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琴、邢岫煙和李紋姊妹的出場,明顯被曹雪芹賦予了影射薛寶釵、林黛玉和李紈的作用。尤其是薛寶琴,她為姐姐薛寶釵承擔了50回后大部分的隱喻。很多關于薛寶釵的影射,都被從薛寶琴身上作伏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像鳧靨裘這種比較露骨的影射之外,像《詠紅梅花詩》中相對隱晦的伏筆,其實要更加有意思。

那一回蘆雪廣聯詩,賈寶玉被罰向妙玉討要紅梅花,并以“紅梅花”為題,讓邢岫煙、李紋與薛寶琴各做一首詩,薛寶琴的《詠紅梅花得花字》,就對薛寶釵的姻緣有非常重要的影射。

詠紅梅花得“花”字·薛寶琴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簡單解釋這首詩,就是說:紅梅花雖枝條疏朗卻花色艷麗,就像身著紅妝的女兒爭妍斗艷。所以富貴門庭只種紅梅不種白梅,連杳無人跡的山中也有紅梅落花如云霞。其實清冷幽夢中為女兒(隱白梅)笛聲所引,仿佛乘著仙槎游歷天河。前世也是瑤池的蟠桃種,不要因為換了容貌就心生懷疑。

薛寶琴在詩中將梅花比作瑤池蟠桃掉落凡間的遺種,是古代詩人寫梅花常用的隱喻。只是詩題作“詠紅梅花”,薛寶琴卻以紅梅與白梅比對出同根同種不同命,對薛寶釵形成影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梅花深受富貴門庭歡迎,影射書香門第出身的林黛玉;白梅花倍受冷落,影射商賈出身的薛寶釵。表達的是當時薛寶釵在賈府謀求金玉良姻的困境。

詩中還引用《博物志》記載的“乘槎游仙”泛舟天河的故事,暗示了王母娘娘劃分銀河阻隔牛郎織女的姻緣典故,隱寫寶黛姻緣遭王夫人反對并拆散,薛寶釵雖然嫁給賈寶玉,卻又遭遇離別之苦,余生只能于夢中追憶往昔的似水流年之事。

其實三首《詠紅梅花詩》,曹雪芹安排的順序也很巧妙。邢岫煙第一,李紋第二,薛寶琴第三,分明就是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順序。當時賈政分別對三個“媳婦”的未來住所進行點評,其實就是對林黛玉、李紈和薛寶釵的評價。進而表達他對賈寶玉姻緣的看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賈政認為瀟湘館“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讀書,不忘虛此一生”,是最滿意的評價。而對蘅蕪苑卻給出“這處房子無味的很”的評價,以雞肋形容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金玉良姻現實。正如同紅梅與白梅的比較。

而薛寶釵最終如愿嫁給了賈寶玉,卻也是以王夫人如同王母娘娘以金釵劃分天河一般的反對立場推動,結果卻是以賈寶玉離他而去收場。

不過,薛寶琴的這首詩,雖然影射了薛寶釵婚姻的不幸,但其實影射最大的還是“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這兩句。皆因句中線索,呼應了林黛玉的《折足雁》酒令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的隱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落霞與孤鶩齊飛”雖出自《滕王閣序》,但“落霞”象征枕霞舊友史湘云;“孤鶩”以野鴨子對應鳧靨裘,是指薛寶釵。“齊飛”意味著史湘云將會陪伴薛寶釵攜手共度晚年。而“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的另一種解釋:薛家在薛姨媽與薛蟠去世后“無余雪(薛)”,只剩下薛寶釵孤獨一人時,史湘云伸出援手,陪伴薛寶釵度過余生,姊妹情誼堪比高山流水。

兩者互為呼應,意思大體相同,也說明曹雪芹為薛寶釵的余生,安排了史湘云這位“守護天使”陪伴,倒也不會太孤單。這或許就是薛寶釵的小丫頭“文杏”帶給薛寶釵微小的幸運之讖吧。

?從原文找線索,還原最真實的《紅樓夢》。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