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打頂,很多人舍不得下手,覺得剪了可惜??烧娑T道的老農(nóng)都知道,不剪才是真吃虧。
藤子越長越搶營養(yǎng),底下果子就難長實。

村頭的老李種了一輩子菜,每年番茄都能結(jié)五六層,秘訣就是那句老話——打頂別心疼。只要時機抓得準,方法用得對,果子個頭勻、顏色正、產(chǎn)量穩(wěn),連收好幾茬都不費勁。
種菜不是靠運氣,是靠細節(jié)。這幾步實在做到了,哪怕手頭忙點,番茄也不會讓人失望。

一剪下去,結(jié)果上來:打頂抓住三件事,產(chǎn)量翻番不靠命
我們村里有戶老張家,菜園就靠著村西頭水渠。他家番茄年年掛得滿,鄰居們打趣說他種的是“串串珠”。其實不過是他舍得打頂,舍得動剪子。
番茄不打頂,藤長得高,人看著歡喜,但果實小,營養(yǎng)分得散,一層還沒結(jié)穩(wěn),頂上又冒一堆新葉,下面果就長不飽。

正確的做法,是等番茄長到第四層花序,底下果實開始定型,就要考慮打頂。
挑晴天上午,用干凈剪刀,把植株主莖的頂端剪掉,動作要利索,一刀干凈。剪口下方必須留下三到五片葉,這是后面幾層果生長的保障,既遮陽又供氧。
有人擔心打頂后番茄長不高,枝葉少了,光照受限。
其實恰恰相反,頂部去掉后,營養(yǎng)集中,側(cè)枝也容易控制,光照能照進來,通風條件更好,整個株型反而更精神,果層也更均勻。

不光剪頂,還得會管:三樣小事不做,白剪白忙活
番茄打頂后,植株進入結(jié)果高峰期,這時候如果管護跟不上,前面的功夫就等于白費。
有三件小事不能忽視。

第一,清理老葉。
下部貼地的老葉,要一片一片剪掉。尤其是那些發(fā)黃、枯邊的葉子,不清理干凈,容易憋悶潮氣,招蟲還生病。老張在地里轉(zhuǎn)一圈,總是彎腰不停,褲腿濕了干、干了濕,就是把葉子剪得干凈利索。

第二,行距得夠。
有些人一心想著多種幾棵,一畦地塞滿了番茄,結(jié)果植株擠得不通風,一刮風就倒,一下雨就爛。行距不能小于六十厘米,株距三十厘米,栽苗要錯位布,不要對齊。這樣通風透光,每棵番茄都能照顧到,長勢才均勻。

第三,整枝配合打頂。
打了頂,但側(cè)枝瘋長也不行。主莖上下葉腋都會冒側(cè)芽,要及時掐掉,只保留一兩個最有力的枝作輔助,其他一律去除。掐芽要在露水干后進行,手上干凈不粘汁。一株番茄就像一棵小樹,主干清晰了,果實掛得才穩(wěn)。

結(jié)實、早紅、賣相好,全憑一點細心管
番茄打頂不是光為了控制高度,真正的效果在結(jié)果這頭。老張說,打過頂?shù)姆压=Y(jié)實、著色均勻,整個成熟期也更集中,采收起來省力。
打頂后大概半個月,果實從青變粉,從粉轉(zhuǎn)紅,顏色透亮。底層三層果是主產(chǎn)區(qū),上層兩層果補一把產(chǎn)量。過去沒打頂時,一棵只能收兩層多點,現(xiàn)在五六層果掛得穩(wěn)穩(wěn)的。
甚至個別長勢好的,還能冒出第七層,但那是少數(shù),主要看管理。

番茄賣相好不好,關(guān)鍵是裂不裂、紅不紅。只要底肥充足,水分控制得當,再配合打頂,果實外皮緊實,不易裂果。成熟期集中,也減少了色差問題。去集市買菜的人都知道,顏色正、果面凈、大小勻的番茄才好賣,價錢高出一兩塊不是事兒。
還有個收獲是藤子不亂。打過頂?shù)奶俨辉俪殚L,支架綁一次基本夠用。不像不打頂?shù)?,藤子一頭伸出去幾米遠,收的時候扯得人直喊腰疼。

老口訣管用,關(guān)鍵是舍得動手,肯細琢磨
村里年輕人學種菜,總嫌老方法慢,不打頂不掐芽,一味追肥催苗,結(jié)果藤子長得跟瓜棚似的,底下果實一個比一個癟。老張看在眼里,搖頭不說話。
過了秋收,地里果子一收,誰家的產(chǎn)量高,誰家的果好,一眼就看出來。
一句“番茄打頂別心疼,果實能結(jié)五六層”,不是說說而已。這是從一茬茬地里試出來的結(jié)果。剪下去的是頂,換回來的是實打?qū)嵉氖粘伞?/p>
農(nóng)村種菜,圖的就是個穩(wěn)當。想省事也成,但省出來的是空藤、空心果;舍得多觀察,多琢磨,多掐一把芽、多剪一段枝,反倒換來多一筐果、多一份收入。
眼下正是番茄栽苗的好時候。打頂這活,不能急,也不能怕。只要天氣穩(wěn)、苗子壯、管理跟得上,動剪那一刻,收成就已經(jīng)埋下了伏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