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日至2日,地球經歷了一場全球地磁指數高達8的特大地磁暴,這場持續(xù)15小時的太陽爆發(fā)活動,不僅讓科學家們高度關注,更在我國北方多地創(chuàng)造了罕見的極光觀賞機會。黑龍江漠河、新疆、內蒙古等地的夜空被絢麗的極光點亮,綠色、紅色、紫色的光帶在夜空中舞動,構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自然畫卷。

這場地磁暴源于電離層出現正向擾動,南方多地還觀測到了電離層閃爍現象。

極光的形成是太陽高能粒子與地球大氣碰撞的結果。當這些帶電粒子受到地球磁場引導,與大氣中的氧、氮等氣體分子相遇時,會激發(fā)這些分子釋放出不同顏色的光芒。通常情況下,極光主要出現在高緯度地區(qū),但在強烈的地磁暴期間,極光的可見范圍會大幅擴展。此次我國多地能夠觀測到極光,正是由于地磁暴的強度足夠大,將極光帶推向了更低緯度。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觀測到的極光以紅色為主,這與高緯度地區(qū)常見的綠色極光形成鮮明對比。知名星空攝影師戴建峰解釋,極光顏色差異源于觀測地點的緯度不同。在300千米以上的高空,極光以淺紅色為主;200-300千米以深紅色為主;而100-200千米則以綠色為主。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距離極光帶較遠,主要觀測到的是高空紅色極光,只有在最北端的漠河,才有機會看到部分綠色極光。

對于公眾關心的地磁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氣象專家明確表示無需擔憂。地磁暴產生的磁場變化量極小,甚至不及日常使用的磁鐵或磁力粘鉤的強度,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不過,強烈的地磁活動可能會干擾一些動物的遷徙和導航能力,特別是依賴地磁場導航的信鴿等物種。
這場地磁暴除了帶來視覺盛宴外,也對一些技術系統(tǒng)產生了影響。電離層擾動對高緯度地區(qū)的高頻通信中低頻帶造成了一定干擾,無人機、自動農機等依賴電離層的系統(tǒng)也可能受到后續(xù)影響。電力網絡、衛(wèi)星導航等技術設施都需要對這類空間天氣事件保持警惕。
隨著太陽活動進入新的活躍周期,類似的強地磁暴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茖W家們正密切監(jiān)測太陽活動,通過國家空間天氣監(jiān)測預警中心等機構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對于天文愛好者和普通公眾而言,這既是了解宇宙奧秘的良機,也是感受自然之力的震撼時刻。下一次強地磁暴來臨時,或許我國更多地區(qū)的居民將有機會親眼目睹這難得一見的極光奇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