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缺山少水的上海太需要有一座自然博物館了。十年前,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落子靜安雕塑公園,完成從古樸到時尚的蛻變。在今天舉行的“百年傳承 共話未來”自然類博物館未來發(fā)展趨勢研討會上,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透露,今年將有兩場展覽盛宴在自博館開啟,其中“中國恐龍大展”將于下月“國際博物館日”開幕,“中國古人類大展”也在籌備中。

恐龍上海自然博物館重要的IP之一。據(jù)介紹,“中國恐龍大展”將一次性匯聚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有代表性的恐龍化石標本,目前已有三具恐龍化石到館,其中最大的一具已在搭建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前身是徐家匯博物院,2015年由延安東路遷至位于靜安雕塑公園內(nèi)的新館。十年間,上海自博館累計接待觀眾超過1942萬人次,收藏自然史藏品超過31萬件,14個教育品牌推出5000余項線上和線下高品質(zhì)科普資源,全媒體受眾突破3000萬人次,與全市319所中小學開展館校合作,成為公眾喜愛的熱門場館。

為更好發(fā)揮自博館的展示教育功能,上海自博館還在推進“藏品倍增計劃”,將在5年之內(nèi)讓博物館的藏品翻倍,其中科技類藏品將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館方還計劃今年建設上百個“一平米博物館”,將展品、藏品送到學校、社區(qū)、商圈,為更多人營造身邊的博物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