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魚情變化還是非常有規(guī)律的,隨著氣溫回升最先升溫的是小水面,鯽魚因為最難耐的緣故最先恢復進食,所以到了驚蟄前后時小水面的鯽魚就比較好釣了。隨著氣溫繼續(xù)回升,升溫慢的大水面開始有魚情,想要釣到大魚,還是適合釣大水面。所以大魚的魚情相對更晚一些,至少要等到春分之后甚至是清明之后。春釣鯽魚主要是釣淺灘為主,各種障礙物地形是首選,但是釣大魚的話就要釣明水了,雖然不像釣鯽魚那么淺,但是比其他季節(jié)都可以淺一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向陽大灣

春季隨著氣溫回升,魚類逐漸恢復進食,此時對食物和水溫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選擇釣位時要注意水溫和食物兩大因素。我們都知道魚類有三趨特性,分別是趨溫、趨氧、趨食,春季因為氣溫比較適宜的緣故,溶氧低的情況并不常見,因為水溫不高就算氣壓也不高時,水中也不會出現(xiàn)缺氧嚴重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水溫跟溶氧是成反比的。所以要找水溫高、食物豐富的區(qū)域,最佳的選擇就是向陽大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向陽大灣首先是向陽,其次才是大灣。向陽是高水溫的區(qū)域,因為光照更加充足,所以最好選擇北岸或者東岸。大灣的特點非常多,首先來說水不深,這是升溫快的關鍵因素,當氣溫回升時水溫遠比其他地形更高。其次是大水面往往都不是靜水,大灣有水流平緩的特點。第三是食物較為豐富,因為更暖和的緣故,食物最先出現(xiàn)在高水溫區(qū)域。第四是渾水,這點也很關鍵。因為淺水如果透光性比較好的話大魚是不敢到這里活動的,渾水讓魚覺得比較安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大小水面相連

如果一個大水面有與之相連的小水面,當氣溫回升時兩邊的水溫條件、食物豐富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大水面升溫慢,水溫更低并且食物極為匱乏。小水面升溫更快,并且食物更加充足。所以當春季氣溫回升時,大魚逐漸恢復進食,非常容易從大水面進入小水面尋找食物,所以這種大小水面相連的地方成為這個階段非常好的魚道地形。釣魚老手常說,只要這種地方不是太淺、太窄,可以放心選擇。因為水流的緣故,這里也往往會是渾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坡

最后這種地形是坡,這也是比較萬能的一種釣法。不管是大灣子、還是大小水面相連的地方,比較適合春秋兩季選擇,或者是夏季晚上夜釣,因為這是跟食物關系非常密切的地形。坡為何成為比較萬能的釣位?原因就在于地形上較為特殊,有深水也有淺水,屬于深淺水交界的地形。在這里可以釣淺水,也可以釣深水,并且釣深水是不用釣太遠就能實現(xiàn)。坡這樣的地形比較容易釣到大魚,這是因為深水比淺水安全,淺水比深水暖和而且食物豐富,大魚躲在這樣的地方躲藏和覓食都比較方便。不過要注意兩個要點,春季要釣向陽的坡,這跟釣大灣在方位的選擇上是一樣的。其次要釣緩坡,緩坡首先是比較安全,其次是坡上的淺水會有更多的食物,要是陡坡的話食物很難在坡上停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三種地形對于水草稀少的大水面來說,也是春季比較容易釣到鯽魚的地方。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