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大雨季,很多“電車積水行駛”的視頻便大量出現(xiàn)。他們在風雨中點亮LED,在積水中肆意馳騁。相較于內(nèi)燃機,電車似乎不怕水淹熄火。
特斯拉的電池組和電氣系統(tǒng)經(jīng)過密封處理,曾有Model S 車主分享開車通過積水隧道的影片,Elon Musk 回復(fù):「Model S 在水中的浮力,能讓其在短時間內(nèi)變成一艘小船,以車輪旋轉(zhuǎn)產(chǎn)生推力。」

這證實了特斯拉車輛具備一定的防水能力,但并不是說它就能完全浸入水中。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內(nèi)有專門測試車輛涉水防水性能的場地,確保車輛在不同水深條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視頻中,水漫過Model 3輪轂一半左右。

而在2020年,中國特斯拉官方微博提醒雨季用車注意事項,當積水深度達到或超過輪圈中線時,應(yīng)避免強行涉水通過,過深的積水可能會對車輛的電池和電子元件造成損害,甚至可能導致車輛失控。

這也佐證了,特斯拉涉水深度大概是輪轂的一半。

Model 3涉水深度23 厘米左右,Model Y又比3高2.8厘米,約25.8厘米左右。

它倆正常涉水深度便如圖所示,水位超過25cm,可能也不影響行駛,但隱患也在加大。

Cybertruck 配備了「Wade Mode」涉水模式,可以提高車輛的離地間隙并加壓電池組。

據(jù)傳,開發(fā)此功能是因為,Elon Musk 希望能駕駛車穿過星艦基地附近350 公尺的水域。
任何因為進水而造成的損壞,不再特斯拉保修范圍內(nèi)。因此,雖然Cybertruck 具有更好的涉水能力,但仍需謹慎使用。
特斯拉官方給出過泡水車處理手冊,第一步就是避免操作車輛,事后聯(lián)系保險公司和特斯拉服務(wù)中心進行檢查。如果車輛出現(xiàn)火花、冒煙,應(yīng)立即遠離并聯(lián)系應(yīng)急處理人員。
這種泡水問題大家基本不會遇到,通常,小涉水造成的損壞才頭疼。
比如說,早期的特斯拉涉水,容易造成下護板損壞。這種護板被稱為甘蔗板,類似于厚紙板或泡棉,涉水容易脫落。
如今官方已換成強化塑料,許多車友自行安裝金屬或塑鋼材質(zhì)的下護板,在不影響保修的情況下,提升車輛的涉水能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