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全網最專業(yè)和權威的韓系車和韓國車市系列內容,《韓系動向》第1559期。
據悉,現代汽車集團已正式著手開展電動汽車電池的自主研發(fā)和生產工作。現代汽車集團已組建了一個專門負責自主電池研發(fā)的特別團隊,致力于獲取獨有的電池電芯技術。

分析認為,這是因為最近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池領域的佼佼者比亞迪公開了超高速充電平臺,導致現代汽車內部對電池技術差距的擔憂加劇。
據悉,該團隊中有頂尖水平的工程師參與?,F代汽車此前也一直在運營與電池相關的組織,但主要局限于與 LG 能源解決方案和 SK On 等現有電池供應商進行合作及整合的工作。

不僅是現代汽車,其他全球汽車制造商也在迅速推進自主電池生產體系的構建。
特斯拉正在直接生產 “4680 電芯”,并將其用于 Cybertruck ( 參數 丨 圖片 ) 和 Model Y 車型;1995 年以電池企業(yè)起步的比亞迪目前正在自主生產用于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 “刀片(Blade)” 電池。
豐田同樣在日本生產電池,并且最近計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立一座規(guī)模達 140 億美元(約合韓元 20 萬億)的電池工廠,用于自主生產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

汽車制造商自主研發(fā)電池有諸多優(yōu)點,比如能夠生產出與車輛軟件和平臺最適配的電池。而且,當生產規(guī)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不僅可以節(jié)省供應商的手續(xù)費,還能確保對原材料供應和物流的控制權。
此外,研發(fā)速度也會加快,供應鏈瓶頸出現的可能性也會降低。不過,像 LG 能源解決方案這樣的傳統電池專業(yè)企業(yè),經過數十年積累了巨額的初始投資和豐富的制造經驗,存在較高的進入門檻。

另一方面,比亞迪上個月公開了超高速電動汽車充電 “超級 e 平臺”,基于 1000V 及以上超高電壓平臺,最高支持 1500V,遠超當前主流的 800V 系統。充電功率單槍峰值功率 800kW,雙槍疊加可達 1000kW,是目前全球量產乘用車中充電功率最高的技術。
實現了充電功率 1MW(1000kW)的突破,配合 10C 高倍率電池,可實現 “充電 5 分鐘,續(xù)航 500 公里” 的極致體驗,峰值充電速度達每秒 2 公里,極大縮短了補能時間。
目前,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已進入量產階段,首搭車型漢 L、唐 L 已上市。該技術的推出,不僅解決了用戶長期以來的充電焦慮,更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入全球領先行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