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曉曉

凌晨三點的民政局門口,張偉攥著被淚水浸透的領證預約單,看著李芳鉆進出租車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這對戀愛五年的情侶,最終倒在了丈母娘「30萬彩禮+全款房加名」的要求前。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超21%婚姻登記因彩禮糾紛終止,河南某縣更是曝出彩禮每三年翻一番的驚人增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芳母親堅持的「市場價」背后,是當地相親角明碼標價的行情——本科學歷加5萬,體制內工作再加10萬。中國婚戀家庭研究會調研顯示,76%男性認為彩禮已成為婚姻最大障礙,而63%女性家庭將其視為誠意試金石。

張偉拿出銀行流水證明自己月入2萬,丈母娘卻指著短視頻里288萬現金彩禮的視頻說:「我女兒閨蜜去年嫁的上海人」。這種比較式焦慮正在摧毀年輕人的婚戀觀,心理學專家指出,彩禮博弈本質是兩代人安全感的錯位碰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深圳打拼的程序員陳昊提供另一種解法:他把20萬彩禮轉為創(chuàng)業(yè)基金,與未婚妻共同成立工作室。這種新型婚約模式正在大城市興起,但仍有78%受訪男性坦言「給彩禮就像買保險,怕人財兩空」。

愛情變成資產負債表,我們究竟在守護傳統(tǒng)還是制造困局?某情感博主犀利點評:彩禮不是照妖鏡,照見的是整個時代的婚戀恐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