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0月19日下午我們八個姐妹,坐某旅行社的大巴車到南京祿口機場,乘飛機到四川成都,晚上6點左右到達,在地接的安排下,住進某賓館。
10月20日清晨6點早飯后,我們八個姐妹與其他好多游客在當?shù)貙?dǎo)游的帶領(lǐng)下,登上了前往九寨溝的大巴車,滿心都是對這趟旅程的期待,一場充滿驚喜與感動的奇妙之旅就此拉開帷幕。
導(dǎo)游是一名男士,四十多歲,態(tài)度和藹,他用普通話向我們同車的四十多位游客問好,他教我們學(xué)習(xí)一句最常用的一句藏語:扎西得嘞。“扎西得勒”是藏語中一句問候語,意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之意。我們跟著他反復(fù)說了幾遍,都會了。
大巴車緩緩前行,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熊貓基地。這里翠竹成林,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們或慵懶地趴在地上曬太陽,或抱著竹子大快朵頤,那圓滾滾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可愛至極。
我們在此拍照留念

離開熊貓基地后,我們路過了汶川地震區(qū)。曾經(jīng)那場毀滅性的災(zāi)難雖已過去數(shù)年,但殘留的斷壁殘垣仿佛仍在訴說著往昔的傷痛。四周一片寂靜,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悲傷的氣息,導(dǎo)游講述他當年親眼所見地震時的情景,大家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默默地為在那場災(zāi)難中逝去的生命默哀,同時也感嘆生命的脆弱與大自然力量的強大。
接著映入眼簾的是堰塞湖。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猶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周邊的山巒和天空。湖水清澈見底,能看到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弋。遠處,山巒連綿起伏,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讓我不禁沉醉在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當?shù)诌_松州時,我被這座古老的城市深深吸引。松州,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這里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
文成公主,這位唐朝宗室女,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促進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guān)系,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這一政治聯(lián)姻,意義非凡,它猶如一座橋梁,連接起了唐蕃兩地,促進了雙方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與融合 。文成公主帶著唐朝先進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紡織工藝、醫(yī)藥知識以及大量的書籍、種子等,踏上了這漫長而艱辛的和親之路。她克服了高原反應(yīng)、路途遙遠等重重困難,最終抵達吐蕃。在松州,她與松贊干布短暫停留,這座城市也因此成為了這段千古佳話的見證者。
在松州,仿佛能看到文成公主當年的身影。她美麗聰慧、知書達理,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贏得了吐蕃人民的尊敬與愛戴。她將唐朝的文化和技術(shù)傳授給當?shù)匕傩?,教他們耕種、紡織,極大地推動了吐蕃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她與松贊干布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成為了漢藏兩族友好往來的象征。
我們在此拍照留念

離開松州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一路的風景,無論是可愛的大熊貓、震撼人心的地震遺址、美麗的堰塞湖,還是充滿歷史韻味的松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處景點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或讓人歡笑,或讓人沉思,或讓人陶醉,而松州文成公主的歷史故事,更是讓我對這段旅程增添了一份敬畏與感慨。
隨著大巴車繼續(xù)前行,我滿懷期待,憧憬著九寨溝那更為迷人的風光。
晚上6點多,我們到了九寨溝口一處藏民家飯店,那個院子很大,我們那些游客排隊走進大門,門內(nèi)站著兩排藏族姑娘手捧黃色哈達,邊說“扎西德勒”邊給我們帶上哈達,我們也回了一句“扎西德勒”。
走進大院,我們跟隨藏民跳歡樂的舞蹈,然后在導(dǎo)游的安排下進了一個餐廳,先喝奶茶,后吃涮羊肉。

飯后到賓館住下,洗刷休息,準備明天游九寨溝。



作者簡介:盧秀蓮,女,網(wǎng)名映日荷花,中共黨員,中學(xué)高級職稱,語文教師,市作家協(xié)會、贛榆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有百余篇文章在《中國鄉(xiāng)村》、《連云港日報》、《贛榆文藝》報刊雜志及孔雀文化、文化佳園、今日頭條、華文原創(chuàng)、蘇北文學(xué)等微刊上發(fā)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