。
而一個有能力的人,想要做到“不爭”,其實并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這幾乎意味著會失去更多機會。
粉絲們也紛紛為她叫屈:明明美貌和演技都不輸他人,為何每次都被安排出演配角?
但王丹鳳卻始終認為,成全別人,就等于成全自己。
事實上,正因為王丹鳳懂得謙讓,所以在圈子里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而這個口碑,才是她的“成功關(guān)鍵”。美貌并不是。

因為擁有絕美顏值的女演員,在圈子里不計其數(shù),貪心到想把所有蛋糕都據(jù)為己有的自私者,也大有人在。
但這樣的女明星,往往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
花期短到,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了。
徑路窄處,須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須減三分讓人嘗。
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但王丹鳳卻體會到了分享和謙讓的樂趣。
1963年,已經(jīng)成為“22大明星”之一的王丹鳳,接到了剛成立不久的西安電影制片廠的邀請,在電影《桃花扇》中出演女主角李香君。

在考慮男主角侯朝宗的演員人選時,王丹鳳向西影廠重點推薦了自己曾經(jīng)的老同事馮喆。
當時馮喆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剛剛經(jīng)歷過“街頭追女事件”的謠傳,所以人人對他“躲避不及”。
但王丹鳳卻在這時力推馮喆。
她這么做,其實是冒著巨大風(fēng)險的。
在那個風(fēng)聲鶴唳的年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殃及”到自己。
可王丹鳳卻她選擇相信馮喆的演技和人品。
這個世界上,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最難。

尤其是當時王丹鳳大紅大紫,卻能在這個時候向落難的老友施以援手,這是怎樣高貴的品質(zhì)?
一個善于“成人之美”的人,才是最高級的善良。
就如同王丹鳳的好朋友王曉棠在《有得盼》這篇作品中所說的那樣:
她的美麗,世人公認。
但她的善卻超越了她的美。
善是大情懷,包含著真與悲憫,包含著中華民族晶瑩的智慧。
而這樣的人,又怎能不得到同樣善待呢?
二、智商和情商雙在線的王丹鳳
無論哪個時代,女明星的花邊新聞都多如牛毛。
但是王丹鳳和他的丈夫柳和清,卻一生恩愛,情史干凈,被稱為“演藝圈”真正的清流。

柳和清說:在演藝圈,像我們這樣一丁點兒緋聞傳說也沒有的夫妻極少。
王丹鳳則說:我這一生,連男朋友都只交過一個。
但她不僅無怨無悔,而且還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話說當年,圍繞在王丹鳳身邊的追求者,不可計數(shù)。
那她為什么會從眾多傾慕者中選中比自己還小兩歲的柳和清呢?
這其中當然不排除柳和清是電影公司少東家的緣故。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柳和清的溫文爾雅和執(zhí)著堅定,最終打動了王丹鳳的芳心。

有人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選擇誰作為終生伴侶,非??简炓粋€人的眼光。
顯然王丹鳳擁有一雙這樣的慧眼。
但他們的戀愛,也經(jīng)歷了長達7年的時間。
而也正是這7年,使得王丹鳳對柳和清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當她斷定他是自己想要找的那個“白馬王子”,她才決定將自己的命運與對方緊密相連。

這充分說明王丹鳳對待婚姻的敬重,同時更是一個女生珍視自己和自愛的一種表現(xiàn)。
一個人,尤其是女生,首選得愛自己,然后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
所以,結(jié)婚之前,慎重地選擇另一半,非常重要。
但結(jié)婚之后,就要學(xué)會“睜一眼閉一眼”。
這個世界,沒有誰會是“完人”。也許學(xué)會接受不完美,才會有最“完美”的結(jié)果。
1951年元旦節(jié),王丹鳳和柳和清從香港回到上海,在逸園大酒店舉辦了盛大婚禮。有上千賓客前來為他們表示了祝賀。

這之后,兩人風(fēng)風(fēng)雨雨攜手走過了65年。
2016年,當90歲高齡的柳和清因病離世的時候,已經(jīng)92歲的王丹鳳緊緊攥著丈夫的手,伏在他的耳邊,輕輕地說了句:我隨后就來。
結(jié)果兩年后的2018年5月2日,王丹鳳在處理完很多事情之后,就趕去與丈夫相聚了。

據(jù)他們的女兒柳芯回憶說,父母兩個人,一輩子都沒紅過臉。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兩人都有商有量,然后最終由王丹鳳拿主意。
其實柳和清從香港回到上海后,發(fā)展并不十分順暢。當他所創(chuàng)辦的大同電影公司并入上影廠之后,他就安心做起了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小攝影師。
從老板到普通職員,這之間身份的落差,可能很多人都難以適應(yīng),但柳和清卻表現(xiàn)坦然。
而且王丹鳳也從未因此有過任何抱怨。更沒有給丈夫增添心理負擔(dān)和壓力。
我想這一定跟他們所秉持的“知足常樂”的生活準則,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因為不貪心,所以就少了很多煩惱和憂慮。
因為不內(nèi)卷,所以更有助于家庭的和睦,以及情感的穩(wěn)定。

王丹鳳自豪地說,她的很多照片,都是柳和清親自拍的。
她的服裝也大多由柳和清為她選擇。他說,只要是他選的衣服,我都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會很合適。
她相信他的眼光,就如同信任他的人品。
兩人這一輩子,始終形影不離。

無論王丹鳳是站在炫目燈光下的大明星,還是下放到工作勞動的普通女工,但在柳和清的眼里,他永遠都是自己應(yīng)該守護的“女神”。
相對王丹鳳來說,也是一樣。
特殊年代柳和清因為當過私營電影廠老板的緣故,所以遭到隔離審查。這時有很多人勸王丹鳳與丈夫“劃清界限”,但王丹鳳卻說,“在我心里,他是清白的,就足夠了?!?/strong>

對待感情如此認真,面對磨難又如此從容淡然。
世上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如此的智慧和理性?
三、如水一般柔韌的王丹鳳
王丹鳳的演藝生涯,經(jīng)歷過好幾個時代。
40年代她剛出道的時候,上海灘星光熠熠,胡蝶、周璇、李麗華等風(fēng)頭正勁。
這時她想要脫穎而出,并不容易。
但她卻很善于等待。
機會沒有來臨前,她也不怨天尤人,安心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

而當遇到《教師萬歲》、《青青河邊草》、《瑤池鴛鴦》等這些適合自己戲路的電影時,她便全力以赴,將每個角色都塑造得楚楚動人。

1948年她去了香港,短短的兩年時間,她便成為了和周璇、胡蝶等齊名的“滬港四大女星”。
1950年,她在赴廣州進行慰問演出時,被祖國日新月異的新氣象所感染,于是毅然回到上海。
但最初幾年,她也無戲可拍。
然而她卻并沒像有的演員那樣,為了得到一個角色,而不惜動用一些“手段”。
她也只是靜等時機。
那幾年,她一連生了四個女兒。除了其中一個不幸夭折外,另外三個都活潑可愛。

這倒令她非常難得地享受到了來自家庭的溫馨和歡樂。
一直到1955年,她才在趙丹執(zhí)導(dǎo)的話劇《雷雨》中,出演了四鳳一角。展現(xiàn)了她作為“花旦”的獨特魅力。

王丹鳳和上官云珠在話劇《雷雨》中扮演分飾四鳳和繁漪
緊接著,《家》中的鳴鳳、《海魂》中的溫夢媛等美麗的形象,更使她坐穩(wěn)了上影廠第一“悲旦”的位置。

但這時,她卻非常敏銳地意識到,必須得改變自己的戲路,才能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所以才又有了《護士日記》中的簡素華、《你追我趕》中的周耕香、《春滿人間》中的朱秀云、《女理發(fā)師》中的華家芳、《兒子,孫子和種子》中的張秀英等勞動婦女的形象。
王丹鳳過去常演遭欺凌被壓迫的悲苦女子,但當她以新中國勞動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同樣令影迷們感到耳目一新。

這源于她對角色的熱愛,以及她對生活的體驗。
為了演好簡素華,她與眾多護士交朋友,并寫下長長的心得體會。為了演好華家芳,她又專門到南京路上的理發(fā)店親自實踐,還特地拜理發(fā)師劉瑞卿為師,用心學(xué)習(xí)各項技能。

而在《兒子,孫子和種子》劇組,她每天想方設(shè)法地到農(nóng)村深入生活,唯一的心愿,就是縮短自己和角色之間的距離。

1962年,王丹鳳被評為“22大明星”之一。這是她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
1980年,56歲的王丹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電影《玉色蝴蝶》中女主角的創(chuàng)作中。

她同樣為這個角色,付出了大量心血,但電影上映后,卻反響平平。甚至還被很多觀眾吐槽“老扮嫩”、“破壞了影迷心中的形象”。
這對王丹鳳的打擊很大。
然后她就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都非常吃驚的決定,那就是從此息影。
她說:索性就退出吧,也到時候了。
她的初心,不過是想將自己最美的一面,留在觀眾的記憶里。
但做出這個決定,又該是怎樣的艱難和痛苦?
并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像王丹鳳一樣,說“放下”就“放下”的。

畢竟,明星的榮耀,名人的光環(huán),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擁有足夠的吸引力。
比如劉曉慶,到現(xiàn)在都不肯服輸,在“扮嫩”的路上越走越遠,不就是一個例子嗎?
所以,要真的做到像王丹鳳這樣“舍得失去”的人,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氣?
可王丹鳳就真的做到了。
所以我覺得,她才是那個活得通透又明白的智者。
與其說她像花,不如說她更像水,那么具有包容性。
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活成什么樣子,她都十分了然。

這之后,她和丈夫柳和清到香港開了“功德林素食館”。
不以賺錢為目的,只為體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以及為一些藝術(shù)家,提供一個聚會的場地。
王丹鳳和柳和清這對夫妻,一生都樂于做善事。
所以他們結(jié)交了無數(shù)朋友。
而這些朋友,又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回報給他們意外的驚喜。

1985年,美國總統(tǒng)里根就任。王丹鳳和柳和清突然接到一份邀請,希望他們能到白宮參加就職儀式。
當時老兩口感到有點懵,因為他們與里根,沒有任何交往和聯(lián)系,怎么就單單會邀請他倆呢?
后來他們才知道,原來是他們早年間,資助過一位家庭突發(fā)變故而準備輟學(xué)的女學(xué)生,并為這位女生承擔(dān)了所有學(xué)費,直到她完成學(xué)業(yè)。沒想到后來這位女生去了美國,而她的丈夫則是里根競選班子的成員。這位女生,一直都記得王丹鳳和柳和清的恩情,曾有意回報一筆不菲的美金,但遭到婉拒,于是她就趁這個機會,將一份特殊的禮物,送到了王丹鳳和柳和清的面前。
所以我想說,任何善意,都會有回報。只是有時候它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xiàn)在你面前而已。

在昔日的上影廠,王丹鳳的人緣非常好。
這緣于她對每個身邊人的友善和尊重。
她幾乎能記住每一個見過的人的名字。
就比如上譯廠的導(dǎo)演孫渝烽,和王丹鳳前輩的接觸并不多。只是1963年,他剛進上影演員劇團的時候,王丹鳳老師曾輔導(dǎo)過他的表演。但此后王丹鳳每次見到他,不僅能準確說出他的名字,而且還會講出他所執(zhí)導(dǎo)的眾多譯制片。這令孫渝烽異常感動。

上個世紀80年代,孫道臨在上海舉辦從藝40周年慶?;顒?,盡管當時王丹鳳在香港非常忙碌,但她還是馬上趕回上海參加。
所以,王丹鳳為什么會那么受到歡迎和受人尊敬?不是沒有原因的。

她一向都那么謙遜低調(diào),與人為善,從不炫耀自己的成績。而且為人寬容有格局,也從不參與各種“爭斗”,更不談?wù)撌欠恰?/strong>
這樣一個“事兒少”的人,誰又會將她作為“針對”的目標呢?
所以,特殊年代,她也只是被下放工廠參加勞動,并沒遭到極端的沖擊,是因為她沒有那么強的“攻擊性”,因此也就躲過了一場又一場的劫難。
如今,她雖然已經(jīng)離世7年時間。
但她在影迷中的形象,卻永遠美麗。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人格魅力,就愈發(fā)閃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