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這座漂浮在海上的鋼鐵巨獸,既是國家實力的象征,也是軍事技術的巔峰之作。然而,養(yǎng)一艘航母可不是件輕松的事。從人員編制到日常開銷,再到復雜的維護工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挑戰(zh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首艘國產(chǎn)航母——山東艦,編制幾千人,每天要吃七頓飯,光是聽起來就讓人覺得頭大。更別提那些天文數(shù)字般的運營成本了,難怪只有少數(shù)國家能玩得起這“大玩具”。

航母是個啥?山東艦的“出身”與基本情況

要說航母有多難養(yǎng),先得搞清楚它是個啥。航母,全稱航空母艦,簡單來說就是能搭載、起降和維護艦載機的海上移動基地。它不光是打仗的利器,更是國家硬實力的名片。中國海軍的航母夢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劉華清上將提出,中國要走向遠洋,航母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1998年,中國從烏克蘭買了艘沒造完的蘇聯(lián)航母“瓦良格號”,花了十幾年時間改裝,終于在2012年把它變成了“遼寧艦”,這才算邁出了第一步。

有了“遼寧艦”的經(jīng)驗,中國開始自己動手造航母。山東艦就是這么來的,它是中國第一艘完全國產(chǎn)的航母。2013年11月,山東艦在大連造船廠開工,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正式服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艘大家伙全長300多米,甲板寬70多米,排水量約6萬多噸,里面有3600多個艙室,活脫脫一個海上移動城市。山東艦的編制大概在3000到4000人之間,能搭載至少36架殲-15戰(zhàn)斗機,還配了直升機和各種武器系統(tǒng)。

相比“遼寧艦”,山東艦的技術更先進,比如攔阻索、飛行甲板防滑涂層都是自主研發(fā)的,少了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山東艦的服役讓中國海軍的實力上了個臺階,也為后來的福建艦打下了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2年下水的福建艦更厲害,配上了電磁彈射器,直接把中國航母技術拉到了世界前列?,F(xiàn)在中國有了三艘航母,算是正式進入了“三航母時代”。但話說回來,造航母難,養(yǎng)航母更難。

山東艦的“吃飯問題”:一天七頓,伙食費幾十萬

養(yǎng)航母,首先得養(yǎng)人。山東艦上生活著3000到4000號人,包括水手、軍官、飛行員、工程師、醫(yī)務人員和后勤人員。這么多人擠在一艘船上,吃喝拉撒都得安排妥當。尤其是吃飯,航母上的人24小時輪班,任務繁重,體力消耗大,飯量自然不能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熱乎飯,山東艦一天開七頓飯,分成不同的時間段,輪班的人啥時候餓了啥時候吃。伙食標準可不低,畢竟海上生活枯燥,吃飯是大事兒。山東艦的菜單種類不少,主食有大米、面條、花卷、面包、餃子,菜品更是五花八門,紅燒雞翅、木耳炒苦瓜、海帶燉排骨啥都有,葷素搭配得挺講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廚房是全天候運轉(zhuǎn)的,后勤人員三班倒,忙著蒸饅頭、炒菜、燉湯。據(jù)估計,山東艦每天要消耗10到12噸食物,光是食材就得準備一大堆。算下來,每天伙食費大概在幾十萬元左右。這還不算運輸成本,畢竟航母出海,物資得提前備好,補給一次可不容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想看,3000多人一天吃七頓飯,光是喂飽這幫人就得花幾十萬。這還不包括水、電、廚具損耗啥的。相比之下,普通家庭一天伙食費也就幾十塊,航母這開銷真是天壤之別。小國光看這數(shù)字就得打退堂鼓,畢竟還沒算其他費用呢。

人員管理:3000多人怎么管?

除了吃飯,管好這幾千人也是個大工程。山東艦雖然大,但空間有限,3000多人擠在一起,生活和工作都得有條不紊。為了提高效率,山東艦用了社區(qū)化的管理方式,把整艘艦分成好幾個功能區(qū),比如生活區(qū)、工作區(qū)、訓練區(qū),每個區(qū)都有專人負責。乘務員在自己的區(qū)域里完成任務,吃喝休息都在固定地方,互不干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人的分工很細。飛行員負責開飛機,水手管航行,工程師修設備,醫(yī)務人員看病,后勤人員做飯洗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輪班制讓艦上24小時有人值守,尤其是飛行甲板和指揮中心,隨時得保持警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員培訓也不簡單,新兵上艦前得經(jīng)過好幾輪篩選和訓練,上艦后還得學各種技能,比如滅火、急救、設備操作啥的。管理這么大一支隊伍,光靠紀律還不行,信息化系統(tǒng)也得上,山東艦的指揮系統(tǒng)能實時監(jiān)控每個區(qū)域的情況,確保不出亂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么多人的工資也是一大筆開銷。海軍人員的薪水不算低,再加上各種補貼,比如海上津貼、伙食補貼,算下來每人每月得好幾萬。3000多人,一年光工資就得幾億。這還不算訓練費用和福利開支。小國哪有這預算,養(yǎng)幾千號人還得保證戰(zhàn)斗力,財政早就扛不住了。

維護難題:船體清理到機械檢修,樣樣燒錢

航母不光是人多,維護起來也費勁。山東艦常年在海上跑,船體上容易長滿藤壺、藻類這些海洋生物。這些東西看著不起眼,但多了會增加阻力,讓油耗蹭蹭上漲。清理船體得定期干,船開進干船塢,潛水員拿著工具下去刮,工程量大不說,還得花好幾天時間。一次清理的費用就得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船體只是開始,航母的機械系統(tǒng)更復雜。發(fā)動機、雷達、武器系統(tǒng),每天都得檢查,出?;貋磉€得大修。艦載機也得天天維護,殲-15戰(zhàn)斗機起降一次,攔阻索、起飛甲板就得檢修一遍,確保下次還能用。這些維護工作需要專業(yè)設備和技術人員,成本自然不低。據(jù)說山東艦的日常維護費每天都得幾十萬,一年下來幾億是跑不掉的。

燃料更是大頭。山東艦用的是常規(guī)動力,靠燒油跑,一天油耗得好幾百噸。國際油價一波動,成本就得跟著變。出海一次,燃料費就得幾千萬。相比之下,核動力航母雖然造價高,但跑起來省油,美國的尼米茲級就是例子。中國未來也想造核動力航母,估計也是看中了這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天700萬,小國咋養(yǎng)?

把這些開銷加一塊兒,山東艦一天的運營成本有多高?伙食費幾十萬,工資幾十萬,維護費幾十萬,燃料費幾百萬,算下來每天差不多700萬元。每年出海兩次,每次三個月,光這半年就得12個多億。這還不算建造成本,山東艦造價估計在300億左右,攤到20年服役期,每年也得15億。加起來,一年養(yǎng)山東艦得20多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數(shù)字對大國來說還能咬牙扛,小國根本玩不起。拿泰國舉例,他們90年代買了艘二手航母“差克里·納呂貝特號”,結果沒錢養(yǎng),出海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最后干脆當旅游景點用了。養(yǎng)航母不光是錢的事兒,還得有技術、工業(yè)基礎和戰(zhàn)略需求。小國缺哪樣都不行,只能望洋興嘆。

花這么多錢養(yǎng)航母,值嗎?答案是肯定的。航母是海上霸主,能保護國家海上利益,還能遠洋投射力量。山東艦服役后,多次參加太平洋演習,殲-15從滑躍甲板起飛,測試了戰(zhàn)斗力,也震懾了潛在對手?,F(xiàn)在有了三艘航母,中國能保證一艘出海、一艘維護、一艘待命,隨時應對突發(fā)情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未來,中國還計劃造核動力航母,跑得更遠,戰(zhàn)斗力更強。這不光是軍事需要,也是大國崛起的標志。航母雖然貴,但它帶來的安全感和國際影響力,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吃飯到維護,從人員到燃料,養(yǎng)航母真是件費錢費力的事兒。山東艦一天七頓飯,幾千人吃喝,運營成本一天700萬,哪個小國看了不頭暈。中國能從零開始,走到三航母時代,靠的是技術和決心。航母養(yǎng)起來難,但它對國家的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