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藍色愛人》

馬克·夏加爾

Marc Chagall

馬克·夏加爾,媲美畢加索的繪畫巨匠,巴黎歌劇院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設計師,聯(lián)合國總部永久紀念彩窗設計者,現(xiàn)代藝術(shù)史舉足輕重的寶藏人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夏加爾和貝拉

“只要一打開窗,她就出現(xiàn)在這兒,帶來了碧空、愛情與鮮花。從古老的時候起直至今日,她都穿一身白裙或黑裙,翱翔于我的畫中,照亮我的藝術(shù)道路。”

——夏加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的沉默屬于我,她的眼睛屬于我。我與她似曾相識,她了解我的童年,我的現(xiàn)在,我的未來;就好像她一直在注視著我,能洞察到我靈魂的最深處…我知道她就是我的真命天女,我的另一半……”

——夏加爾著《我的一生》

《巴黎艾弗爾鐵塔婚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黎艾弗爾鐵塔婚禮》

在我的畫里,我藏著我的愛情,像樹木與森林一般地,我過著我的人生。誰聽見我的聲音?誰注意到我的臉龐?就好像千年前的逝者被埋葬在月光下。在我的畫里,我畫出我的愛情,天使看見我的愛情,沒有去婚禮之幕的新娘也看見我的愛情。花朵的香味,點亮了蠟燭,升起藍色的火光,在我生日的這一天。我把我的夢境藏在云端里;我的嘆息隨著小鳥飛去。我看見我自己靜止不動,我看見我自己正在進行,我瓦解在來自世間的火的對面。我的愛情像水一般地溢滿四處,而我的畫作就在我的身旁。

——夏加爾 197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Promenade,1918

馬克·夏加爾,1887年出生于俄羅斯邊境小鎮(zhèn)維捷布斯克一個貧苦的猶太人大家庭。作為現(xiàn)代繪畫史上的巨匠,他一生經(jīng)歷了立體派、超現(xiàn)實主義等現(xiàn)代藝術(shù)的實驗與洗禮,發(fā)展成獨特的個人風格。畢加索稱夏加爾是繼馬蒂斯之后唯一懂得色彩的畫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Marc Chagall-《新婚》 蛋彩 纖維板

110 x 80 cm. 1979年作

他的作品色彩鮮艷,亦真亦幻,常依靠內(nèi)在詩意的力量而非繪畫邏輯規(guī)則,把來自個人經(jīng)驗的意象與形式上的象征結(jié)合到一起。因此我們常能看到人物、動物或花朵在空中漂浮著,或躺在紫丁香花叢中的女人同時擁有向左和向右的兩幅面孔。而這個在畫中常常被他描繪的女人,正是其鐘愛一生的妻子貝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貝拉的肖像》 1955年

初見貝拉時,夏加爾還是個沒有名氣的窮小子,剛剛從巴黎學完畫回到故鄉(xiāng)俄國。那時,她是猶太富商之女,而他是貧寒的鯡魚工人之子。一次舞會上偶然的邂逅,他們電光石火般陷入了愛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8 Couple in Blue 藍色的情侶

面對貝拉優(yōu)渥的家世和雙親的阻撓,夏加爾有過短暫的遲疑,但善解人意的貝拉每天都來畫室看他,帶著餡餅、油炸魚和牛奶等他愛吃的食物,還瞞著對貧窮畫家滿懷不屑的家人,始終溫柔地呵護他們之間單純的愛情。她成為了他的繆斯,她的愛如涌動的活泉般不斷給予他靈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與村莊》 1912年

美學家蔣勛說:“夏加爾一生都在逃亡,因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因為1917年俄國大革命,因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但你從他的畫作中很難看到逃亡、那種苦難、痛楚,他的畫作總是在畫美的東西,愛情啊、故鄉(xiāng)啊之類?!弊鳛榻?jīng)歷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猶太人,有太多難以言傳的痛苦。夏加爾的一生顛沛流離,但他卻歌頌光明,也許正是因為他的生活里一直有貝拉愛的滋養(y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Liebende in Vence,1957

花束對夏加爾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他收到的第一束花,就來自貝拉。1914年7月7日,夏加爾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貝拉卻在那天大清早去市郊采花,還特意換上了美麗的長裙,再帶上食物,飛奔到夏加爾的住處。聞著鮮花的芳香,夏加爾情難自抑,在生日后的幾天便向貝拉求婚了。 以后每逢結(jié)婚紀念日,當貝拉用花朵或各種五彩繽紛的東西裝飾兩人的房間時,夏加爾都會叫她保持固定姿勢,為她畫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日》 1915年

如今,《生日》誕生已百年,但他們那一日濃烈的愛意,依舊保存在畫中閃閃發(fā)亮,讓人見之心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粉色戀人》 1916年

貝拉是夏加爾多彩的繆斯,夏加爾創(chuàng)作了與顏色有關(guān)的“愛人“系列獻給她:《粉色戀人》、《薔薇色的戀人》、《灰色戀人》與《綠色情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薔薇色戀人》

在夏加爾的世界里,他的畫,有人飛上天空、身體倒轉(zhuǎn)過來、臉色變綠,這和夏加爾使用的故鄉(xiāng)語言“意第緒語”大有關(guān)系:

“到別人家訪問”,意第緒語說:“飛越了房子”。

“深深地感動”,意第緒語說:“我的身體倒轉(zhuǎn)過來”。

“長久祈禱之后的狀態(tài)”,意第緒語說:“那人已經(jīng)變成了綠色和黃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街上空中的戀人》 1914-1918年

夏加爾從二十二歲開始畫貝拉,整整畫了她三十五年。他一輩子幾乎只畫過貝拉一個女人,他們非常濃烈地相愛著,這對于一個如此具有才華的畫家來說簡直是神話,因為畫家的愛情向來放肆,甚至能給這些放肆找出很多貌似妥當?shù)睦碛桑墒窍募訝枦]有,他始終如一,并且堅貞不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歌中的歌 1974

夏加爾有句話:“我的畫就是我的記憶,全是我內(nèi)心世界的鋪陳”那些相知的感動、相伴的感恩、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都濃縮在一張情深意重的畫里。歲月易逝,但畫中描繪的美好卻被永遠珍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夏加爾,《戀人與花束》,1935-1938 ? Marc Chagall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夏加爾,《玫瑰花束》,1930 ? Marc Chagall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夏加爾,《月亮花束或白色海芋》,1946 ? Marc Chagall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克·夏加爾,《黃色背景上的戀人》,1960 ? Marc Chagall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創(chuàng)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wǎng)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