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人:彭女士
我是小彭,今年40歲,我有兩個孩子,一個13歲,一個8歲,大的是兒子,小的是女兒。我跟老公結(jié)婚已經(jīng)十五年了,孩子出生后我就選擇在家里做起了全職媽媽,我主內(nèi)老公主外。
半個月前,我媽給我打電話,說大嫂又看她不順眼各種挑刺了,還說我媽要是住不下去就回老家去,不要在他們家礙眼。
自從我媽搬去跟大哥大嫂住在一起,我就經(jīng)常接到我媽打電話來抱怨大嫂的不是,兩個人就跟貓狗一樣,三天兩頭就吵,我都習(xí)以為慣了。
當這次我媽又打電話來跟我訴苦,我就問她又因為什么事情吵,還說都是一家人,就不能互相理解一下麼?就非得三天兩頭的吵,我還說我媽一把年紀了,在兒子家住著,為了兒子,就忍耐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家人和睦相處不是很好呀。
我媽說:“她就見不得我閑,這不剛吃完早餐,我說我要到樓下走一下,她就不高興了,說我一天天吃飽就知道往外跑,什么也不干,上次她媽媽來住幾天不見她叫她媽媽干活,就知道使喚我?!?/p>
一聽我媽這樣說,我心里多少有點不高興,我媽一把年紀了,吃了飯到樓下走走也不過分,怎么嫂子就那么大意見呢。
我們家就我跟我哥兄妹兩人,因我哥是我們家唯一的男孩,所以從小就很得寵,雖然我是小的,可家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讓我哥選了才到我,如果東西不多,我爸媽就說讓哥哥先吃先玩,下次再給我買。
那時候還小,并不懂得嫉妒之心是什么,當爸媽哄我兩句的時候我也就不再計較,因為過后哥哥也會偷偷把東西留出來給我,所以在我的心里我也不會覺得有不公平什么的。
后來我們都長大了,爸媽為了我哥能早點娶上老婆,就花了錢給我哥在市里買了一套房子,裝修買家具家電都是我爸媽掏出來的,就是想能快點入住好讓我哥娶上老婆。
真的是有了房子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買了房子之后,我爸媽那些親戚朋友就開始張羅著給我哥介紹對象。后來在一個遠房表姨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長得白白胖胖的姑娘,我媽那一輩的人說長那樣的姑娘是福相,是旺夫之相。
就這樣,我哥跟那個女孩的婚事就在雙方家長的安排下定了下來,我爸媽為了表示誠意,單單彩禮就給了88000,還有三金跟其他的,這樣的待遇當時在我們那里可以說是很豪的了。
那時候我爸媽還年輕,兩個人的體力還相當?shù)暮茫腋绲幕槭乱晦k完,他們倆就出了門繼續(xù)打工去了。

然而出去沒幾年,我爸就生病干不了活就回來了,我媽為了照顧我爸也把工作辭掉跟著回來了,那次之后他們就沒有再出去工作過。
但我媽回到老家也沒有閑下來,她自己把家里的多年不種的地重新翻了一遍,種上了瓜果蔬菜,還養(yǎng)了幾十個雞,隔三差五她就在家里拿上一些瓜果蔬菜還有雞蛋跟雞上市里給我哥拿去。
去年年初,我爸因病去世了,我媽一下子就沒了依靠。我們把我爸的后事辦完后,我媽難過的躺在床上,說:“你爸在我還有個伴還有依靠,你爸走了,這個家就不像家了,我也沒了依靠。”
我媽的一番話讓我難過至極,我爸是個善良的人,以前我們回去,他都會倚在門口那里等我們,他一走,以后回家再也就看不到他等候的身影了。
后來沒過多久,我媽不愿自己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就搬到了大哥家,她說房子是他買的,把兒子養(yǎng)大了,現(xiàn)在自己老了丈夫也不在了,只能依靠兒子,兒子在哪她就在哪。
我媽去了大哥家住我也放心,不用擔心她自己一個人在家住會發(fā)生什么事,也不用擔心有個頭疼腦熱的我們不知道不能及時就醫(yī)。
原本以為我媽去了我哥家住以后就可以安心的在那里養(yǎng)老了,可沒想到她跟大嫂兩個人合不來,兩個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
我記得有一次,我媽跟大嫂吵得很厲害,一氣之下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還說要跟我哥離婚。
我為了侄子侄女能有個完整的家庭,主動給我嫂子打電話,說:“嫂子,我媽年紀大,而且大家生活習(xí)慣不一樣,發(fā)生矛盾很正常的,但不能一鬧矛盾就說要離婚,我哥在中間也很難做人的,就當是為了孩子,大家互相體諒一下吧。”
而且大嫂的娘家也不同意大嫂跟大哥離婚,因為在他們心中,我哥是一個很好的男人,不抽煙不喝酒,勤勤懇懇的工作,賺的每一分錢都上交到老婆的手上,我哥對岳父岳母也是出奇的好,平時有好東西,我媽不一定能吃得上,但他的岳父岳母一定能吃得上,所以他們說什么也不想讓大嫂離婚。
轉(zhuǎn)頭我又給我媽打去電話,說:“媽,你這是住在大哥家里,不是你自己的家,你要擺正你自己的位置,平時少說多做,不要越界當家作主的,大哥的家理應(yīng)是大哥大嫂來做主才是。”
聽完我的話,我媽明顯就不高興,說:“我買的房子,難道話也不給說了么,這兒子娶了媳婦,當媽的就要低聲下氣才能有好日子過是吧?”
我:“媽,房子雖然是你買的,但那是給大哥買的就是大哥的了,你總不能以前做爸爸做我們的主,現(xiàn)在大哥結(jié)婚了還要做他們的主吧?!?/p>
我媽:“好了好了,你別說了,跟你哥一樣,胳膊肘往外拐?!?/p>
那次之后我媽確實安靜了許多,可沒想到如今又開始找到我訴說她的難處跟苦楚。
聽到我媽這樣說,我心里確實很生氣,可是在沒弄清楚原委之前,我也不能直接就把矛頭指向了大嫂,這無疑就是給大哥和大嫂的婚姻添油加醋罷了,就算不為別的,也要為兩個侄兒想想,不能意氣用事。
然后為了化解矛盾,我就跟我媽說:“你去大哥家也住了好久了,要不你就你來我家住上一段時間,就當出門散散心吧,等你跟大嫂氣都消了你再回去吧?!?/p>
我媽聽了就答應(yīng)了下來,第二天下午的時候她就提著個袋子就到我家了。我媽到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多了,老公跟孩子都出門上班的上班,上學(xué)的上學(xué)了。
知道我媽要來,所以中午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就吃得簡單了點,就一碟青菜和一碟番茄炒蛋,而且我們中午吃過了剩的也不多,我跟我媽說先隨便對付一下,晚上再給她買些好吃的。
當她掀開桌上的蓋子看著上面的菜,一臉的不高興,說:“你說隨便吃點,你這也太隨便了吧,還是你們吃剩的,我好不容易來你家一趟,第一餐你就這么招待我的呀?!?/p>
我說:“這不是準備到晚上了麼,我想著隨便對付一口,晚上再給你炒幾個像樣的菜?!?/p>
我媽臉一扭,說:“算了算了,不吃了,一看這菜就沒有胃口?!?/p>
我見她嫌棄不肯吃也不想讓她餓著肚子等到晚上,就問她要不要喝點奶茶什么的,我給她點,她一聽就很樂意,然后我就給她叫了下午茶。
我媽以前可沒那么講究,有時候隔天的菜她都不舍得倒掉,還留著繼續(xù)吃,怎么現(xiàn)在老了還講究起來了。
我給她點了下午茶沒多久,我就出門買菜順便接小孩了,我想著大老遠過來,就買了兩斤羊肉燉湯,還買了一只雞回來做白切,還買了螃蟹跟皮皮蝦。這些菜我們平時都很少買,賣相好一點的螃蟹跟皮皮蝦差不多要百來塊一斤,而且都是帶水帶殼稱的,一斤下來也沒多少個,要不是有客招待我們好久才會買一次回來吃。
可就是這樣,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媽還是不滿意,用筷子撩了兩下就說吃飽了,說:“這菜是按照你們口味來買的吧,這羊肉湯一股膻味,怎么煮都不好喝,這螃蟹跟皮皮蝦,一點也不合適我們老人吃,不上手都吃不著,還有這雞肉,就這樣白水煮出來的,啃都啃不動,沒有一樣是能吃的?!?/p>
我為了她辛辛苦苦幾個小時,煮了一桌子的菜,她不關(guān)心我就算了,還一個勁的挑三揀四,就在那時脾氣也跟著上來了。
我剛想說點什么,一旁的老公就把我拉住,說:“媽,我們也不知道你喜歡吃什么,這樣,今晚就委屈你將就一下,明天你想吃什么你跟我們講,我們?nèi)ソo你買回來,你看好不好?”
我媽來的第二天,婆婆打電話來說公公早上到田里干活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腳,她力氣不夠,扶不了公公去看醫(yī)生。老公知道后就立刻請假趕了回去,本來我想陪他一起回去看看的,可想著兩個孩子上下學(xué)要接送,還要給他們煮飯,而且我媽也在這里,然后老公就說他自己回去,讓我在這里照顧孩子跟媽媽。
老公剛離開一會,我媽就說:“這是不歡迎我麼?我這才來幾天呀,你男人就說有事出去了,也不知道你那公婆是不是故意的,我看就是不想我在她兒子這里住?!?/p>
媽媽的話讓我驚訝,真沒想到這樣的話會從她口中說出來,我有點生氣,說:“媽,你怎么能這么說話呢,這關(guān)乎身體健康的事能拿來開玩笑么,而且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你來我家住,能不能不要把人家想得那么壞呀?!?/p>
我媽見我維護公婆反駁她,立即就不高興,說:“不說不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xiàn)在是別人家的人了,說不得說不得?!?/p>
我為了不跟她起沖突,就任由她自言自語,就回了房間教小孩寫作業(yè)。后來她安靜沒得兩天,就開始鬧騰了。
那天,我出門買菜去,到了半路才想起來我沒把米放進鍋里煮飯,就打了個電話叫我媽把米洗一下放進去煮飯。結(jié)果我買完菜回來,看見她躺在沙發(fā)上刷著手機,聲音還開得特別大,我把菜拿進廚房順便看了一下電飯鍋空空的,我媽沒有煮飯。
我就說了一句:“媽,我剛不是讓你煮一下米飯么?你怎么忘記了呀。”
我媽聽見我說話,但沒有用正眼看我,隨口說了一句:“我沒有忘記,我就是故意不煮的,我就是不想干活,你跟你嫂子一樣,見不得我閑,總是給我安排活干?!?/p>
我說:“我就讓你幫忙煮個飯,這也不是什么體力活呀,而且你來那么多天,我什么時候讓你干過活了?!?/p>
我媽:“前幾天你不好意思,你看今天不就叫了麼,我今天要是做了,以后你就天天都要讓我做了,我才不傻,你們想什么我還能不知道?!?/p>
還好我的承受能力好,不然非得氣出心臟病,看著我媽那樣子那態(tài)度,我也終于明白我嫂子為什么容不下她了,為什么兩個人能三天兩頭的吵,就我媽這過人的相處之道,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我的記憶里,我媽不是這個樣子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的更年期到了還是經(jīng)歷我爸離開讓她變了。可不管怎么樣,她多不好都是我的媽媽,只能是以后的日子里用我們的行動慢慢去感化她吧。
雖然給父母養(yǎng)老是做兒女的責任,但父母在還有能力的時候也應(yīng)該幫襯兒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生活上大家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才能家和萬事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