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際學校和民辦教育集團還在洗牌中。

文|Dustin 編丨Sherry

中美關稅貿(mào)易戰(zhàn)愈演愈烈,連教育部和文旅部都相繼發(fā)文對前往美國發(fā)布了安全風險提示。在可以預見的留學趨勢下,不少國際學校的投資人正在加緊出售學校,而要是賣不掉,就只能關門了。據(jù)最新消息,一家在長寧區(qū)注冊卻在浦東運營的國際學校已經(jīng)注銷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jù)社交媒體上大家的披露,該校之前就發(fā)生過不給教職員工繳納社保的情況,可見資金鏈一直相當緊張。

如果道德底線高,能負起責任來就還好。但也有學校明明已經(jīng)在尋找買家/準備關門了,卻還瞞著家長,一個勁地要家長提前續(xù)下一年的學費的情況。

為了避免家長和教職員工們被打個措手不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學校無法正常運營時會有哪些征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學校準備出售時

會有哪些征兆?

首先,新資方肯定會來實地參觀學校,而且一定不是由大家都認識的市場部的人來帶領??赡苁怯蓪W校運營負責人,可能是學校董事會成員,也可能就是原資方直接派來的人帶領參觀。

這是因為市場部、招生辦、校辦、行政部都是學校員工,也是需要被原資方保密對待的人。有些原資方比較謹慎,會挑雙休日給新資方看,避免老師們發(fā)現(xiàn),但新資方也會想在平時看看學校到底是怎么教學和運營的,看空殼子到底不放心。

所以老師和學生們只要見過由非市場部同事帶領的人在學校里轉(zhuǎn)悠,且沒有到學校被政府機關檢查的時間,且學校也沒有在辦什么國際課程和認證,那么就有可能是新資方,可能是出售,當然也可能是來入股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大概率會有傳聞。因為新資方很有可能會對該學校進行背景調(diào)查,問問學校里的老師、家長對這所學校怎么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遇上這些事的家長和教職員工們就很有可能會傳出來。

此外,買方學校里的高層也可能知道自己集團要收購某所學校了,一般來說,買方不會像賣方那樣小心翼翼避免讓人知曉,所以先在買方學校中傳開,再傳回賣方學校,也不是沒有可能。因此,老師們多參加跨學校教師活動,多跟外校的家長聊天,都有可能會聽到。

傳聞不代表真實情況。不過,如果學校真要出售,傳聞四起很難避免。

這種情況下,原資方極有可能會請來校長,甚至索性公布下一學期的領導團隊,證明自己不會出售學校給新資方,以此來安撫員工和家長們。但真的出售后,這些領導團隊、校長就不一定在了,至少得聽新資方的安排。

而要是傳聞出現(xiàn)之時,已經(jīng)完成出售了,新舊資方也都會一起出來表態(tài),保證新資方不會干涉學校運營,總之,一定會想盡辦法避免家長和學生的流失。然而,新資方究竟會不會干涉運營,這關鍵還是得看學校能不能完成預定的財務指標和升學指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家長們設想一下,如果你自己就是投了這所學校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大股東,要是領導團隊能完成指標,順利把錢慢慢收回來,那肯定不會干涉學校運營管理。

但要是今年沒有完成,校長匯報說,這是因為第一年還沒磨合好;

第二年也沒有完成,校長說這是外部經(jīng)濟環(huán)境不好;

第三年還沒有完成,這時你還會聽校長說什么嗎?能不能忍得住不干涉學校管理?會不會重新安排布置領導團隊?

而要是這幾個億不全是你自己的錢呢?是從其他地方募集的資金,你的背后也有投資人時,或者這筆錢是你所在企業(yè)的錢,你只是項目的管理者時,會不會更加著急地去完成別人壓給你的指標,而不得不時刻關心一下學校的運營狀況呢?這算不算干涉學校運營?

所以在學校出售前和出售后的時間段內(nèi),任何學校和新舊投資人發(fā)布的信息,都需要家長和老師站在發(fā)布者的位置上去理解,去判斷真實性和可靠程度,而不能只聽字面意思和保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來出售的學校有哪些趨勢?

家長和老師們也可以借此評估一下自己所在學校被出售的可能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都在便宜地賣。這句話分兩個層面說:

一來,如果是輕資產(chǎn)(即土地和房屋是租來的)或者是售價在幾億以內(nèi)的重資產(chǎn)學校(即土地是買的,房屋是自建的),都是相對而言出售可能性更高一些的。

而那些動輒建設費用本身就要十億以上,當年被冠以“豪華大校”之名的學校卻非常難賣。因為它們實在太貴了,放眼全國能出得起這價的買家很少,甚至很多上市公司、國外基金也是看得多、談得多、買得少。

二來,成交價都比過去幾年便宜很多。有的從疫情前的4億跌到現(xiàn)在的2億,有的從前幾年最開始的開價7千萬到最后成交價3千萬。

還有的就是賣個空殼,從報價2千萬,到最后反復來問5百萬有沒有人要……雖然確實有討價還價榨出水分的做法,但只要沒賣掉,就會一年比一年便宜,甚至到了腰斬、膝斬的價格。

而且這些出售的學校中,絕大多數(shù)都欠著銀行的錢,售價在降,這筆債卻一年比一年多了。從開始還希望能從出售中拿到一點好處,到后來只要不虧本,甚至小虧一點都愿意賣了,還是比較慘烈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曾經(jīng)的好學校也在賣。最一開始出售的都是培訓機構牌照的、新的小的、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段的學校,到后來開始有正規(guī)學校牌照、有一定知名度、曾經(jīng)運營良好的K12大學校也在出售了。

這些學校就是所謂的腰部或以下的學校,它們在過往招生環(huán)境好的時候,還有過大幾百人上千人的規(guī)模。而現(xiàn)在的招生趨勢是,整體學生數(shù)量在下降,一部分學生還在往各類頭部學校擠,造成了這類學校學生數(shù)量不及預期。

3.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出售潮來襲。過去我們一直聽到的都是給中國孩子讀的民辦雙語學校出售的情況比較多。但從去年開始,全國各地不少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都在或者已經(jīng)完成出售了。

這點也與在華的外籍學生人數(shù)大量下降,外籍學校外方老師薪資高昂有關。它們也同樣,學生和好的老師也都朝著一線城市中的頭部的那三四所學校聚集。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不論辦哪種類型的民辦學校,只要無法穩(wěn)定長久的盈利,都可能會撤。

于是,此時就會有一小部分的國際學校讓家長提前繳納下一學年的學費,來還上一年他們欠銀行的債,就這樣寅吃卯糧地過。

我聽過最厲害的國際學校,這一學年就已經(jīng)把提前收來的下一學年的學費全花完了,而下一學年還沒開始呢。而銀行里欠的貸款卻已經(jīng)到了還不起的地步,所以趕緊在四處兜售他們的學校。

這樣的情況對家長來說頗有風險,因為如果能賣出去,家長就不得不接受下個買家的辦學理念和新的領導、教師團隊。如果新的教學團隊和辦學理念適合自己的孩子,那還好;如果不適合,學費又已經(jīng)付了,而收錢的那個資方要走了,那家長和孩子勢必要和新團隊磨合了。

而要是賣不出去,那么等到學校爆雷,資金鏈斷裂,家長也同樣要面臨追討學費和臨時轉(zhuǎn)學的困境,弄得不好還得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真是讓人非常擔憂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際學校和民辦教育集團還在洗牌中,家長和老師們后面聽到哪所學校被出售,都不必覺得太驚訝。而且,公允地說,學校如果真找到了合適的資方,也有可能煥發(fā)出新的氣象。因此,倒也不必對每個學校交易案例都感到恐慌。

最重要的是能慧眼識別那些搖搖欲墜中的國際學校,不要與他們產(chǎn)生經(jīng)濟糾紛。祝愿大家都能順利求學和工作。

作者招募&投稿 |tbeducation@daznet.cn

提供內(nèi)容線索 |微信:waitan2022

轉(zhuǎn)載&合作 |微信:waita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