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私信進群,一起摸魚吃瓜
今日の瓜
滴滴滴滴....吃瓜
當“佛山電翰”在工廠車間甩著手跳起魔性舞蹈時,沒人想到這個動作會成為價值百萬的流量密碼。
2023年,一段15秒的短視頻讓全網(wǎng)記住了這個酷似演員張翰的“打工人”:他穿著工裝擰螺絲,動作夸張如舞臺劇,背景音樂是土味薩克斯,卻意外收割了15億播放量。

網(wǎng)友一邊調侃“打螺絲打出火星子”,一邊為他貼上“真實打工人”的標簽。
但劇本的轉折來得比短視頻還快——2025年,這位“工人代表”高調宣布購入邁巴赫,并輕描淡寫地將曾經(jīng)的奔馳E級稱為“便宜處理給搭檔的小玩具”。

從流水線到豪車駕駛座,這場逆襲看似勵志,實則撕開了流量時代最赤裸的真相:所謂“草根人設”,不過是資本精心編織的童話。
“佛山電翰”的走紅絕非偶然。他的團隊深諳短視頻平臺的底層邏輯:重復勞動+戲劇化表演=病毒式傳播。

工廠場景的“打螺絲”是天然的故事背景板,甩手舞的魔性節(jié)奏則精準拿捏了用戶的獵奇心理。
更絕的是,他給流水線作業(yè)披上“勵志哲學”的外衣——“簡單事情重復做就不簡單”,這句話成為粉絲心中的金句,也讓“打工人逆襲”的敘事愈發(fā)可信。

但真相往往藏在細節(jié)里。早在爆紅前,他就擁有奔馳車,家庭條件遠超普通工人。
當網(wǎng)友為他的“擰螺絲日?!惫睬闀r,團隊已通過20萬/條的廣告報價瘋狂變現(xiàn)。打螺絲是表演,甩手舞是商品,而觀眾的熱淚盈眶,不過是算法推送的“情緒稅”。
宣布結束打螺絲生涯后,“佛山電翰”迅速簽約廣東郵政,搖身變?yōu)椤靶滦涂爝f代言人”。

首場直播在機場分揀中心實景帶貨,單場銷售額破80萬,官方稱要“用年輕化表達破解國企傳播困境”。
同類網(wǎng)紅中,“鹿哈”靠模仿明星賺快錢,“張同學”因內容同質化迅速過氣。而“佛山電翰”的聰明之處在于,他趕在人設坍塌前跳上國企的船——簽約廣東郵政,拍攝武俠風宣傳片,甚至蹭上“粵文化”的高帽。

對“電翰”而言,國企背書能沖淡“賺快錢”的爭議,甚至迎合廣電總局“網(wǎng)紅需參與實體經(jīng)濟”的政策風向。
但對郵政而言,這場合作更像一次流量賭博——當網(wǎng)紅內容被要求“帶物流科普屬性”,創(chuàng)意空間被壓縮,最終可能淪為一場“魔性甩手舞+郵政Logo”的尷尬縫合。
當我們在直播間為“佛山電翰”的甩手舞點贊時,或許該問自己:我們究竟在為什么買單?是真實的奮斗,還是精致的幻覺?流量經(jīng)濟的泡沫終會破裂,唯有真實的價值能穿越周期。下一次再看到“逆襲神話”時,不妨記住:邁巴赫的方向盤不會自動轉向成功,而打工人真正的榮耀,從來不在豪車里,在生活的褶皺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