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遙遠的時代,他以玄鳥做圖騰,以甲骨做占卜,以青銅為禮器,他的名字雖然常常出現(xiàn)在史記當中,但其真實歷史卻總是若隱若現(xiàn)。

以至于許多學者疑竇叢生,甚至認為根本沒有這個時代。直到近代,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及大量考古成果才確定無疑的證明,中國歷史上不僅有這個朝代,而且在那時就已經(jīng)形成了風土燦爛的文明,成為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古老文明之一。

其輝煌成就,不僅為世界文明史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更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以深遠的影響,他就是開端于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

你一定沒有見過的商王朝兵器,每一把都活靈活現(xiàn),仿佛在滴血認主一般!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那個時代的兵器!
商青銅戈

這是流失在美國福利爾博物館的商代青銅戈,相傳出土于河南安陽。

這是一件錯綠松石銅桿玉戈,玉戈直刃狐背,表面因刻有壽面紋,狐背上有鋸齒狀的飛棱。


銅柄上有龠下有鐏,表面用綠松石鑲嵌出獸面紋、龍紋、膠葉紋等紋飾,做工十分精湛。幾千年前的工匠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物架,實在令人驚嘆,銅與玉結(jié)合的兵器較少,而銅制的柄更為罕見,所以顯得尤其珍貴。
亞長鉞



“亞”字在商朝銘文中常常用來表示一種身份或職務(wù),結(jié)合“亞長”這一銘文,我們可以推測亞長可能是商朝軍隊中的一位高級將領(lǐng)或是掌管軍事事務(wù)的重要貴族。
獸面紋胄



胄就是頭盔,商周時期主要用皮胄,目前發(fā)現(xiàn)的銅胄極少。此胃呈尖帽形,正面飾獸面紋,壁厚達0.3厘米,胄頂上有小圓管插纓飾,側(cè)邊各有一小孔用以穿繩,胃內(nèi)還需墊襯軟性織物才能佩戴。此胃鑄造精湛,威武精致,重量、形狀也符合人體結(jié)構(gòu),是公認的存世最精美的青銅胄,為高級將領(lǐng)或君王所有之物。
羊首青銅刀



羊首青銅刀通長30.2cm,寬4.5cm。羊首形的青銅刀是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商代晚期北方游牧民族常見的工具。此青銅刀刀柄微彎,柄首作羊首形,長嘴環(huán)眼,長耳向后背曲成較大圈環(huán),羊首內(nèi)側(cè)也有一小環(huán)。柄身裝飾繞線紋,柄與刀身有界闌,刀身闌部較寬向前斜收成銳鋒。
嵌綠松石青銅戈



商王武丁時期, 這件嵌綠松石青銅戈是婦好墓出土的珍貴文物之一,屬于大型青銅戈。其內(nèi)部均嵌飾綠松石,華美異常,表明這件青銅戈并非用以勾殺的實用兵器,而是儀式典禮中使用的禮器。
虎食人紋鉞(yue)





這是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虎食人紋鉞。在商周時期,鉞作為儀仗禮器使用時,多為王者專用,君王使用鉞象征著王權(quán)。此外,鉞在實戰(zhàn)中雖然使用較少,但仍然具備殺傷力。



這件銅柄玉矛是銅玉復(fù)合兵器中的精品,突顯了所有者的不凡身份,柄部鑲嵌綠松石片,柄端與玉矛結(jié)合部巧妙地設(shè)計成蛇頭形,玉質(zhì)矛鋒打磨極精。
人臉盾牌





短柄翹首刀




你敢相信這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銅刀嗎?這件商代的短柄翹手銅刀是1989年江西省新干線大洋洲出土的,現(xiàn)藏于江西省博物館,瓷把銅刀長43.4厘米,寬7厘米,重460克,保存狀態(tài)十分良好,部分地方尚未銹蝕,出土時伴有銅環(huán)為固定刀把所用,感覺現(xiàn)在用來切西瓜都可以。
玉柄首斧

很像現(xiàn)在的一把小刀
饕餮紋鉞


虎紋青銅鉞



箭鏃

商胄



商代甲胄,這是一款出土于山東藤縣前掌大貴族墓葬的商代青銅甲胄,為分連式組裝,縫置于牛皮之上。
鐵刃銅鉞



商代晚期
1.火紋矛

2.矛

3.龍紋戈

4.雷紋戈

5.獸面銎內(nèi)戈

6.獸面紋戈

7.鑲嵌獸面紋戈

8刺猬馬首刀


10.馬首刀

11龍紋戈

12目雷紋刀

13.透雕龍紋鉞

以上這些就是商朝所使用的一部分武器,可見3000多年的商朝,制作武器工藝已經(jīng)是頂峰造極的存在了!
公元前1046年的一天,當周人的軍隊就要攻入商朝首都,商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商王紂絕望地登上了祭祀星天的城南鹿臺自焚身亡,商朝由此滅亡

復(fù)修好的鹿臺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