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5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信息,其中深圳報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病1例,死亡1例。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為誤食毒蘑菇。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時至3月31日24時),我省共報告2起一般及以上級別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均為較大級別,共發(fā)病2例,死亡2例。分別為:深圳市龍崗區(qū)報告的一起誤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門區(qū)報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病1例,死亡1例。

湖北疾控健康提示:
外出踏青請警惕舌尖上的“致命誘惑”
春季萬物復蘇,隨著氣溫回升和春雨滋潤,山林間野生蘑菇開始進入生長高峰期,它們在腐殖質(zhì)豐富的土壤中悄然萌發(fā),我們郊游踏青時偶遇的概率驟增。這些看似尋常的菌類中,暗藏著多種有毒蘑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也常被稱為“舌尖上的生死劫”。
幾種常見的致命毒蘑菇舉例
01 大青褶傘
為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見的菌種。菌蓋表面具有蛇皮狀鱗片,菌褶初為白色后轉(zhuǎn)青灰,常見于城市公園、草坪和花盆。含有的毒素主要引起胃腸型癥狀,包括頻繁地上吐下瀉,往往在誤食幾小時內(nèi)就開始出現(xiàn)明顯癥狀,嚴重時也會導致脫水休克甚至死亡。


02 灰花紋鵝膏菌與裂皮鵝膏菌
劇毒!對肝、腎等臟器毒性極大,很容易導致死亡,是毒蘑菇中毒死亡人數(shù)較多的野生毒蘑菇之一。
灰花紋鵝膏菌菌蓋灰褐色,白色菌褶,有菌環(huán),外形易與無毒的草雞樅菌相混淆。誤食后,潛伏期為6~12小時,首發(fā)癥狀多為急性胃腸炎表現(xiàn),嚴重者出現(xiàn)暴發(fā)性肝功能衰竭,可進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癥狀、潛伏期與灰花紋鵝膏菌相似的有裂皮鵝膏菌,其菌蓋中央凸起呈斗笠狀,菌柄基部有“菌托”。


03 肉褐鱗環(huán)柄菇?
菌蓋上有褐色至暗褐色的鱗片呈近同心環(huán)狀排列,菌柄與菌蓋同色,菌柄中空且下部也有同色鱗片。長得跟一些可食用蘑菇比較相似,?肉褐鱗環(huán)柄菇?含有鵝膏肽類毒素,可以造成急性肝損害型中毒,嚴重者可以導致急性肝損害、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破除五大認知陷阱
“顏色樸素=安全”??
?。劇毒灰花紋鵝膏、裂皮鵝膏均為灰白色,與可食用口蘑極相似。
“蟲食無毒”??
?。致命鵝膏成熟期常被蛞蝓啃食,但毒素對昆蟲無害。
“銀器試毒”??
?。毒蘑菇毒素多不與金屬銀反應。
“高溫烹煮解毒”??
?。鵝膏毒肽耐高溫,燉煮2小時仍具毒性。
“蘑菇曬干后無毒”?
?。曬干后毒蛋白活性反而增強3-5倍。
“固定采摘點安全”??
?。毒蘑菇孢子可通過風雨、動物傳播至新區(qū)域,往年安全地帶可能出現(xiàn)劇毒品種。
中毒急救黃金三步
立即催吐?:服用溫鹽水500ml,刺激舌根,重復至嘔吐物清亮。 保留樣本?:用潔凈容器保存嘔吐物及未烹飪菌體。 立即就醫(yī):一旦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就醫(yī)并同步聯(lián)系當?shù)丶部刂行摹?/blockquote>預防建議
記?。喝魏我吧⒐蕉伎赡苁桥利愅庖碌碾[形殺手。預防毒蘑菇中毒,從拒絕第一口野菇開始,讓科學認知構筑起生命的防火墻。
來源 都市快報、湖北疾控、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貓恩泊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