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山西省五臺山上的塔院寺的方丈院,是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
面積不大,古色古香,前來這里的人總會先整理好自己的形象,隨后端正地參觀。
門匾上赫然醒目地寫著“毛主席路居舊址”,沒錯,這里就是毛主席、周總理等人在1948年4月路過并居住的地方。

向里走,正殿赫然就是毛主席的雕像,兩邊分別是張震將軍在1992年題字“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以及華國鋒題字“飛雪迎春”。
當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路居寺廟,又會發(fā)生哪些故事?毛主席面對僧人勸說所抽中的“上上簽”,又會作何感想?宗教文化在毛主席眼中又是如何?
幽幽五臺山,點點革命紅
有道是“重巖看不厭,絕勝五臺山”,坐落在太行山北麓的五臺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對佛教在我國落地生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山內外共用包括塔院寺、南山寺、菩薩頂、萬佛寺等宗教場所86處。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若這人間有佛光普照之地,那五臺山必然閃閃發(fā)光,不過,就在1948年的某一天起,這里不光有象征佛教的金光,更有象征中國革命的紅光。
1948年3月,解放戰(zhàn)爭正在急速發(fā)展,就像是火苗點燃了早春的楊絮,一發(fā)不可收拾。
為了盡快適應這種變化,也為了更好地達成解放全中國的目的,毛主席、周恩來等人轉戰(zhàn)陜北,指揮人民解放軍擊敗胡宗南部隊之后又急匆匆地離開了。
接下來,毛主席等人就要到河北,策劃能徹底擊潰蔣介石的三大戰(zhàn)役。
此時,毛主席等人仍然談笑風生,面色從容,但他們所有人內心都清楚,北面,是急需下一步指令的解放軍隊;南面則對主席一行人虎視眈眈,他們像高原的狼群,靜悄悄地搜索著自己的目標。

形勢已經到了最嚴峻的時刻,也是不容出現(xiàn)任何問題的時刻,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4月7日,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等人來到了五臺山北面的伯強村,本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這里卻下了一場大雪導致無法通行。
“那就在這里等待,三天之內必須修好公路?!敝芏鱽碚f。
第二天,毛主席等人又與當?shù)氐母刹亢腿嗣袢罕婇_了一場大會。
會上毛主席詢問了當?shù)卦谏a、生活上的情況,聽取了有關干部的匯報,并且提出了建議,人民的生活終于有了盼頭,越過越好。
當天夜里,解放軍攻克洛陽,主席更加開心了,連夜寫下后續(xù)重要指示傳達了下去。
4月9日,公路才勉強能通行,毛主席一行人就啟程了。

積雪仍然很多,車走不了就改步行,幾十公里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地過來了,夜里,他們終于到達了臺懷鎮(zhèn)。
為了保證主席一行人的安全,當?shù)馗刹拷ㄗh他們到五臺山的塔院寺居住,毛主席住在方丈院的北屋,周恩來和任弼時等人則分別住在方丈院的東西兩邊小房間。
到達寺廟之后,毛主席感覺到這寺廟不僅井然有序,而且充滿了人情味,身上的寒意頓時減少了很多。
也許早就得知主席要來,寺廟的僧人已經把房間準備好了,窗口被火盆照得亮堂,遠遠就能看到。
第二天一大早剛吃過飯,毛主席就和周恩來等人在寺廟中散步了。

他們聽著早春的鳥鳴、感受著清涼的春風和時有時無的誦經之聲,一切都是那么和諧,就像一幅水墨畫,明明沒有豐富的色彩,卻感覺有說不盡的故事。
不久,寺廟的方丈急匆匆地前來,向主席等人問安,還邀請他們一起去撞鐘。
很快他們走到了寺廟的大鐘前,主席微微一笑道:“看起來,我們不做和尚也要撞鐘啦?!?/p>
說完這句話,他用力推了一下撞鐘的柱子——“咚!”佛鐘沒有劇烈地震動,卻發(fā)出了悠長而又沉穩(wěn)的響聲,驚動了遠處白色樹崖上的黑鳥。
聲音過后,主席邀請周恩來副主席一起再撞一下,兩人端正地站在柱子兩邊一起推動——“咚!”這次佛鐘的響聲有些清脆,讓人覺得有些熱血沸騰——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新的事情也要著手去做了。

又過了一會兒,臺懷鎮(zhèn)干部前來,邀請主席視察五臺山附近的寺廟和古跡,后又和當?shù)氐拿晒抛?、藏族、漢族的僧侶以及群眾談了話,毛主席不僅開心,還得到了不小的收獲。
五臺山上的趣味領袖——毛澤東
一系列視察工作結束之后,毛主席等人從塔院寺東門經過,那里赫然寫了這樣一句詩:“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p>
毛主席看到之后哈哈一笑并問身邊人:“好!這是誰寫的?”
當?shù)嘏阃母刹炕卮鹫f:“這是寺廟的和尚寫的,出家人慈悲為懷。”
“嗯!好,可以廣為宣傳!”毛主席笑著說,緊接著他又頓了頓繼續(xù)說道:“我們不是和尚,我們是共產黨員,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句話也應該廣做宣傳,三春鳥是可以捕捉害蟲保護農作物的益鳥,對生態(tài)平衡有好處,也是人類的好朋友?!?/strong>

作為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毛主席在強調自身立場的同時,也在無形中肯定了佛教的思想。
雖然宗教保護鳥類的出發(fā)點與科學不同,但行為和作用也是一樣的,一部分科學認可的事情,佛教也在追求,這說明佛教并非“無厘頭、無意義”的東西。
一路走下來,眾人來到了廣仁寺的大殿之中,正好遇到了正在整理明清藏經的僧人們,這引起了主席的興趣,駐足觀看。
人群之中,有一個名叫羅真呢嘛的僧人與當?shù)氐母刹亢苁煜?,便前來打招呼?/p>
幾句交流之后,主席好奇地問對方:“你是青海人吧。”
向來深居簡出的羅真呢嘛并不認識這個身材偉岸的中年男人,但還是禮貌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是?!?/strong>

主席又禮貌性地詢問了羅真呢嘛幾個問題,對方并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問主席是否知道青海有哪些寺廟。
這可難不住毛主席,侃侃而談說出了幾個寺廟的名字。
羅真呢嘛確實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很樸素的男人竟然知道這么多,畢竟很少有人能關注青海有什么寺廟,這個問題哪怕青海老鄉(xiāng)也未必知道。
在這個過程中,羅真呢嘛一直在整理自己手上破損的經書,毛主席見狀,指了指經書說道:“這經書壞了可不可惜?”
羅真呢嘛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用了佛教的讖語說道:“有生之物,有生就有死,有形之物,有成就有壞?!?/strong>
如果拋開羅真呢嘛的身份不看,這句話不僅很有哲理,而且很科學。

這就像是“能量守恒定律”一樣,這世間的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原理和道理,也都有自己存在的規(guī)律,總會有生死成敗,這是科學,也是哲學,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佛教可以幫助人認識這一點,更說明在宗教和信仰之中更有理智和思考。
這句話讓毛主席有了興趣,他便隨口問道:“那打到蔣介石可不可惜?”
一直能說會道的羅真呢嘛聽到這句話頓時語塞,不知道如何回答,一時間氣氛有了些許的緊張。旁邊的干部見狀趕緊推開了他,這問題有些尖銳,不能讓他隨便說,羅真呢嘛會意便不再說話了。
羅真呢嘛多年為僧,對世界的規(guī)則有自己的看法,其中也不乏理性和科學的態(tài)度,但他卻沒有明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道理。

這世間的一切各有命運生死,但如果沒有新舊事物的替換,也就沒有了這樣一個花團錦簇,紅星閃閃的時代了。
從廣仁寺出來之后,毛主席經過一處,看到一個小商販,攤位中還有香煙出售。
毛主席走到他身邊,問他的生意怎么樣,對方用方言說道:“還行,您想買點什么?”
毛主席聽懂了,但他沒有著急回答問題,又問一句:“你冷不冷?”對方回答:“沒事兒!”面對陌生人這樣突如其來的關心,商販顯得有些不自然。
“們(意為:我)想買盒煙?!?/strong>毛主席用不太熟悉的五臺山的方言說道。
這話讓商販笑出了聲,只覺得這個男人很有趣,便和對方攀談了起來,主席雖然在掏錢,但也聽得非常認真。

另一邊,跟隨干部也來到了兩人身邊說道:“這位就是毛主席。”
一聽這話,商販舉著剛剛接到手里的錢愣在原地,仔細打量著毛主席。
而后他回過神來,就要把錢還給毛主席,毛主席拒絕,說道:“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而且我們都一樣,主席也是普通人,做什么都要出錢的,這是公平。你不是也在為革命和人民群眾奔波嘛,全國的人民群眾都是如此?!?/strong>
即便這樣說,兩人還是相互謙讓了好一陣,商販這才答應收下錢。
很多時候,我們在一些簡潔書本和圖片中體會到的人物都是有些符號化的,這可能導致我們對這些人物并沒有完全清晰的認識。
但通過這次只有幾個小時的五臺山之行的記錄,毛主席等偉人的形象不知不覺又豐滿了一些。

這讓我們知道,主席是有趣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是工作勤奮的人,是充滿好奇心的人,是和中國民族四萬萬同胞一樣普通的“普通人”。
毛主席:“我們要保護文化!”
一行人說說笑笑地來到了五臺山的五龍王殿,因為當時已經快到中午,寺廟中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有人在參觀,也有人在焚香設拜,好不熱鬧。
殿中角落里,正有一個老僧人坐在一方桌后,見有人前來,他起身迎接。
別看這個僧人已經年歲已高,但形沉氣輕、口齒伶俐,同樣,他也不知道毛主席、周恩來是何人,只是感覺到這些人的氣質格外特別。
“施主,要不要求上一簽?”老僧人行禮后問道。

毛主席等人是共產黨人,也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對求簽這種事情不相信,但毛主席還是想試一試,畢竟他也不好駁了老人家一番好意。
“嘩啦——嘩啦——”清脆的聲音從竹筒中響起,毛主席隨便選了一支給老僧人看。
對方看到之后,頓時面露喜色連忙說道:“哎呀!是上上簽,施主您接下來一定順風順水!”
毛主席聽后不禁笑出了聲,就當這上上簽是老僧人的祝福。
就在快離開的時候,毛主席轉身對老僧人說了一句——謝謝您。
也許接下來還有做不完的事情,還有一個接一個需要所有共產黨人付出時間甚至生命的事情,但他們從來都沒有退縮過,與其說是“運氣好得來的上上簽”,倒不如說是努力奮斗帶來的好結果,而來自老僧人的“祝福”,就是無數(shù)共產黨人和革命戰(zhàn)士甚至人民群眾最大的慰藉和動力。

畢竟解放全國并不是毛主席一個人的任務,也不僅僅是共產黨人的任務,更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追求。
時間不等人,眾人就要出發(fā)了,但在此之前他們還有一件事沒有做,那就是看看五臺山上其他的文化遺跡和文物,這和探視寺廟的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毛主席不止一次說道:“要好好保存?!?/strong>
同樣的話,他在見到羅真呢嘛之后也說過——好好保存,以后解放了,要給人民看!
我黨艱苦奮斗的理由,不僅僅是為了人民翻身做主,也絕不僅是為了謀求好的發(fā)展,也是為了文化。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沐浴出來的不只是那幾本歷史書,更是從古代就傳承下來,種植下來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
這就像是一棵常青樹,人民是樹干與枝丫而文化則是樹葉,只有兩者都存在,這棵樹才是完整的,才是充滿生命力和活力的。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一開始也是迷信的,而且信得很厲害,甚至有些思想是落后的,后來就不信了……”
毛主席和周恩來多次提到這個話題,治國安邦,不能靠迷信,但勸人向善的宗教禮法,也確實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毛主席后來也強調:
“宗教和諧共存,不是壞事。”
“寺廟不可以拆,要保護?!?/strong>
這是位理智的偉人,是寬容的領袖,也是真的會為普通人民群眾設身處地著想的國家領導人,他用他的行為向我們詮釋——對人民和國家好的,就可以存在,也用一個端正的態(tài)度示范了什么才是——為人民服務。
4月10日中午,毛主席等人辭別五臺山,踏上了新征程。
5月26日,大家到達河北省石家莊境內的西柏坡村。

在那里,他們完成了解放軍的戰(zhàn)略轉移,并策劃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大大推進了革命勝利的進程,也許在五臺山,那個上上簽正泛著點點紅光,也預示著革命的道路一定會取得勝利。
正如主席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五臺山的壯麗風景不僅讓來往的人們如癡如醉,同時它也是民族精神的表現(xiàn),是抗戰(zhàn)精神的象征,沿著毛主席和周總理走過的路,順著偉人指引的方向,感受著他們當初的豪情壯志,革命的故事在這里一代代流傳,而革命的精神也必然會在每個人的心中屹立不倒。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