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死后,蔣介石去吊唁時,在靈堂上問白家人有何困難,白崇禧的小兒子白先敬說:“白家子弟有困難也會自己解決,不會求人。”
白崇禧,1893年出生在廣西桂林一個回族家庭,打小就聰明伶俐,立志從軍。1911年,他考進廣西陸軍小學,后來轉到保定軍官學校,畢業(yè)后一步步在軍界嶄露頭角。1926年北伐戰(zhàn)爭,他帶著廣西部隊打得風生水起,立下大功,人稱“小諸葛”。到了抗戰(zhàn)時期,他參與指揮臺兒莊戰(zhàn)役,戰(zhàn)果輝煌,成了正面戰(zhàn)場上響當當的人物。不過,他跟蔣介石的關系可沒那么簡單,倆人從合作到對立,故事一籮筐。
北伐成功后,白崇禧跟李宗仁這些桂系大佬,跟蔣介石的矛盾就沒斷過。1927年,他跟汪精衛(wèi)聯(lián)手逼蔣下臺,1931年又摻和反蔣行動,搞得蔣介石頭疼不已。到了解放戰(zhàn)爭,白崇禧在軍事上聽蔣調遣,可政治上卻主張“和平解放”,跟蔣介石的硬干到底完全不搭調。1949年,國民黨兵敗退到臺灣,白崇禧也跟了過去,當了國防部部長,可手里沒啥實權,日子過得憋屈。
在臺灣那幾年,白崇禧的處境挺微妙。街頭巷尾常傳蔣介石想除掉他,怕他威脅自己的地位。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在臺北家里突發(fā)心臟病去世,73歲。死因到現在也沒個定論,有人說是蔣介石下的手,有人覺得就是病死的。他的兒子白先勇站出來說,父親是自然病故,跟傳言沒關系,可這話沒堵住外頭的猜疑。
白崇禧走后,蔣介石親自去白家吊唁。在靈堂上,他問白家人有沒有啥困難,想表示點關心。可白崇禧的小兒子白先敬卻甩出一句:“白家子弟有困難也會自己解決,不會求人?!边@話聽著硬氣,可細品品,里頭滿是對蔣介石的不信任。蔣介石聽完,估計心里也不是滋味,待了沒多久就走了。
白先敬這句回應的背后,是白家人對蔣介石的積怨。白崇禧在臺灣那幾年,沒少聽說暗殺的事兒,家里人懷疑跟蔣介石脫不了干系。加上白崇禧活著時,蔣對他一直防著,生怕他翻出什么浪花來。所以,蔣介石這趟吊唁,白家人壓根不買賬,覺得他那點“關懷”太假。
說起蔣介石為啥這么忌憚白崇禧,還得看白崇禧的本事。他軍事上能打能謀,北伐、抗戰(zhàn)都立過大功,政治上又有自己的想法,跟桂系勢力綁在一起,在國民黨里是個不小的威脅。尤其解放戰(zhàn)爭那會兒,白崇禧主張“和平解放”,跟蔣介石的路線對著干,蔣哪能不把他當根刺?
白崇禧這輩子,功勞不小,坎坷也不少。他跟蔣介石的恩怨,其實就是國民黨內部派系斗爭的一個縮影。北伐時并肩作戰(zhàn),到了后來卻互相拆臺,解放戰(zhàn)爭再到臺灣的日子,更是斗得你死我活。白崇禧去世,帶走了一段風云,也留下了不少疑問。
說到白崇禧的軍事才能,真不是吹的。北伐那會兒,他帶著廣西部隊打上海,硬是把孫傳芳收拾得服服帖帖??箲?zhàn)時,臺兒莊一戰(zhàn),他跟李宗仁配合默契,打得日軍丟盔棄甲??上?,政治上他沒站對隊,反蔣次數多了,蔣介石對他越來越不放心。到了臺灣,他空有個部長頭銜,手底下沒兵沒權,跟個擺設差不多。
白家人的態(tài)度,也挺能說明問題。白先敬那句話,不光是自尊心在作祟,更是白家對蔣介石的失望。他們覺得,白崇禧這些年為國民黨出生入死,到頭來卻落得這么個下場,蔣介石的吊唁不過是走個過場,啥忙也幫不上。白家人寧可自己扛著,也不愿低頭求他。
再回頭看看蔣介石這邊,他對白崇禧的防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白崇禧在桂系的地位,加上他那股不服輸的勁兒,蔣介石沒法不忌憚。解放戰(zhàn)爭后期,白崇禧在華中戰(zhàn)場指揮作戰(zhàn),雖然沒擋住解放軍的腳步,但也讓蔣介石看出他的能耐。蔣介石心里清楚,放著這么個人在身邊,遲早是個隱患。
白崇禧去世后,外界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軍事上是個天才,政治上卻太天真;有人覺得他跟蔣介石斗了一輩子,到最后還是輸了。不過,不管咋說,他留下的故事確實值得琢磨。從北伐到抗戰(zhàn),再到解放戰(zhàn)爭,他見證了那個年代的風風雨雨,也成了歷史書里繞不過去的一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