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警方接連曝光多起利用虛假APP實施詐騙的案件,受害者損失慘重。其中,“蜂尋”“NFX”“安心”等非官方應用被列為高危詐騙工具,其背后黑灰產(chǎn)業(yè)鏈的運作手段令人咋舌。

這些APP以“投資理財”“刷單返利”為幌子,實則通過遠程控制、盜刷銀行卡等方式竊取用戶財產(chǎn)。本文將深度拆解其詐騙套路,并揭露近期典型案例,為公眾敲響警鐘。

一、“蜂尋”APP:彩票內(nèi)幕陷阱,50部手機換來的血淚教訓

北京王先生在短視頻平臺被“預測彩票結(jié)果”的廣告吸引,下載“蜂尋”APP后,客服以“助力入群”為名誘導其多次轉(zhuǎn)賬,隨后又以“操作失誤需繳納保證金”為由,要求其購買50部某品牌手機并交付指定人員。最終,王先生損失超百萬元,而所謂的“退款”不過是騙局終章。

詐騙核心:利用人性對“暴富捷徑”的渴望,通過小額返利建立信任,再以“保證金”“手續(xù)費”等名義榨干受害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NFX”APP:快遞理賠變盜刷,遠程操控成幫兇

上海黃女士接到冒充快遞員的電話,稱其包裹丟失需理賠,引導其下載“NFX”APP并登錄手機銀行。詐騙分子通過該APP遠程操控黃女士手機,攔截銀行驗證碼,盜刷其賬戶資金。若非家人及時制止,損失或?qū)⑦M一步擴大。

技術黑手:此類APP常偽裝成正規(guī)服務工具,實則內(nèi)置惡意代碼,可竊取短信、通訊錄及銀行信息,甚至直接操控設備。

三、“安心”APP:炒股“打新”騙局,1萬元誘餌釣走全部積蓄

炒股愛好者王先生被“主力進場”公眾號主播誘導,下載“安心”APP參與“打新”。初期成功提現(xiàn)1萬元后,他將全部存款轉(zhuǎn)入平臺,結(jié)果對方卷款消失。該APP后臺數(shù)據(jù)被曝完全偽造,所謂的“盈利”僅為吸引大額投入的誘餌。

心理戰(zhàn)術:利用投資者虧損后急于翻盤的心態(tài),以“內(nèi)部渠道”“高回報”為餌,誘導下載虛假金融平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詐騙APP共性:非官方鏈接+三重套路

綜合分析近期案例,詐騙APP通常具備以下特征:

  1. 來源隱蔽:通過短視頻、社交平臺私信推送不明鏈接,避開應用商店審核;

  2. 功能欺詐:宣稱提供理財、刷單、理賠等服務,實則用于盜刷、遠程控制;

  3. 話術雷同:以“內(nèi)幕消息”“操作失誤”“繳納保證金”等話術層層施壓,逼迫用戶轉(zhuǎn)賬。

提醒:凡涉及“非官方APP下載”“貴重物品交付”“內(nèi)幕交易”等關鍵詞,均屬詐騙紅線,務必警惕。

五、治理與自救:雙軌并行的反詐防線

政策加碼:工信部近期出臺26條新規(guī),嚴控APP強制下載、權限濫用等亂象,要求非基礎功能應用必須可卸載,并強化個人信息保護6;

用戶自護

僅通過官方應用商店下載軟件,禁用“未知來源”安裝權限;

定期檢查手機權限設置,關閉非必要授權;

遭遇疑似詐騙時,立即撥打反詐專線96110核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jié)語:技術利刃需握于正義之手

當詐騙分子利用技術編織陷阱時,公眾的“數(shù)字免疫力”亟待提升。近日,國家反詐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一季度涉APP詐騙案同比上升23%,中老年人占比超六成。唯有強化監(jiān)管、普及反詐教育,方能斬斷這條黑色產(chǎn)業(yè)鏈。

立即行動:檢查手機應用列表,若發(fā)現(xiàn)“蜂尋”“NFX”“安心”等APP,請毫不猶豫點擊卸載——你的財產(chǎn)安全,容不得半分僥幸!

#快刪除手機里的這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