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復蘇,走出家門擁抱大自然成了閑暇時的不二選擇。

除了拍花、露營、登山,不少人開始把目光放在田間地頭,去挖挖野菜竹筍。朋友圈曬出“打野”成就,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個行列。

最近,一股“親子挖蟹風”在社交平臺上興起,不少網(wǎng)友曬出在北塘河沿岸的豐碩“戰(zhàn)果”——小桶里大小不一的螃蟹揮舞著鉗子,孩子們蹲在泥灘上興奮尖叫。

社交平臺截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社交平臺截圖

潮新聞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發(fā)現(xiàn),分享各自“挖蟹攻略”的人不在少數(shù)。

有人稱“兩小時能挖整整一桶”,也有人疑惑“這螃蟹看起來也不小,到底能不能吃?”

圖源:@小萌萌媽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萌萌媽咪

其中一名網(wǎng)友“小萌萌媽咪”是上周日剛去的,之前做了充分準備:小鋤頭、連體服、水桶、網(wǎng)兜還有各種露營裝備。

大人在河邊露營,小朋友就在泥灘上使勁搗鼓。

幾個小時下來,他們一共抓到8只大大小小的螃蟹,數(shù)量不算多?!翱赡芗竟?jié)還沒到,螃蟹都躲在洞里不出來,要費老大勁挖?!?/p>

圖源:@小萌萌媽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萌萌媽咪

一圈攻略看下來,基本上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去挖的,大多是沖著樂趣和體驗去的。

真有這么多人趕著去嗎?

記者 鄒宸 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者 鄒宸 攝

4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蕭山至濱江段的北塘河沿岸。

工作日,人跡寥寥,零星有一些鍛煉的市民。

靠近河岸的灘涂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圓形小洞,直徑2到3厘米。有的洞口邊緣還留著新鮮扒挖的痕跡,但不見任何螃蟹的身影。

只見螃蟹洞,不見螃蟹影 記者 鄒宸 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見螃蟹洞,不見螃蟹影 記者 鄒宸 攝

“這些都是螃蟹洞,周末還有節(jié)假日這一帶可熱鬧了,家長帶著孩子,人手一把鏟子?!睅O子來散步的陳大爺告訴記者,這種蟹長在河道里,也不知道干不干凈,抓了去肯定不敢吃。

一位釣魚愛好者說,這兩年三四月份開始,北塘河邊突然就人多起來,挖蟹場面像“趕海”。

“小孩子穿雨鞋踩進泥里,大人拿著樹枝、鐵絲鉤螃蟹洞,還有人用生肉當誘餌。挖到就裝進塑料桶,多的能裝小半桶?!睂τ隗π贩N類,多數(shù)沿途居民都表示“不認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記者 鄒宸

“網(wǎng)紅螃蟹”究竟什么來頭?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員錢周興辨認圖片后確認,市民們在河道邊挖到的是相手蟹。“它們喜歡在淡水與咸水交匯的堤岸打洞,每年差不多五月和十月各繁殖一次,以一些腐殖質(zhì)、小型動物和植物莖葉為食,環(huán)境適應力很強?!?/p>

錢周興介紹,這種螃蟹外觀雖與大閘蟹長相似,但還是有差別, “它本身無毒,但我個人是不建議食用。”

他分析, 這類螃蟹一般個頭不大,肉質(zhì)少口感差,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人吃了可能會感染疾病。

對于“挖蟹熱”,他也提醒家長要注意安全:“螃蟹鉗子還是很厲害的,可能夾傷孩子?!绷硗猓X周興建議體驗后及時放生。

“這種螃蟹對于周邊生態(tài)、水質(zhì)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不是很大,從有益的角度說,它可以分解灘涂有機質(zhì),也是遷徙鳥類和其他動物的食物來源,但它的打洞行為可能會影響堤岸穩(wěn)固?!?/p>

錢周興表示,能在我們身邊的河道看到它們,說明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

來源:潮新聞、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