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丨詩詞君

孟子有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一句話,便說出生活的真諦。

日月輪回,斗轉(zhuǎn)星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積累了更多,但精力有限,需學(xué)會舍棄。

在人生各個階段,面對家庭、事業(yè)與人際,無法全面兼顧,應(yīng)有所取舍。

那我們每一個年齡段,該怎么取舍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十歲:取天性,舍算計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中國現(xiàn)代兒童教育之父陳鶴琴曾說:“要尊重兒童的人格,愛護他的天真爛漫?!?/p>

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要把世界殘酷的一面講給孩子,保護著他們心中的光,孩子才能朝著美好生長。

二十歲:取朝氣,舍佛系

《少年行四首·其一》

唐·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陳獨秀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p>

生逢盛世,當(dāng)有為之。

青春當(dāng)有為,二十歲風(fēng)華正茂,應(yīng)棄“躺平”之念,持追夢之志。

面對質(zhì)疑與嘲笑,也要堅定前行,活出真我風(fēng)采。

未來,永遠屬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者,屬于借一束微光,就能倔強生長的有志青年。

三十歲:取小家,舍應(yīng)酬

《歸家》

清·陳熙治

近鄉(xiāng)情更怯,問訊苦難真。

門巷青山舊,高堂白發(fā)新。

林語堂先生說:“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zhì),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三十而立,回歸家庭。

舍棄無效社交,專注家庭溫暖。

孝順父母,體貼伴侶,關(guān)愛子女。

家和萬事興,人和財運旺。

人生風(fēng)雨,家始終是最溫暖的港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十歲:取清醒,舍糊涂

《四十》

宋·陳淳

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

爾年已及德未就,可不汲汲痛自箴。

古語有云:“識時務(wù)者,為俊杰。”

四十不惑,當(dāng)取清醒,舍糊涂。

不等時機,不靠他人,不怨命運。

人到中年,試錯成本越來越高。

中年之際,清醒抉擇,應(yīng)對變化,活得游刃有余、進退有度。

五十歲:取天命,舍強求

《盡人事聽天命》

現(xiàn)代·季羨林

時也命也,善始慎終,

盡人事聽天命,不強求。

五十知天命,順其自然行,

世間波詭云譎,唯心靜可平。

古人常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strong>

天命既至,修心平常。

放下未得之愛,看淡未圓之夢。

人生短暫,莫與人爭,更莫自困。

余生,不強求,不留戀,不執(zhí)念,先盡人事,然后聽天命。

六十歲:取自樂,舍糾結(jié)

《六十閑吟》

宋·楊萬里

六十身閑百念輕,

午窗睡起書橫橫。

人生只合安吾分,

莫學(xué)癡人較死生。

《小窗幽記》中說:“老年人要心閑,閑則樂余年。”

六十耳順,當(dāng)取自樂,舍貪婪。

不要讓閑言碎語,影響自己的心情,也不要讓“壯志未酬”,左右當(dāng)下的狀態(tài)。

可以沖一壺好茶,輕搖蒲扇,感受身邊的美好;

也可以選一個心儀已久的目的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那時你就會明白:放下無謂的追逐,享受夠得著的幸福,是如此自在舒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七十歲:取童心,舍悲嘆

《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種之》

宋·陸游

芳蘭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種玉簪。

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古語有云:“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strong>

一個有童心的老人,會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從而煥發(fā)青春、收獲快樂。

反之,若時常郁郁寡歡、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則會暮氣沉沉、疾病纏身。

人生七十古來稀。

我們雖然無法抗拒生命的流逝,卻可以通過養(yǎng)一顆童心,來延緩精神的衰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至暮年,該如何保持童心呢?

一來,常好奇、多體驗。

不妨學(xué)學(xué)攝影,留住眼中的春秋夏冬;

或者學(xué)跳舞,在每一個日升暮落,翩然起舞。

當(dāng)你能玩、會玩時,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幫你找回年輕時的感覺。

二來,結(jié)童友、拾童美。

可以尋一個“忘年交”,和孫輩一起“瞎聊”,一起游戲,感受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重拾愛美之心,管理好自己的體形、面容、精神和氣質(zhì)。

豐子愷說:“你若可愛,生活就可愛。”

這世間,其實從來就沒有大人、老人之分,只有長皺了的“大孩子”和“老小孩”。

未來養(yǎng)一顆童心,不悲嘆,不落寞,傲視生命的界限,感受世間皆爛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生命,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風(fēng)景。

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便是享受好每一個當(dāng)下,守護好該取的,放下該舍的。

正如曾國藩所說:“物來順應(yīng),未來不迎,當(dāng)時不雜,既過不戀。”

往后余生,愿你我能不懼歲月蹣跚,坦然面對所有的取舍與得失,自在生活。

請您點個【贊】和【分享】,關(guān)注詩詞天地,以詩會友,詩意人生。

*文章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綜合。編輯;霄風(fēng)。

更多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