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偏心,逼我養(yǎng)弟弟,遭拒后竟罵我白眼狼
我叫曉琳,出生在一個普通但又有些特別的家庭。
爸媽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可在對待我和弟弟的態(tài)度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打小,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緊著弟弟。
哪怕是我考了好成績,想要個小獎勵,爸媽也總說弟弟還小,更需要。
弟弟被寵得無法無天,稍有不順心就哭鬧,爸媽每次都毫無原則地哄著他、滿足他。
我呢,只能默默咽下委屈,獨自努力。
長大后,我順利考上了大學,可家里卻因為經(jīng)濟緊張,不想讓我去讀,想把錢都留給弟弟。
我哭著求了好久,還承諾會自己打工賺生活費,這才爭取到了上學的機會。
大學四年,我拼命學習,課余時間就去做兼職,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我從未抱怨。
畢業(yè)后,我在城里找了份不錯的工作,也遇到了現(xiàn)在的老公,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我們倆一起努力,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可這時,母親卻開始頻繁地找我,不是說弟弟又闖禍了要賠錢,就是說弟弟想要創(chuàng)業(yè)需要啟動資金。
每次我都心軟,拿出自己辛苦攢下的錢給母親。
前段時間,老家的房子因為城市規(guī)劃要被征收,能拿到一筆不小的補償款,還分了幾套安置房。
本以為這是件好事,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可沒想到,這卻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母親找到我,直接說:“曉琳,你弟弟還沒結婚,需要房子和錢,你作為姐姐,要多幫襯著點。補償款和房子都得歸你弟弟,你也得出錢給你弟弟在城里買套好房子?!?/p>
我聽了,心里一陣難受,說:“媽,我也有自己的家庭,這些年我?guī)偷艿艿倪€少嗎?我也得為自己的小家考慮啊。”
母親一聽就急了,大聲說:“你這丫頭,怎么這么自私!嫁出去了就忘了娘家?弟弟可是你的親弟弟,你不幫他誰幫他?你要是不答應,以后就別回這個家了,你就是個白眼狼!”
我被母親的話傷得淚流滿面,這么多年的委屈一下子涌上心頭。
我想起小時候,弟弟弄壞了我的玩具,母親卻指責我沒看好;我考上大學,母親卻想讓我放棄;這些年,我為了弟弟,一次次掏空自己的積蓄。
而我呢,我在外面受了委屈,母親從未關心過我,只知道向我索取。
我越想越覺得心寒,我也是母親的孩子,為什么她就這么偏心呢?
冷靜下來后,我開始反思。
我不能再這樣毫無底線地遷就母親和弟弟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責任。
我不能因為母親的偏心,就毀了自己的小家庭。
于是,我決定和母親好好談一談。
我找到母親,心平氣和地說:“媽,我知道您疼弟弟,可我也是您的女兒啊。這些年我為弟弟付出了很多,我問心無愧。
但現(xiàn)在,我真的沒辦法再無限制地幫他了。弟弟已經(jīng)成年,他應該學會自己承擔責任,自己去努力創(chuàng)造生活。
我可以在他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適當拉他一把,但不是這樣無底線地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您這樣慣著他,對他也不好,‘慣子如殺子’,您難道想看到弟弟以后一事無成,只會依賴別人嗎?”
母親聽了我的話,一開始很生氣,還在罵我。
但慢慢地,她似乎也聽進去了一些。
過了一段時間,母親主動聯(lián)系我,說她想通了,不該這么偏心,也不該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
弟弟也開始找工作,努力上進,不再像以前那樣游手好閑。
現(xiàn)在,我們的家庭關系慢慢緩和了。
母親會偶爾來我家,和我一起聊聊家常,關心我的生活。
弟弟也會在節(jié)假日給我打電話,感謝我以前對他的幫助。
我很慶幸自己當初勇敢地說出了心里話,沒有一味地妥協(xié)。
父母對待子女真的要公平,不能過度偏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愛和尊重,過度的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作為子女,我們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一味地遷就。
有句話說得好:“一碗水端平。”
家庭關系的和諧,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用心去經(jīng)營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
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解決呢?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