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3年,北宋皇宮的金鑾殿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一個6歲的熊孩子竟然“造反”了,他的具體行為也的確堪稱是“大逆不道”——爬上了只有皇帝趙匡胤才能坐的龍椅!

這把椅子,是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后親手打造的權(quán)力象征,在一些民間傳說中,趙匡胤為了加強自己登基的神圣性,還對外聲稱這把龍椅是用龍血洗過的,是天賜神物,平時連大臣們靠近都得屏息凝神。

可這個孩子不僅爬了上去,還煞有介事地整理衣襟,仿佛自己真是“天選之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旁的太監(jiān)宮女嚇得魂飛魄散,連他親爹趙光義都撲通跪地,冷汗直流。

趙匡胤聞訊趕來,定睛一看卻只見這椅子上的也不是外人,正是自己弟弟趙光義的三兒子,自己的好侄子趙桓(當(dāng)時應(yīng)叫趙德昌,后改名趙元休、趙恒)

趙匡胤沒有第一時間發(fā)怒,反而笑瞇瞇地問:“天子好當(dāng)嗎?”

在聽到趙桓奶聲奶氣地說了四個字后,趙匡胤頓時哈哈大笑,眼中卻也出現(xiàn)了一些難以言說的情緒。

這在我們旁人看來不過是小孩子頑皮的事情,如果聯(lián)系當(dāng)時宋朝權(quán)力交接的具體情況,那么便給了這位大宋最高統(tǒng)治者一個兩難的抉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傳位“妙計”?最后還是肉爛在鍋里

宋朝開國之初的三代皇帝,他們有共同一個被后世議論紛紛的點,那就是得位手段。

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你們可是害苦了我啊”這就不用說了,基本也是欺負(fù)后周柴家孤兒寡母,靠篡位得來的皇位。

但趙匡胤總歸還一個講究人,柴家在整個北宋都處于一種超然的地位,榮華富貴、福蔭子孫,這也算是歷史上退位皇帝中過的不錯的一家了。

到了趙匡胤當(dāng)皇帝,想要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這個問題依舊讓他糾結(jié)。

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但長子和三子都出生沒多久便夭折了,只有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活了下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就是趙德昭。

但當(dāng)時宋朝權(quán)力交接非常不穩(wěn)定,因為天下還沒有統(tǒng)一,北漢、后蜀、南唐、吳越等數(shù)個勢力林立,而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勢必會有一群驕兵悍將因為軍功拜將封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直到趙匡胤建宋(960年)方才9歲的趙德昭,怎么可能壓制的住這群無法無天的驕兵悍將呢。

主弱臣強,這向來是皇家大忌。

趙匡胤為了規(guī)避風(fēng)險,也是絞盡腦汁用了兩條“妙計”。

第一就是猛給趙德昭“鍍金刷資歷”。

在趙德昭13歲的時候就把他安排為貴州防御使,放到軍中歷練,希望他能通曉軍務(wù),不至于以后被一群“老兵油子”欺負(fù)了。

第二就是提拔皇家子弟,主要就是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宋朝建立后僅一年,趙光義就被他安排為了開封府尹,統(tǒng)管京城大小事務(wù)。

這首都都是我自己家人在把守,總不至于被外將奪了權(quán)吧,我高低再撐個十來年,等我兒子長大了不就能順利交接了。

這樣的兩個手段相互配合,如果是在正常年代,那么可能真的會實現(xiàn)權(quán)力的順利交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這是宋朝之初啊,準(zhǔn)確地說是五代末年,在后晉安重榮喊出了“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勵志口號后,這亂世之中誰不想當(dāng)皇帝呢?

哪怕是自己的親弟弟。

果然,趙光義對皇位的覬覦之心,那真是一點都不少。

到了開寶六年(973年),當(dāng)趙光義斗倒了宰相趙普,獨掌大權(quán)之后,趙光義也察覺到自己似乎玩砸了,自己布下的手段開始反噬了,但此時一切都晚了。

這一年,趙普因為私自以皇家田地擴(kuò)張自己宅院、賣酒與民爭利加上政治聯(lián)姻結(jié)黨而被趙匡胤不喜,趙光義趁機禁言,最終趙普被罷相。

這一年,趙普被封為晉王,達(dá)成成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fēng)頭一時無兩,親信盧多遜為參知政事、楚昭輔為樞密副使,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這一年,趙德昭的實權(quán)還僅僅是一個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別的都是名譽頭銜,甚至為了避免趙光義猜忌,趙匡胤都不敢給自己這個兒子封王。

恭喜玩家趙匡胤,您避免了外將奪權(quán)的副本,成功開啟主線情景——宗室相爭,請繼續(xù)您的操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命在此,我說大爺你就別折騰了

趙匡胤在繼承人問題上的確處于尷尬的局面,滿朝上下,甚至他母親杜太后都覺得他應(yīng)該先傳位給趙光義,太后臨終之際甚至還讓他寫下了傳位詔書放在金匱中。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汝百歲后當(dāng)傳位于汝弟…藏之金匱,命謹(jǐn)密宮人掌之。——《宋史》

在杜太后看來自己這兩個兒子誰當(dāng)皇帝都無所謂,反正自己只想當(dāng)太后,但這樣的舉動對于趙匡胤來說無疑是非常傷心的,在趙匡胤看來這就是杜太后“一碗水端不平”。

果然等到趙光義一家獨大之時,局面就是容不得趙匡胤選擇了,此時發(fā)生的一件事,也恰好讓他對繼承人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是公元973年,一天朝會之后,趙光義的三兒子趙恒爬到了趙匡胤的龍椅上。

對于一個皇帝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尤其是趙匡胤目前面臨的繼承人抉擇問題,更難免會引起他的猜想。

我還沒死呢,皇位還沒到你的手上,你兒子就敢上來坐了?

怎么著就這么著急嗎?篡位登基的心是一點都不背人了啊。

于是趙匡胤笑著摸了摸趙恒的頭,問自己這個侄子:“皇帝好當(dāng)嗎?”

而趙恒的回答也很簡練:“由天命耳?!?/p>

嘗登萬歲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撫而問曰:“天子好作否?”對曰:“由天命耳。”——《宋史》

這個回答就很妙,妙在哪里,不僅是妙在了趙恒回答的灑脫——皇帝好不好當(dāng),那就看天意了。

更重要的是,趙恒的這個回答是有出處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命,出自哪里呢,出自《尚書·盤庚》中的“先王有服,恪謹(jǐn)天命”。

這個就很好解釋了,就是先王服了,很老實地順從天命了。

放在趙匡胤目前的情況上來看,趙恒這句話也是非常有說服力的。

老天爺目前這么安排,皇大爺你還掙扎什么呢。

此時的趙恒才不過6歲,別說趙匡胤了,我們也是很難相信一個6歲的孩子就會有這種“借典勸諭”的心思,但如果趙恒是無心之下說出來的這句話,這不就更加印證了“天命所歸”嗎。

可以想象,趙恒這句話對趙匡胤來說肯定是有所觸動的,但他還是做了最后一次嘗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寶末年(976年),趙匡胤打算遷都洛陽,但是被趙光義阻止了,趙匡胤便對趙光義說道:“遷都洛陽不行的話,那就遷都長安吧。”

趙光義還是阻止了他。

開寶末,議遷都于洛…上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jù)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之故事以安天下也?!睍x王又言:“在德不在險?!鄙喜淮稹!督∵z事》

這里對于趙匡胤遷都的解釋,歷朝歷代的史學(xué)家都意見不一,但很大一部分史學(xué)家都認(rèn)為趙匡胤遷都是為了給自己兒子趙德昭鋪路,因為開封被趙光義這個開封尹經(jīng)營的鐵桶一般,只要首都在開封,那么趙光義的勢力就無可撼動。

趙光義也不傻,我自己的基本盤在這,正常路徑走下去我繼位基本是鐵板釘釘?shù)氖?,我憑什么再去和你到個新地圖重新“開荒”去。

見趙光義始終不上套,趙匡胤也是無可奈何了,最終在開寶末年(976年)的十月,趙匡胤在和趙光義飲酒議事,留下了一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團(tuán)之后,便就此下線了。

趙光義成功登基,這便是宋太宗。

然而當(dāng)初為趙光義登基打了“神輔助”的趙恒,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是宋朝的下一任繼承者,他的登基之路,更是堪稱躺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是外人?分分鐘瘋給你看

趙光義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比他哥哥的選擇更多了。

趙光義有三個兒子,老大趙元佐、老二趙元僖、老三趙元休(趙恒)。

其中老大趙元佐原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不僅能力出眾,和趙光義的父子關(guān)系也算不錯,13歲時便跟著趙光義出去打獵了,在趙光義登基后7年,年僅16歲的趙元佐便被封了楚王。

這個待遇,讓自己老爹去世都沒等到封王的趙德昭羨慕到流淚啊。

但趙元佐這個孩子吧,最后沒當(dāng)上皇帝也真是可惜。

為什么呢?

因為他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被人告發(fā)謀反。

趙光義非常生氣,當(dāng)即把趙廷美從秦王貶為了縣公。

大臣們誰都不敢說話,畢竟你老趙家自己家事,我們跟著摻和什么。

但此時趙元佐站出來為自己叔叔求情了,這一求情把趙光義氣的夠嗆。

他謀反你替他求情?這說白了他搶的是你未來的江山啊。

此時趙光義也沒理會趙元佐,被冷落的趙元佐心中郁悶,竟然就此精神恍惚,腦子出問題了。

兩年后,趙廷美因為被軟禁而憂郁暴斃,趙元佐聞訊后更是嚎啕大哭,從“抑郁型精神失?!鞭D(zhuǎn)為了“狂躁型精神失?!?,拿著一把刀誰靠近他就砍誰啊。

趙光義派人把兒子抓起來,治了一年才讓他精神穩(wěn)定下來,不再那么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這年重陽節(jié),趙光義喊著老婆李皇后和剩下的兩個兒子趙元僖、趙恒一起家宴,因為趙元佐病剛好,怕他再復(fù)發(fā)亂砍人,也就沒有讓他參加,而是讓趙元僖在飯后去看了看趙元佐。

誰知趙元佐得知老爹和弟弟們剛剛進(jìn)行家宴沒有喊自己,那是當(dāng)場應(yīng)激啊,對著趙元僖就崩潰了:“你們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飯,這是不要我了唄,合著到了最后我是外人??!”

趙元僖唄哥哥嚇得不知所措,當(dāng)即逃走了,但趙元佐心里那個苦啊,這個牛角尖他鉆不過來啊。

到了半夜,他把自己宮里的侍女、妻妾都喊起來關(guān)在一間屋子里,竟然直接縱火燒家。

事情被鬧大了,趙光義也對這個兒子失望了。

不管誰對誰錯,這皇帝總不能讓一個瘋子來做啊。

于是趙光義將趙元佐貶為庶人,送出京城軟禁了起來。

大兒子沒了,按理來說應(yīng)該是輪到二兒子了吧。

但誰知道這個趙元僖的心理素質(zhì)竟然連他哥哥趙元佐都不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躺贏”皇帝,后世卻都嫌他丟人?

雍熙三年(986年),趙光義將趙元僖立為了開封府尹。

很顯然,這是想讓兒子趙元僖復(fù)制自己走過的路,以后順理成章地繼位。

趙元僖當(dāng)了7年的開封府尹,也算是頗有政績,但他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

當(dāng)初哥哥當(dāng)著自己面發(fā)瘋的那一幕,簡直成了他的心魔,幾乎每天睡覺都會夢到哥哥披頭散發(fā)的慘狀。

長此以往,趙元僖的身體終于是垮了。

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趙元僖去參加早朝,走到路上就覺得自己頭昏腦脹,立刻讓人把自己抬回家找醫(yī)生。

趙光義聽說自己兒子病倒了,也是立刻前往趙元僖家里探望,等到了之時,趙元僖卻已經(jīng)是彌留之際,有進(jìn)的氣沒出的氣了。

最終趙元僖也是英年早逝,就此趙光義的三兒子趙恒,在什么都沒干的情況下硬生生被推到了C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時趙光義迷信道教,曾找道士陳摶老祖算命,對方在趙恒的壽王府轉(zhuǎn)了一圈,連趙恒的面都沒見,就斷言:“此子有天子命格!”

這操作,堪比現(xiàn)代星座博主——話不說滿,但準(zhǔn)到離譜。

公元997年,趙光義駕崩,趙恒登基為宋真宗,這位“躺贏”的皇帝,卻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在趙恒在位前期,史稱“咸平之治”,大宋GDP一度占全球60%!

但晚年趙恒卻翻了車,不僅簽下了恥辱的“澶淵之盟”,在打贏的情況下還賠錢,更是從“勵志男主”到“修仙達(dá)人”,進(jìn)行了一場勞民傷財?shù)摹靶袨樗囆g(shù)”——“天書封禪”。

為證明自己“天命所歸”,趙恒伙同宰相王欽若偽造“天書”,舉國封禪泰山。

這場耗資千萬的“面子工程”,直接掏空國庫,也導(dǎo)致了后世之君再也沒有了封禪活動(大家都嫌丟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還廣建宮觀,煉丹求長生,甚至給玉皇大帝上尊號“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丁謂等佞臣趁機攬權(quán),朝堂烏煙瘴氣,為“靖康之恥”埋下伏筆。

趙恒的一生充滿戲劇性,他5歲靠四字保命,30歲躺贏登基,40歲締造盛世,50歲人設(shè)崩塌。

他是明君還是昏主呢?

歷史給出矛盾答案:前半生勵志,后半生荒唐。

正如他兒時那句“由天命耳”——天命給了他機遇,但守住江山,終究要靠自己。

參考文獻(xiàn):

《宋史》

《續(xù)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