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貴客”相繼抵京,特朗普終于按捺不住了,被曝派“中間人”與華對談。

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信社報道,近日,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已經開始就貿易問題進行“柔軟”對話,對話是通過中間人進行的。另外,他還表示,根據美國政府的預估,特朗普總統(tǒng)和中方高層,將能夠“處理”當前的矛盾。

這不禁引人發(fā)問,在中美“關稅戰(zhàn)”如此關鍵的時刻,美方為何突然對華態(tài)度松動,主動派出所謂的“中間人”前來“對話”?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近段時間,中國接連迎來了三位“貴客”?;蛟S是這些人的訪問,開始讓特朗普改變主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訪問順序來看,首先來中國的,是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抵達中國后,其與解放軍代表進行了會面。根據官方說法,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qū)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拉達金是近十年來,首次訪華的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時候在社交平臺中表示,與中國軍方進行密切溝通和對話,對英國來說非常重要,符合英國的利益。英國這次的訪問,對于英國來說其實怎樣都“不吃虧”。盡管中英沒有取得更多的軍事合作,但英國與中國走近,能為其在美國面前爭取更多利益。如果特朗普對此感到不屑一顧,那么英國將會持續(xù)靠攏中國。

第二位來華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對于他的這次訪問,時間點非常敏感。在美國極力打壓中國,對華瘋狂施加關稅之際,桑切斯能來中國,無疑對中國力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此,中方也給予了最高規(guī)格的接待。據悉,這已經是桑切斯三年來第三次訪華。這足以證明,中國與西班牙關系的緊密程度。而他這次來華,也促成了中西兩國更多的貿易協(xié)定,使得兩國關系和貿易變得更加緊密。

第三位計劃來華的,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她準備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一起,在今年7月份實現(xiàn)訪華。據悉,中歐目前已經就中國電車關稅的問題,準備開始磋商。

如今形勢的發(fā)展,已經讓特朗普明顯感覺到了巨大壓力。按照美方的說法,盡管中美這次是通過“中間人”進行對話,但無論如何,這都是美方透露出的“信號”:美國開始“認慫了”,特朗普終于是按捺不住了。以特朗普最初的想法,他無非就是借助與他國談降低關稅的條件,從而讓別國隨美國一起加大與中國的關稅,從而孤立打壓中國,破壞我國經濟發(fā)展。然而如今看來,情況正在以相反的方向發(fā)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這些事例足以說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加速中國與之前存在矛盾的國家或經濟體,加快和解的速度。美國越是自以為是,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向中國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