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先帶著部隊撤離”。
1947年5月孟良崮大捷后,粟裕指揮華東野戰(zhàn)軍乘勝追擊,在七月中旬把國民黨胡璉主力包圍在了南麻、高莊一帶。
眼見敵人已經無路可逃,粟裕大喜,當即就準備下達全軍出擊的命令。

可還不等粟裕的命令傳達下去,毛主席就發(fā)來了急電,說這是國民黨的陰謀,讓粟裕率領部隊趕快撤離。
粟裕雖然心中充滿了不解,但最終還是堅定地執(zhí)行命令,把軍隊撤離出了危險區(qū)。
就在他們撤退后不久,胡璉所部在國民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對粟裕之前的陣地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

這讓粟裕驚出了一身冷汗,連連直呼毛主席的眼光高明。
胡璉為什么要在南麻設下陷阱?他的詭計又是怎么被毛主席給發(fā)現的呢?
兩個“常勝將軍”的對決
在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將領中,粟裕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他沒有在任何正規(guī)的軍事院校學習過,參加革命的地點也很低,最初只是個警衛(wèi)隊的班長。
但就是這樣一個從基層走上來的人,打仗卻非常有一手,是個不可多得的指揮奇才。
不管是抗日戰(zhàn)爭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只要粟裕擔任一線指揮者,戰(zhàn)斗基本上就沒有輸過,因此他也是我軍當中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正是因為他戎馬一生立下了數不清的功勞,所以1955年全軍大授銜的時候,他成為了開國大將之首,是元帥之下的第一人。
要不是當時元帥只能評選十個人,以粟裕的功績,他說不定肩章上也能多個國徽。
在那個年代,除了粟裕,還有一個人也被冠上了“常勝將軍”的美譽,這個人就是蔣介石的愛將胡璉。

1907年,出生于陜西華縣的胡璉是黃埔第四期的學生,畢業(yè)之后加入了陳誠的“土木系”,是陳誠最為看好的年輕將領。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打的人,多次在正面戰(zhàn)場上和日寇交手不落下風。
胡璉的優(yōu)異表現讓蔣委員長非常滿意,因此,他不但讓胡璉掌握著自己最精銳的王牌師,還把對方引為心腹,對他寄予厚望。

蔣介石的信任和栽培讓胡璉非常的感動。
所以,他挖空心思在南麻一帶設下了埋伏,希望能夠重創(chuàng)粟裕所部,以此來報答蔣介石對他的知遇之恩。
這一次兩個“常勝將軍”的正面對決,到底誰能夠笑到最后呢?

高手之間的博弈
1947年5月張靈甫命喪孟良崮之后,國民黨“魯中決戰(zhàn)”計劃被徹底粉碎。
這讓蔣介石非常的惱火,決定重新調兵遣將,在正面戰(zhàn)場上把面子掙回來。
為了能夠一戰(zhàn)功成,蔣介石抽到了11個整編師32個旅24萬余人,穩(wěn)扎穩(wěn)打,準備用人數來彌補己方戰(zhàn)力上的不足。

國民黨的謀劃毛主席看的非常清楚,他命令陳毅和粟裕發(fā)揮我軍靈活機動的特點,把敵人調動起來,在運動戰(zhàn)中尋找殲敵良機。
粟裕很好的貫徹了黨中央的方針,指揮華東野戰(zhàn)軍內外開花,把國民黨的24萬人分割在了多個區(qū)域。
眼見敵人已經顧此失彼,粟裕果斷的抽調內線四個縱隊,對盤踞南麻地區(qū)的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形成了合圍之勢。

國民黨整編第十一師是蔣介石手中最精銳的“五大主力部隊”之一,師長正是備受蔣介石器重的胡璉。
胡璉所部全都是美械裝備,火力非常的猛,所以陷入包圍圈之后他不但沒有慌張,反而大喜,覺得自己苦等的機會終于來了。
在胡璉看來,只要他能以自己為餌纏住粟裕的主力,那么,魯中地區(qū)其他的國民黨部隊就能夠支援過來形成反包圍。

到了那個時候,粟裕的這四個縱隊就再也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因此,南麻戰(zhàn)役打響后,胡璉所部一直都沒有突圍,而是和華東野戰(zhàn)軍打起了陣地戰(zhàn)。
這一仗打得非常慘烈,雙方都沒有討到什么便宜。

胡璉的計劃蔣介石自然非常清楚,見粟裕真的被纏住后,他大喜過望,嚴令其他的部隊火速增援,一定要把華野的這四個縱隊一口吞下。
這一切粟裕并不清楚,他當時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戰(zhàn)場上。
1947年7月19日晚上,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胡璉所部突然對我方陣地發(fā)起了猛烈攻擊。

猝不及防下,前線的一些陣地失守。
胡璉這反常的舉動讓粟裕心里面犯起了嘀咕,于是,他一邊命令部隊發(fā)起反攻,一邊繼續(xù)研究敵人接下來可能采取的行動。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這讓敵人的飛機和坦克暫時失去了作用。

這種好機會粟??隙ú粫胚^,所以,他決定當晚就發(fā)起總攻,把胡璉的十一師徹底消滅。
可還不等他的命令傳達下去,黨中央毛主席就發(fā)來了急電,說這是胡璉設下的陷阱,讓他趕緊率部撤離。
敵方“常勝將軍”的敗逃
毛主席的指揮才能粟裕是非常佩服的,他心中雖然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堅定的執(zhí)行了毛主席的命令,讓各縱分別向臨朐以南轉移待命。

就在粟裕的大軍撤退后不久,國民黨增援的4個整編師全部出現在了南麻附近。
這把粟裕嚇了一身冷汗,直呼毛主席的眼光實在是太高明了。
這一次雙方一共在南麻激戰(zhàn)了四天的時間,表面上看粟裕和胡璉打了個平手,誰也沒有占到便宜。
但其實在戰(zhàn)略層面上,國民黨卻輸的非常徹底。

這是因為粟裕所部在南麻牽制敵人的時候,劉鄧大軍已經橫跨千里挺進了中原腹地大別山。
像一把刀子一樣狠狠地扎在了國民黨的心臟附近,為之后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略反攻創(chuàng)造了最有利的局面。
雖然南麻戰(zhàn)役沒有取得預料中的好結果,但胡璉還是再一次讓蔣介石見識到了自己的指揮才能。

這之后,他被蔣介石升任為國民黨第十二兵團副司令,輔佐黃維在徐?;窗龅貐^(qū)作戰(zhàn)。
心高氣傲的胡璉對這個任命很不滿,便借故離開了部隊,私自跑到了武漢。
胡璉離開沒過多久,淮海戰(zhàn)役打響,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被粟裕指揮大軍包圍在了宿縣西南雙堆集地區(qū)。

為了把黃維的第十二兵團救出來,蔣介石寄希望于胡璉,讓他重新坐飛機趕到了雙堆集,調整了兵力部署,固收等待救援。
胡璉到了雙堆集之后也想扭轉戰(zhàn)局,但這一次他的對手粟裕勢不可擋,根本就沒有給他任何的機會。
1948年12月7日晚間,華東野戰(zhàn)軍再一次發(fā)起了全面的攻擊。

知道大勢已去的黃維沒有拉著胡璉給自己陪葬,而是讓他用求援的名義坐飛機離開了包圍圈,前往南京。
以逃兵的身份回到南京后,胡璉第一次在蔣委員長那里受到了冷遇。
無奈他只能被逼再次回到雙堆集,和大軍一起開始突圍。

因為當時的戰(zhàn)場上非?;靵y,胡璉乘坐的又是裝甲車,最終他雖然身受重傷,但還是幸運的逃了出去。
在此次正面的對決中,胡璉這個國民黨的“常勝將軍”輸的非常徹底,幾乎連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由此可以看出,國民黨這些高級將領所取得的成就,水分還是非常大的。

結語:
有人說國民黨是一流的軍隊、二流的將領、三流的統(tǒng)帥,這話還真的一點都不假。
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雖然在人數和裝備上占盡先機,但真正打起仗來以后,他們各種的拉胯,完全就不是人民解放軍的對手。
之所以反差如此的明顯,是因為共產黨的隊伍中有毛主席,有朱老總,有粟裕,有陳賡等數不清的優(yōu)秀指揮者。
有這些偉大的革命元勛存在,國民黨政府怎么可能不失敗呢?
參考資料:
[1]解放戰(zhàn)爭時期南麻、臨朐戰(zhàn)役經驗教訓探析 禹宛瑩 南都學壇( 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 2 0 1 2 年 3 月32 卷第 2 期
[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粟裕與胡璉的戰(zhàn)場爭鋒》
[3]粟裕與胡璉的戰(zhàn)場爭鋒【2】--黨史頻道-人民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