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界的話題焦點非特朗普莫屬,民調數(shù)據顯示這位總統(tǒng)的支持率正走下坡路,特朗普還能挺得住多久?

美國國內掀起巨浪的同時,國際局勢卻悄然起了變化,不少專家表示這背后真正的贏家很有可能是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甜 編輯-甜

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支持率依舊占據著較大優(yōu)勢,可一旦進入總決賽般的總統(tǒng)大選環(huán)節(jié),他的支持率就變得岌岌可危了,別忘了,這可是那個一度以“我們要讓美國重新偉大”口號橫掃美國選民的男人,在他的擔任期內。

不管是國內外政策有多大爭議,他總歸是帶著一批死忠粉硬剛到底的,但如今,他的競選跑道明顯變得坎坷了,難不成神話也有轟然坍塌的一天?有人說,特朗普是被自己“作”掉的,各種官司纏身不說,他還常常口出狂言,吸引了無數(shù)媒體圍觀,從2021年的國會山騷亂鬧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后來的選舉舞弊指控,這些事雖然幫他控制住了一部分純粹派保守粉絲,卻也嚇跑了搖擺選民,其實,政界很殘酷的一點就在于,臺上的人掉鏈子,臺下的人可沒義務陪葬,選民逐漸開始傾向于尋找“新旗手”,更何況,美國選舉天平目前正在往“年輕”和“多元”傾斜。

特朗普這種“大嘴巴+快槍手”的形象,放過去是魔術師,放現(xiàn)在或許更像是累贅,就在特朗普深陷漩渦之時,美國政壇的頂級“大佬團”也開始集結了,最近,三位前總統(tǒng),奧巴馬、克林頓和喬治·W·布什,幾乎都以某種形式站出來了,不得不承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三位不管在政治理念或個人風格上有多大分歧,能同時看特朗普不順眼倒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奧巴馬的動向尤其引人注目,這位前總統(tǒng)在民主黨內部至今都是耀眼的風向標,不論是在選舉策略,還是資源整合方面,他可謂一呼百應,就在不久前。

他公開出席了一些關鍵選舉相關的活動,這無疑是在幫助民主黨對抗未來可能由特朗普率領的共和黨,他的話不多,分量卻重,幾乎每次出面都能給民主黨陣營的票倉注入一針強心劑,再看看克林頓,這位曾經被冠以“政治斗士”之稱的人物,如今表面上淡出政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其背后的人脈和資源觸須從未停擺,不少關于希拉里與民主黨中央的秘密電話和派系整合的消息,也指向了克林頓的影子,至于喬治·W·布什,他似乎不像往日那般魯莽甚至木訥了,這個曾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改變美國中東政策格局的人,近幾年慢慢轉向以“共和黨內反特朗普”的姿態(tài)亮相。

他也頻頻動用私人基金進行民主活動,更靠與保守派長老們的關系網施加政治復雜度,可以說,三位前總統(tǒng)的集體發(fā)聲,表明整個美國政界對特朗普“二度登頂”的可能性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無論特朗普最終會不會重振聲勢,外媒一如既往動作飛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能在第一時間搞出一些全球性角度的分析,而這次火力集中點,居然是,中國,一些美方專家表示,美國國內混亂的政治局勢,直接影響的不只是美國人自己,而是整個國際格局的重塑,尤其是在當前美中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特朗普這種內斗內耗戲碼。

更像是給中國騰出了不少戰(zhàn)略空間,從經濟到外交,中國的表現(xiàn)確實頗有底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shù)據表明,全球經濟復蘇中,東亞是最快的,而中國顯然處于主導地位,伴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延續(xù),中國正在一片喧囂中擴大自己的朋友圈,而美國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黨撕裂正在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戲,全球領導地位的光環(huán)早已不再,反倒是中方在關鍵領域一點點拉開領跑的位置,話說回來,就算美國想繼續(xù)“遏制”中國,又能拿出多少牌呢?國內的民粹主義情緒拉滿,誰也不想真正為國際主義買單。

更別提特朗普撕裂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議(TPP)那樁爛事,中國贏的不只是時間,更是大環(huán)境,一些敏銳的觀察家更是直接點破,美國問題的本質,不在于誰是總統(tǒng),而在于多年累積的制度僵化和社會裂痕,特朗普不過是放大了這些裂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出現(xiàn),是過去20年美國自己給自己埋下的一顆“定時炸彈”,無論如何,2024年的美國大選會是決定未來走向的最大節(jié)點,如果特朗普輸?shù)暨x舉,他的失利很可能會引發(fā)更大的麻煩,他的支持者可能不甘心接納敗局,甚至可能再次釀成像國會山騷亂一樣的事件。

而如果特朗普僥幸贏了,也未必是真正的好事,一個分裂的美國,究竟還能如何保持其全球領導地位?答案顯然不樂觀,毫無疑問,當下的美國需要的可不是再來一次“大戲”,而是能夠統(tǒng)合各派、修補裂痕的真正領袖,土崩瓦解的信任體系對國家治理是致命打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在這場“拉鋸戰(zhàn)”尚未結束之際,美國的競爭者們,尤其是其最大對手中國,已經在用扎扎實實的行動重新定義話語權,特朗普的敗局是否已定,或許還不好下定論,但能確定的是,美國的這部分政治混亂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漫長觀影劇目,而在這樣的下一幕拉開時,無論誰掌舵。

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絕不會是幾句口號能搞定的,老牌帝國的優(yōu)越感或許總是讓它低估別人看到的空隙,中國、歐盟、俄羅斯等等,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布局這張國際棋盤,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回頭再看2023年的這段美國內耗,也許它就是一個警示,你能折騰得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大環(huán)境等不起,不管結局如何,我們只需靜靜看著這場政治劇逐步推進,到底誰才是笑到最后的贏家?也許,我們比美國人更有耐心等下去。

參考信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