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今天,1935年4月16日,中央紅軍第三軍團從現安順市西秀區(qū)雞場鄉(xiāng)向鎮(zhèn)寧開進,抵達鎮(zhèn)寧弄染寨。陸瑞光是當地布依族首領,當天,三軍團彭德懷、楊尚昆等首長,與他簽訂了“反蔣作戰(zhàn)協(xié)定”(史稱“弄染結盟”)。

弄染結盟,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首次踐行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典范,這一事件后來被黨史專家認定為紅軍途經民族地區(qū)成功實施“爭取少數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重大事件之一。

回望流年,硝煙遠去,紅色革命和民族團結的“種子”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生長、傳承,續(xù)寫著“弄染結盟”的新故事。

“弄染結盟”傳佳話

踏著四月暖陽,走進鎮(zhèn)寧自治縣沙子鄉(xiāng)弄染村,在村中間的結盟廣場,一座老房子格外引人注目,房屋的土瓦、石墻在時間的洗禮下略顯滄桑,門上“弄染結盟名垂青史,彭陸協(xié)定功著千秋”的對聯,是革命烈士、布依英豪陸瑞光英雄事跡的懷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陸瑞光故居

安順市委黨史研究室特聘黨史專家文龍生介紹,1935年4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直插云南,紅軍主力分兩路西進,進入了安順的民族地區(qū),此時,進入鎮(zhèn)寧六馬一帶的則是由彭德懷任軍團長,楊尚昆任政委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三軍團。

文龍生說,“當時,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三軍團過境沙子溝期間,正是紅軍人數少,補給嚴重不足,傷病員多的困難時候,加上又處于敵人形成的東、西、北三面包圍的險境,情況十分艱險,甚至前途莫測。”

紅三軍團若要成功實施轉戰(zhàn)云南,必須迅速通過六馬地區(qū),以爭取更多的時間渡過北盤江,軍團長彭德懷與政委楊尚昆獲悉,只要爭取到民族首領陸瑞光的支持,不僅能保證紅軍安全通過六馬地區(qū),還能使民族地區(qū)的廣大老百姓免受戰(zhàn)亂傷害。

1935年4月16日,陸瑞光與紅軍首長彭德懷、楊尚昆在弄染寨簽訂“反蔣(介石)、王(家烈)、猶(國才)國民黨及苛捐什稅”的作戰(zhàn)協(xié)定,史稱“弄染結盟”。

在與彭德懷、楊尚昆等人訂立作戰(zhàn)協(xié)定之后,陸瑞光又召集部屬,讓他們連夜殺豬、舂米,招待好分散住在各村寨的紅軍,并盡量為紅軍提供糧、鹽、油等補給。紅軍留下紅三軍團營長方武先等人協(xié)助陸瑞光工作。次日,紅軍出發(fā),陸瑞光等親自送到樂紀坡。

“‘弄染結盟’為紅軍主力順利渡過北盤江,進而威逼昆明,搶渡金沙江,擺脫敵軍重兵包圍,贏得了寶貴時間,是我們黨踐行民族政策、團結少數民族的光輝典范,在布依族群眾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種?!蔽凝埳硎?,“弄染結盟”是紅軍長征中同少數民族的第一次結盟,比在四川的“彝海結盟”還早一個多月,留下廣為流傳的民族團結佳話。

黨的民族政策給了我們幸福生活

“弄染”在布依語里意為有山有水,山高谷深,景色優(yōu)美。但正因為群山包圍、山高谷深,導致交通閉塞、產業(yè)難發(fā)展,這里的群眾曾經一度被貧窮深深困擾。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秉h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工作,幫扶力度之大、投入資金之巨、派出人員之多,前所未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弄染村村口

于是,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了村里,東西部協(xié)作資金來到了村里,致富產業(yè)項目也來到了村里......

弄染村黨支部書記王榮珍介紹,近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惠及下,弄染村干部群眾團結奮進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澆灌民族團結之花,鄉(xiāng)村振興路上續(xù)寫“弄染結盟”新輝煌。2022年,弄染村納入貴州省第二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之一,先后完成了31個大小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村容舊貌換新顏。2024年,全村種植蜂糖李、四月李3000余畝,帶動人均增收5萬元,村集體年收入達到60萬元以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鞍山社區(qū)民族長廊

弄染村舊貌換新顏,群眾過上幸福生活,這是傳承弘揚“弄染結盟”民族團結精神的生動實踐。

一直以來,鎮(zhèn)寧自治縣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全面落實黨的政策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傳承弘揚“弄染結盟”光榮革命傳統(tǒng),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鎮(zhèn)寧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1949年,鎮(zhèn)寧解放,1963年,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成立,2019年,鎮(zhèn)寧再跨千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各族兒女邁進小康社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月八文藝活動

2022年,鎮(zhèn)寧自治縣新修訂的《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正式實施,以法律保障尊重“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節(jié)慶,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群眾幸福生活指數。

當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chuàng)建工作正在鎮(zhèn)寧大地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xù)增強。

“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來之不易的各民族團結的局面”,這是鎮(zhèn)寧各族人民的心聲。

民族團結精神代代傳

“歡迎來到紅色美麗村莊弄染。讓我們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足跡,一起走進這段崢嶸歲月……”為游客做好登記后,王榮珍帶領游客沿著紅軍長征步道,追尋弄染的“紅色足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弄染村紅色文化主題館

如今,弄染村充分挖掘“弄染結盟”的紅色資源,搞好紅色教育,傳承民族團結精神?!芭窘Y盟”舊址、陸瑞光故居及紀念廣場、陳列館、紅軍食堂等文旅景點和項目相繼建成。

“我們作為陸瑞光先烈的后人,理應把弄染結盟的故事講下去,把民族團結的精神傳承下去。”王榮珍介紹,這里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故事,不止在弄染村講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陸瑞光紀念館 ?曹業(yè)鵬 攝

2015年,陸瑞光紀念館在鎮(zhèn)寧縣城建成,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對外開放。2017年,《弄染之光》歌劇首次演出后好評如潮。2023年,鎮(zhèn)寧自治縣60年縣慶之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在縣城安莊衛(wèi)城門建成,以圖文、實物、音視頻和解說等多種形式講述“弄染結盟”故事。

4月11日下午,在鎮(zhèn)寧自治縣第四小學課后服務課堂,孩子們正在排練“弄染結盟”情景劇,他們用稚嫩的歌聲和歡快的舞蹈,傳遞著民族團結進步的美好愿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鎮(zhèn)寧四小教師在指導學生排練《弄染結盟》情景劇

“我們希望通過講述本土民族英雄陸瑞光與紅軍結盟的故事,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孩子們的心中綻放?!辨?zhèn)寧第四小學黨支部副書記楊賢介紹,“弄染結盟”紅色故事入課堂已成為該校的常態(tài),旨在讓紅色革命和民族團結精神穿越歷史的時空長廊,照進更多孩子的心里。

一條賡續(xù)紅色血脈,助力民族團結進步的力量在北盤江畔生長。

目前,在鎮(zhèn)寧,陸瑞光紀念館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命名授牌。全縣獲省級及市級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29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1個、市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6個,市級及以上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12名。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弄染結盟’精神不能丟。鎮(zhèn)寧是一個由31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團結一家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鎮(zhèn)寧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國富說。

90年前,弄染結盟傳佳話。

90年后,北盤江畔唱響民族團結進步歡歌。

新征程上,鎮(zhèn)寧各族兒女心相通、情相融,志相同、力相聚,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

來源:掌上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