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以來不斷升級“關稅戰(zhàn)”,試圖以關稅“大棒”逼迫各國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據美國彭博社4月14日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天表示,率先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國家將獲得“先發(fā)優(yōu)勢”,最先達成協議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特朗普政府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fā)金融市場動蕩,美國國債遭到大量拋售。報道稱,上周美國國債收益率創(chuàng)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單周漲幅,同時美元持續(xù)走低。

據國際在線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加州總檢察長邦塔16日提起訴訟,要求法院阻止聯邦政府的關稅政策實施。紐森發(fā)表聲明說,特朗普政府的“非法關稅”給加州的家庭、企業(yè)和經濟帶來混亂,推高物價,并對就業(yè)造成威脅。聲明稱,不合法的關稅擾亂了供應鏈,給加州經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據美國媒體16日報道,肯塔基州州長貝希爾在社交媒體批評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糟糕的主意”,將導致每個普通家庭基本開支大幅增加。
加州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guī)模第一大州。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發(fā)布數據,2023年該州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9萬億美元,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在此之前,美國非營利、無黨派訴訟機構自由正義中心等代表美國五家小企業(yè),于14日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政府,認為在沒有國會批準情況下,美國政府無權宣布全面加征關稅的措施,要求阻止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關稅措施。該中心表示,這些發(fā)起訴訟的企業(yè)受到了加征關稅的“嚴重損害”。

與此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發(fā)出了強烈警告。鮑威爾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刺激通脹上升,并警告稱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鮑威爾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遠超預期”,關稅政策潛在影響的不確定性正在升高,可能使美聯儲在“控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陷入兩難境地。美國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前景,失業(yè)率和通脹率上升的風險都很高。與此同時,上一任美聯儲主席的耶倫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道,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如同“自殘”。
截止2025年3月,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36.5萬億美元,預計今年需要償還的國債利息,約一萬億美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8%左右。僅今年6月到期的國債規(guī)模,就多達6.5萬億美元,財政壓力山大。在關稅政策影響下,大量國債被拋售,各種國債的收益率,隨之上升。其中,作為“經濟風向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一度突破了4.5%。再不暫停關稅,財政壓力要爆表。4月5日,馬斯克在X上公開說,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沒有腦子”。

摩根大通CEO戴蒙呼吁關稅問題“越快解決越好”,稱其引發(fā)的動蕩可能導致經濟衰退;橡樹資本管理公司聯席創(chuàng)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將關稅政策的無常變幻比作“烏龍球”,認為其打擊美國的經濟、士氣和聲譽。美元走弱和債券收益率上升,令華爾街更加不安。通常,投資者恐慌時會尋求美元、美國國債等安全資產。但如今節(jié)節(jié)攀升的黃金價格,顯示出投資者對美國的信心不斷流失。特朗普陣營疑似利用關稅消息操縱股市謀利一事,更令輿論雪上加霜。
在更廣泛的層面上,美國社會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已經從經濟領域蔓延到社會和文化層面。從抗議活動到高校的反抗,美國各界對特朗普政府的反抗行動正在迅速上升為制度之爭和價值觀之爭。加州的起訴不僅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法律挑戰(zhàn),更是對美國國內政治分裂的深刻反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引發(fā)了美國社會的廣泛不滿,從加州到美企,從美聯儲到普通民眾,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場法律與政治的博弈,不僅將決定特朗普政策的去向,也將深刻影響美國社會的未來走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