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日本國內大米批發(fā)價格飆升約70%,達到200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農作物受到極端高溫的影響,而旅游業(yè)的繁榮增加了需求。人們普遍擔心今年不會有太大變化。

隨著通貨膨脹也提高了生活成本,企業(yè)現(xiàn)在押注于一個以挑剔的口味和對主食的自豪感而聞名的國家是開放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超市巨頭永旺上周開始銷售一種80-20的美日混合大米,在試銷后證明效果良好,比國產大米便宜約10%。一些餐廳開始供應美國大米,這與1993年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日本政府在嚴重短缺期間進口的泰國大米在很大程度上被回避,超市里堆滿了未售出的袋子。

撇開罕見的短缺不談,在過去6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日本幾乎所有所謂的主食大米——與用作飼料或其他產品配料的大米不同,主食大米都是在家種植的。對進口的需求不大,而為確保日本最基本食品的自給自足而實施的高關稅保護了當?shù)剞r民免受競爭。

日本將主食大米的免關稅“最低準入”進口限制在每年10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1%。上一財年,美國約占這一數(shù)字的60%,其次是澳大利亞、泰國和中國臺灣。以上每公斤征收341日元。

當特朗普本月宣布對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征收全面關稅時,他抨擊日本對大米征收700%的關稅。日本政策制定者稱他在敏感話題上的言論“令人遺憾”。他們還對700%的數(shù)字提出異議,稱這是基于過時的國際大米價格。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本周開始的雙邊關稅談判將討論多少(如果有的話)大米。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可能不會關注大米,因為對日本的出口來自傾向于民主黨的加利福尼亞州。也不清楚日本在開放大米市場方面愿意付出多少。

本周,一個為日本財政部提供建議的小組提議擴大主食大米的進口,稱取消10萬噸免關稅上限可能有助于穩(wěn)定供應,這表明可能有一些改變的空間。

在7月的上議院選舉之前,石破茂的自民黨不太可能冒險激怒農民,因為農民傳統(tǒng)上是一個重要的票倉。

總部位于東京的貓頭鷹咨詢集團高級研究員Junichi Sugawara表示:“在選舉前不可能在大米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

更多的進口即將到來

很明顯,供應仍然是一個問題。

在截至3月的財政年度,主食大米的免關稅進口七年來首次達到日本10萬噸的上限。

關稅進口量雖然仍然很小,但也大幅增加,在2024財年的前11個月翻了兩番,達到略低于1500噸。

而今年,大米進口商Kanematsu正在運送其首次大規(guī)模購買的美國主食大米,價值1萬噸。

Kanematsu的一位發(fā)言人說:“我們收到了來自餐飲業(yè)、便利店、超市和大米批發(fā)商的許多詢問?!?。

在截至4月6日的一周內,日本超市大米價格平均達到每5公斤4214日元(29.65美元),這是連續(xù)第14周上漲,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盡管從上個月開始,日政府的緊急儲備中罕見地釋放了大米,并將持續(xù)到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