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林沖、武松二人是性格鮮明的角色。
他們名頭極盛,一個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而另一個靠著一雙鐵拳將老虎打死。

即便是上了梁山,他們的武力值排名也十分靠前。
不過,除宋江之外,他們也有避而不及的人,而這三人也是公認(rèn)的不能得罪之人……

武力值公認(rèn)第一名
林沖能夠教導(dǎo)士兵槍棍,而武松醉拳出眾,他們的排名分別是第六位、第十四位。
而占據(jù)武力值排行榜第一位的則是盧俊義,這是梁山公認(rèn)的“高手”。當(dāng)時為了讓盧俊義上梁山,宋江與吳用可是費盡心思。那他的武力值究竟有多高呢?

盧俊義一出場便是一副富商的模樣,但周身有著特殊的氣質(zhì)。他雙目炯炯有神,身高九尺,宛如天神下凡。
方圓百里的人都聽說過盧俊義的大名,都知道其棍棒天下無雙,就連槍棒總教頭的林沖,都不能企及。

就是這樣的厲害人物就被宋江他們盯上了。畢竟盧俊義家大業(yè)大,一是能為梁山添一份助力,二是能為梁山補(bǔ)充起義資金。
于是,宋江、吳用招數(shù)頻出,題反詩、誣陷背叛朝廷等,一件件都壓在了盧俊義的身上。盧俊義本想逃家避禍,結(jié)果被梁山群雄在半路截住。

也是在這個時候,盧俊義的武功盡顯,在與武松對戰(zhàn)的時候,僅打了幾個回合,就讓武松倉皇逃離。這之后盧俊義還對上了李逵、魯智深等人,絲毫不落下風(fēng)。
這就能說明問題了,盧俊義比梁山眾好漢都厲害。這也使宋江堅定了將其迎上梁山的決心。

不僅如此,宋江還趁盧俊義不注意的時候,將他的家人接上梁山。
可能那個時候盧俊義心中存在著怨懟,但他的教養(yǎng)不允許他違背忠義。
無奈之下,他只能留在梁山,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剛上梁山就能坐在宋江的旁邊,可見盧俊義的能力是公認(rèn)的厲害。他無需證明,便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大哥。
而宋江也打著盧俊義的旗號招兵買馬,很快便聚集了一大批的年輕人士。他們都是沖著玉麒麟來的,有的人還受過盧俊義的恩惠。

等整頓完兵馬之后,盧俊義便開始了上梁山之后的第一戰(zhàn)——曾頭市之戰(zhàn)。畢竟他們的上一任首領(lǐng)晁蓋便是被史文恭的毒箭射殺身亡。
作為他的兄弟,他們誓要為之報仇,此次有盧俊義幫助,這一戰(zhàn)打得十分暢快。

盧俊義率兵攻打史文恭,兩人大戰(zhàn)幾回合,最后史文恭一時不察,被盧俊義活捉。這一戰(zhàn)的勝利,讓梁山眾好漢歡呼雀躍。
因為之前與史文恭對戰(zhàn)時,他們都落得下風(fēng),不得不灰溜溜離開。如今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簡直就是振奮人心。

此后,在與宋朝軍隊對陣的時候,盧俊義更是拿下數(shù)名宋朝大將。果然能夠坐穩(wěn)第二把交椅,盧俊義是有絕對實力的。

呼風(fēng)喚雨第一人
除了武力值排行第一的人之外,江山好漢最忌憚的便是能夠呼風(fēng)喚雨之人。他們能夠與人斗,卻不能跟天斗,恰好公孫勝便是修行之人。
也正是因為公孫勝什么都知道,所以其他好漢都對其有著一絲忌憚。

公孫勝卻不在意,因為他知道上梁山不過是他修行的一部分,一旦修行完畢,他是要離開的。
公孫勝一出場便是在晁蓋等人計劃劫取生辰綱的時候,他選擇加入其中。

在成功劫取生辰綱之后,為了躲避朝廷軍隊的追捕,公孫勝便呼風(fēng)喚雨,燃起一場大火,將軍隊的戰(zhàn)船給燒了,最后成功來到了梁山。
雖然他沒有進(jìn)入梁山大排名之中,但是他跟吳用一樣,智謀無雙,沒有幾個人能夠猜透他們心中所想。

因此在排座位的時候,公孫勝坐在了第三位。
但也正是修行之人能夠博古通今,在看到所排座位,見到與宋江熟識之人排名靠前之后,公孫勝明白,如今的梁山已經(jīng)是宋江的一言堂。

他悄無聲色地離開了,不愿意再回來。
但失去了道士的助力,當(dāng)遇到另一位修行之人時,即便是林沖、武松這樣的強(qiáng)者,也于事無補(bǔ)。
因此在高唐州的時候,宋江遇到了高廉。而高廉也會術(shù)法,梁山眾人根本打不過。這個時候宋江想起公孫勝,便派遣戴宗與李逵前去尋找。

本來公孫勝是不愿意來的,但修行還沒有結(jié)束,他也只能幫助宋江,最后成功用五雷之法將高廉殺死。
而公孫勝遇到的第二個會修行之術(shù)的便是喬道清。公孫勝多次破除對方陣法,甚至操控秦明的狼牙棍,成功將喬道清打敗。

從這幾戰(zhàn)中,公孫勝都是利用自己的術(shù)法幫助梁山好漢打破困境,若是沒有他的幫助,林沖他們可能深陷敵陣中,即便能夠逃脫,也會損失慘重。
除了道法之外,公孫勝還有一種能力,那就是看透人性。因此他能夠在宋江招安后不久,便迅速脫離,成功歸隱,得以善終。

而作為普通人的林沖、宋江等,沒有看破世俗虛妄之眼,最終結(jié)局悲慘。

忠義排行榜第一
除了無人敢惹的盧俊義與公孫勝之外,還有一個人無人敢得罪,那就是魯智深。
論起魯智深的武力值,他可能與林沖、武松二人不相上下,畢竟倒拔垂楊柳、醉打蔣門神這些事一般人可完成不了。

那武松能夠拳打老虎,魯智深當(dāng)然也可以,因為他曾在五臺山休息過,習(xí)得一身武術(shù),堪比“金鐘罩鐵布衫”。
不過,除了武力值高之外,魯智深最鮮明的特點便是忠義,而這也是梁山好漢都愿意與之相交的原因。就連一臉陰郁的楊志,都與魯智深關(guān)系甚好。

當(dāng)初正是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救了林沖,魯智深得罪了高俅,不能回到五臺山,只能去往二龍山,成為了二龍山的寨主。
當(dāng)時武松、楊志二人可是力推他當(dāng)寨主,可見他備受好漢推崇。

之后因為對抗朝廷軍隊,不得不與梁山合作,到最后也上了梁山。雖然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十三位,但他的忠義值絕對排行第一。
在宋江接受招安的時候,魯智深雖然心中不情愿,但是為了這些兄弟還是嫁入了朝廷。此后,他在戰(zhàn)場上斬殺數(shù)人,跟隨軍隊南征北戰(zhàn)。

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魯智深也靠著自己的能力生擒方臘,幫助宋江完成了這一成就。不過,在這之后,魯智深便回到了五臺山。
其實他若是回到朝廷,接受朝廷的賞賜,那才不是真正的魯智深。

因為魯智深不畏強(qiáng)權(quán)、無拘無束,做起事來隨心所欲,他根本不在意功名利祿。
而他之所以上梁山,不過是因為心中的道義,不愿意舍棄兄弟情誼。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讓他在最后大徹大悟,得以善終。

可以說,魯智深從剛開始就表現(xiàn)得極為突出,從五臺山開始,到五臺山結(jié)束,也算是有始有終。
不管是盧俊義,還是公孫勝、魯智深,他們都有鮮明的特點,在某一方面達(dá)到極致,這是其他好漢所不能及的。

當(dāng)然,有武力值第一,也有武力值倒數(shù)第一;有忠義第一,也有忠義負(fù)值,梁山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小圈子,儼然是一個“小社會”。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其中獲得一些切身感受,更是體會到了宋朝獨有的風(fēng)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