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的賽道上,許多人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困境:能量槽短,極易感到疲勞,卻不知如何破局。幾年前,我就開始摸索其中的門道,幾個月前,有幸聆聽了公司組織的一場講座,收獲頗豐,迫不及待想與大家分享。此前我已在小紅書上零零散散分享過一些,今天就來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攻略。
首先,我們得明確,什么樣才算是高能量狀態(tài)呢?想必大家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那些精力充沛的人,每天只需睡四五個小時,卻能整日活力四射。這類人在現(xiàn)實中確實存在,然而畢竟是少數(shù)。咱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今天探討的就是普通人如何改善自身狀態(tài),提升能量值。
講座的主講人是一位醫(yī)學博士,就職于北京的三甲醫(yī)院。初見她,怎么看都覺得她不到三十歲,可實際上她和我一樣,同為 “85 后”,即將步入不惑之年。她學歷頗高,在醫(yī)院晉升得也很快。誰能想到,她小時候精力極差,每天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僅有三四個小時,單次專注時長一旦超過四十分鐘,注意力就開始渙散。她還患有某種罕見的綜合征,總之就是極易疲勞。比如上體育課跑步半小時,這一整天她就廢了,能承受的最高強度運動也就只有快走。起初,我以為她會講述如何從如此虛弱的狀態(tài),通過不懈努力,一步步進化到如今精力旺盛的過程。但開講后才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在整個讀書期間,她一直在鉆研如何提升體力,后來發(fā)現(xiàn),至少對于很大一部分人來說,體力這東西或許是天生的,難以改變。好在她父親也是醫(yī)生,父女倆不斷嘗試改進,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方法論。憑借這套方法,她順利考上名校,完成博士學業(yè),如今在醫(yī)院這樣費神的地方也能應對自如。
她的方法更像是一種 “存量資源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先坦然接受自己能量條短的事實,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尋求改進,確保每天僅有的這三四個小時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她深知自己能量差是劣勢,但她也明白,絕大部分人同樣在浪費或分散自己的能量,每天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或許還不如她。所以,只要做好精力管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時間,依舊能比大多數(shù)人更具優(yōu)勢。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
1、巧妙駕馭睡眠,掌控能量之源
如果要問什么對精力影響最大,那必定是睡眠。睡眠就像身體的 “魔法修復師”,情緒調(diào)節(jié)、記憶力鞏固、身體損傷修復以及精力恢復等重要操作都在睡眠中悄然進行。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各個部件就像失去潤滑的機器零件,遲早會出問題。對于小孩來說,睡眠更是與發(fā)育息息相關(guān)。那些為了讓孩子學習而拼命壓縮睡眠時間的家長,實在有些可悲,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坑了自己的孩子,還自我感動。
這位博士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一天睡十幾覺。聽到這兒,可能有人覺得不靠譜。心想,要是自己隨時隨地能睡著,哪還會擔心精力問題,不就是沒辦法快速入睡,或者沒時間嘛。其實她主要的做法是晚上保證良好的睡眠,其他時間則通過 “數(shù)呼吸” 來替代睡眠。大家都知道,閉上眼睛,放空思緒,深呼吸,然后數(shù)自己的呼吸次數(shù),這是常見的冥想方式。哪怕只有五分鐘的間隙,她也會趕緊冥想一會兒。晚上別人去吃飯,她隨便吃點,就立刻進行長時間冥想。有時冥想過程中就睡著了,能補上半個多小時的覺;就算沒睡著也無妨,三十分鐘的冥想效果與睡一覺相差無幾。閑暇時,她就戴上耳機數(shù)呼吸,告知別人有事就拍她。她的手表具備記錄冥想的功能,一天下來,累計冥想時間可達兩三個小時,相當于多了兩三個小時的睡眠。冥想神奇之處就在于,能將睡眠這種高度不可控的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楦叨瓤煽亍?/p>
很多小伙伴可能不知道,冥想和睡覺效果其實相差不大,練習久了,甚至比睡眠效果更佳。我之所以推薦她的方法,是因為這與我多年的親身體驗相符,效果確實顯著。具體操作如下:設(shè)定 12 分鐘鬧鐘(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調(diào)整,我自己一般設(shè)五分鐘),戴上耳機,最好是降噪耳機,提前選好冥想音樂,其實絕大部分輕緩的純音樂都可以。閉上眼睛,躺著或靠著都行,開始深呼吸,專注于數(shù)呼吸,心無雜念。別小看這個操作,初學者往往很難數(shù)到一百,我一般數(shù)到四五十就會進入一種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五分鐘一到,就會有種睡了一覺醒來的感覺,頭腦格外清醒。每當我狀態(tài)不佳時,從不硬撐,總會找個地方數(shù)一百次呼吸,狀態(tài)通常能迅速恢復。那位主講博士也是如此,在兩件事的間隙,也會趕緊來個五分鐘閉眼呼吸練習。就我個人體驗而言,我一般晚上睡眠較少,白天每天得進行五六次五分鐘冥想,尤其在中午和晚上,還會各進行兩次 15 分鐘的冥想。此外,B 站上還有時長較長的冥想引導視頻,跟著主播的指示去做,就能爭分奪秒地 “補覺”,有 20 分鐘和 40 分鐘等不同時長可選。一般來說,狀態(tài)不好時,盡快找個地方進行五分鐘冥想調(diào)整狀態(tài),遠比死扛要好。大家不妨試試,說不定這方法就特別適合你。要是現(xiàn)在不想試也沒關(guān)系,對冥想留個心,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派上用場了。她認為冥想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睡眠,而且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不像睡眠那么苛刻。你可以在地鐵上、出租車里、政務大廳等地方閉眼冥想一會兒,但卻沒辦法在這些地方睡覺。加上冥想,她每天就像樹懶一樣,睡眠時間能達到十二個小時,從而確保其余時間狀態(tài)在線。
2. 嚴控社交媒體,守護能量防線
她認為,有些看似用于娛樂放松的 APP,實則在大量消耗我們的精力。所以,她基本不刷短視頻,各類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每天嚴格控制在四十分鐘以內(nèi)。很多時候,她寧愿發(fā)呆也不看社交媒體,并且覺得發(fā)呆也是一種休息。此外,她還提到一種策略,我之前在小紅書也分享過,即避開那些讓人心煩意亂的事物,遠離低能量、負能量的東西。倘若碰到了,千萬別回應、別理會、別接茬,這樣這些負面事物就會像一陣風,從你身邊溜走。一旦你接茬或者反駁,它們就會糾纏你一段時間。比如看到一條令人惡心的評論,沒忍住回懟一句,接下來可能就會有一堆人來懟你,讓你一整天都心情糟糕。對待其他類似的負面事物也是同樣道理,不回應、不接茬,它們就會自行離開,一旦回應,壞運氣和糟糕狀態(tài)可能會糾纏你好多天。而且這還有疊加效應,心情不好時看什么都不順眼,更容易接茬負能量,從而陷入更煩躁的循環(huán)??纯捶廴︼埲Γ裾5娜瞬欢?,就是因為他們?nèi)粘2皇菫榱司S護偶像去懟人,就是被別人懟。所以大家不妨試試,碰到煩人的負能量事物,就用一個 “閃字訣”,不理會、不接茬,大概一個禮拜左右,你就會感覺整個人都年輕有活力了,畢竟平白無故損耗的能量大大減少了。
3. 堅持散步,激活能量引擎
每天堅持一萬步,多的時候甚至兩萬步,這是她保持狀態(tài)的又一秘訣。初高中時,學校離家往返八公里,她每天步行上學放學,不僅睡眠質(zhì)量改善了許多,而且一直沒長胖。她還發(fā)現(xiàn),如果停止散步,一兩個月后,記憶力就會明顯下降,情緒也開始低落。如今她住在醫(yī)院附近,每天步行上下班,加上上班期間的走動,基本能維持一萬步左右。我自己也有體會,如果每天只走千把來步,身體狀況就會走下坡路,最明顯的就是腰圍變大,情緒也會慢慢變得低落;要是能走到五六千步,長期下來能維持現(xiàn)狀;而當步數(shù)達到八千到一萬時,身體就會有所進步,腰圍也會變小。
她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知識,跑步和鍛煉之后,身體會處于 “負氮平衡” 狀態(tài),也就是說,身體在不停地分解肌肉,同時也在合成肌肉,但鍛煉后分解程度大于合成。這與很多人的認知相悖,因為大多數(shù)人覺得鍛煉肯定是促進肌肉生長的。其實這里面還有關(guān)鍵一步,鍛煉完后應立刻補充蛋白質(zhì)和少量碳水,這樣就能讓身體迅速轉(zhuǎn)變?yōu)?“正氮循環(huán)”,進入合成狀態(tài)。這就是為什么健身房的人訓練完要吃香蕉和蛋白粉。她提到,醫(yī)院的同事們都愛喝奶粉,每次長時間散步回來就喝一大杯,現(xiàn)在的奶粉里都添加了維生素,能一并補充營養(yǎng)。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奶粉里脂肪含量較高,一般來說,奶香味越濃郁,脂肪含量就越高,脫脂奶因為去除了脂肪,口感就很差。也就是說,健身本身并不會直接提升體能,健身之后身體會開啟修復和超量恢復過程,只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zhì),才能提升體能,如果蛋白質(zhì)不足,健身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虛。那為什么還要補充碳水呢?主要是人體的合成代謝需要胰島素的參與,加點碳水可以促進合成代謝。這一點對我來說很重要,去年我重新開始跑步,但進步非常緩慢。聽完講座我才恍然大悟,每次我都是在別人吃晚飯的時候跑步,跑完后什么都不吃,身體可不就一直處于 “負氮平衡” 嘛,所以跑步效果不明顯。今年開始,我每次跑完都會趕緊補充一勺蛋白粉和一根香蕉,這幾個月來進步確實明顯多了。大家也一定要留意這個問題。
結(jié)尾:
平常我們面對身體狀態(tài)不佳時,總是想著如何去改變先天條件。而她的思路更具可操作性,即優(yōu)化流程,提高對現(xiàn)有資源的管理,將已有的資源合理利用好,同樣可以達到很高的成就。只要我們掌握這些方法,普通人也能走上高能量的逆襲之路,在生活中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