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玉

齏髓

細新

斫烹

秋谷

風雨

鲙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日谷雨GUYU

10

二十

11

廿一

12

廿二

13

廿三

14

廿四

15

廿五

16

廿六

17

廿七

18

廿八

19

廿九

20

谷雨

21

初二

22

初三

23

初四

是古代農(nóng)耕文化對于節(jié)令的反映。

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春雨綿綿是谷雨最主要的特點。

4月20日是谷雨。

春天的節(jié)氣,總是和“雨”過不去。這大概因為春天真的是一個多雨的季節(jié),但即便都是春雨,卻各有各的姿態(tài),比如“雨水”總給人煙雨蒙蒙的感覺,而“谷雨”就淅淅瀝瀝地顯得清暢得多。的確,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連著春天和夏天,因而谷雨雖然仍然有春天“小清新”的氣質(zhì),但已初具夏天的性格,不多愁、不糾結(jié)。

谷雨時節(ji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柳絮翩飛,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一切都是暮春的景象了。而此時,也是農(nóng)家最繁忙的時節(jié),他們得逮住春天的尾巴,種下一年的希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物候

谷雨三候分別是:“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币馑际钦f,谷雨之后浮萍開始生長,過五日布谷鳥開始提醒人們播種,再過五日桑樹上可以見到戴勝鳥。

● 花信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期,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肮扔耆茨档ぁ?,谷雨時節(jié)賞牡丹的習俗已經(jīng)綿延千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牡丹開放以后,酴醾、楝花依次開放。

● 民俗

祭海:谷雨時節(jié)海水回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谷雨上網(wǎng)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漁民們在谷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節(jié)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jié)”。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走谷雨: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祭祀文祖?zhèn)}頡:自漢代以來,陜西白水縣谷雨有祭祀文祖?zhèn)}頡的習俗。傳說中,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功蓋天地,黃帝為之感動,以“天降谷子雨”作為其造字的酬勞,從此便有了“谷雨”節(jié)。此后每年谷雨節(jié),附近村民都要組織廟會紀念倉頡。

● 禁忌

谷雨禁蝎,山西臨汾一帶谷雨日民間會畫張?zhí)鞄煼N在門上,名曰“禁蝎”。陜西鳳翔一帶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見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山東一帶有以朱砂書符禁蝎的民俗活動?!敖钡拿袼追从沉巳藗凃?qū)除害蟲及渴望豐收平安的心情。此外,谷雨不雨亦為荒年之兆,民間忌之。

● 鑒賞

漁歌子

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臺城

韋莊(唐)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 養(yǎng)生

陶冶性情:在情志、運動方面也如清明節(jié)養(yǎng)生一樣,要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

適當進補: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處于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tài),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yǎng)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但是補要適當,不宜過,此時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

預防過敏:由于天氣轉(zhuǎn)溫,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北方地區(qū)的桃花、杏花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zhì)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

本文刊于《中國文化報》2015年4月17日第8版

公眾號總指導:蕭放

內(nèi)容顧問:朱霞 鞠熙

指導教師:賀少雅

公眾號主編:葉瑋琪

歲時節(jié)日】欄目責編:范雯佳

圖文編輯:楊靜

我們是一個亦莊亦諧

的公眾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師大民俗學

關注學術知識│關注生活熱點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