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接近3個月,特朗普終于贏得了第一個勝利,施壓澤連斯基賣國保命,這對俄烏沖突走向有何影響?看到烏克蘭向美國服軟,俄羅斯也摩拳擦掌,聲稱要“拿回自己的東西”,釋放了什么信號?

當地時間4月17日,基輔當局發(fā)布聲明,確認已經簽署了“礦產協(xié)議意向備忘錄”,接下來就是等待美烏雙方確定最終的協(xié)議文本內容,然后交給美國國會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批準。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來說,這份協(xié)議非常重要,因為是他上臺近100天以來,贏得的第一個勝利。此前,特朗普屢次提到的要“吞并”加拿大,“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格陵蘭島,讓俄烏沖突盡快結束等目標,全部沒有實現。而在中美關稅戰(zhàn)中,特朗普一直堅稱“中方很快會打來電話”,但白宮在近日承認,中國從未給他們來電。因此,簽署美烏礦產協(xié)議,打破了特朗普政府“顆粒無收”的尷尬局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特朗普也可以用這個所謂的“勝利”,來掩飾美國內部越來越多的問題。就在美烏協(xié)議簽署前的一天,美國境內一座火箭工廠發(fā)生了爆炸事故,現場騰起了巨大的蘑菇云,爆炸威力強到幾公里外的居民都能感到強烈的震動。更糟糕的是,出事的工廠并不簡單,是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固體火箭推進器的生產基地,而他們是唯一能給“哨兵”火箭供應發(fā)動機的軍火商。這意味著,美國極其重要的“哨兵”洲際導彈項目遭遇巨大挫折,這可能影響美軍的整個洲際導彈升級計劃,服役50多年的“民兵”-3導彈還要維持美國的戰(zhàn)略武器顏面。連洲際導彈都出問題,進一步凸顯了美國深陷“國家不正?!睜顟B(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面對“手中無牌”的澤連斯基,特朗普也花了近3個月施壓,才讓其簽署了協(xié)議。不過這也說明,烏克蘭現在已經撐不住了。澤連斯基堅持了這么久,最終還是簽署了這份“賣國協(xié)議”,因為烏克蘭深陷內憂外患,他需要通過這份協(xié)議“保命”。內憂問題,是烏克蘭前總統(tǒng)波羅申科已經在該國最高拉達發(fā)聲,直言澤連斯基政權“不民主”,利用戰(zhàn)時狀態(tài)維持自己的執(zhí)政地位。顯然,烏克蘭的“政壇內斗”已經擺上臺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外患,則是在國際社會把精力放在中美關稅戰(zhàn)之際,卻忘了俄烏沖突并未結束。而且,“今日俄羅斯”總編瑪格麗塔·西蒙尼揚明確表示,烏克蘭只會迎來一個結局,那就是領土被分割,俄羅斯則會“拿走本來就屬于我們的領土”。此外,歐洲也計劃出動“維和部隊”,來接管除了俄控區(qū)的烏克蘭領土。對這個情況,有觀點認為,這很像是德國在二戰(zhàn)戰(zhàn)敗后,美國、蘇聯(lián)、英國、法國對其實施分割軍事占領的模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即便簽署了“賣國協(xié)議”,澤連斯基也很難得到一個安穩(wěn)的結局。在特朗普眼中,澤連斯基是民主黨“代理人”,而且兩人之間還有“通俄門”的舊賬。但對民主黨來說,向特朗普屈服的澤連斯基,已經背棄了“建制派陣營”,不會得到他們的“諒解”。俄羅斯對澤連斯基則早就下了定義,認為他的烏克蘭總統(tǒng)地位不合法。顯然,每個“代理人”在價值所剩無幾后,都無一例外面臨被拋棄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