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小平創(chuàng)建西南服務團的歷程

對提高新時代干部自我修養(yǎng)的啟示

高 勇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以下簡稱西南服務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以下簡稱二野)按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關于進軍西南的戰(zhàn)略部署和有關布置,于1949年6月組建起來的一支為解放、接管和建設西南服務的干部部隊。在部隊創(chuàng)建、集訓和進軍西南的過程中,鄧小平同志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對青年干部的諄諄教誨,讓參加西南服務團的團員們深受教益,對新時代提高干部自我修養(yǎng)也有深刻的啟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運籌帷幄

創(chuàng)建西南服務團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以鄧小平為書記的渡江總前委統(tǒng)一指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勝利渡江,相繼解放了南京、上海。迫使蔣介石先逃廣州,后竄重慶,企圖盤踞西南,東山再起。

5月23日,中央軍委《關于向全國進軍的部署》中電令二野:“應準備2個月后,以主力或以全軍向西進軍,經營川、黔、康?!苯M建一支龐大的隨軍到西南接管建政、發(fā)展建設的干部部隊,成為當時一項極其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5月28日,毛澤東在批轉鄧小平的一份電報中批示:“9月份以后占領粵、桂、川、滇、黔五省所需的干部以3萬名計算,也須馬上作出計劃?!辈⑻岢隽私鉀Q上述各省所需干部的具體辦法。6月2日,中央軍委就二野入川等問題復電華東局、渡江總前委,同意二野入川準備,在情況許可下爭取8月初出發(fā),并說“小平須準備去四川”。6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發(fā)出《關于準備抽調三萬八千名干部問題的指示》,根據中央制定的籌派原則進行布置,并下達至各中央局、分局,各前委。其中,川、黔兩省大約需要16000名干部,主要由華東局負責解決,并提出了建議解決辦法③。

于是,繼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和京滬杭戰(zhàn)役后,鄧小平又通觀大局,開始精心策劃遠征大西南威武雄壯的中國革命史上最后一次大進軍。

6月初,鄧小平從上海回到二野領導機關所在地南京,并召開二野前委會議。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傳達了中央關于二野進軍西南的戰(zhàn)略部署,研究了進軍西南的有關問題,安排了在京(寧)、滬等地招收青年知識分子、青年職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到西南服務的工作。鄧小平提出,解決西南干部缺額的計劃,要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去執(zhí)行。他指出,剛解放的南京、上海、蘇杭等地,經濟文化較發(fā)達,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就在這些地區(qū)招收一批進步的大中學生和技術人員為主體,再配以老區(qū)干部為骨干,跟隨二野進軍大西南,以適應今后解放西南、建設西南的需要。他的這一提議得到與會前委委員們的贊同。根據鄧小平的建議,這支隨軍干部部隊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直屬二野政治部領導。

6月中旬,西南服務團總部在南京成立。經二野前委確定,由南京市軍管會副主任宋任窮任總團長,張霖之(二野五兵團副政委、南京市副市長)、曹荻秋(華東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員、中共江淮區(qū)黨委書記)和彭濤(中共皖西區(qū)黨委書記)為副團長,并對后勤供應、秘書聯(lián)絡、政策研究工作進行了安排。

總團部制訂《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簡章》,規(guī)定西南服務團的宗旨是:“為解放西南各省人民,協(xié)助軍隊前進,開展西南新區(qū)工作,接管西南所有城市的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機構和鐵路、礦山等國營企業(yè)。再進一步為建設大西南服務?!焙喺逻€對報名參加人員的資格進行了規(guī)定。簡章先后在南京《新華日報》和上?!督夥湃請蟆飞瞎?。

6月12日至7月12日,西南服務團上海團、南京團和蘇南團先后成立,所招收團員于7月31日在南京全部集中。9月24日,皖南區(qū)調派、招收的400多人也到達南京。至此,從各地招收參加西南服務團的青年學生、職工、工程技術人員和文藝工作者,已達10000人左右。此外,為使進軍西南的干部結構更趨合理,鄧小平請示中央從華東局、各解放區(qū)抽調的一批區(qū)以上川、滇、黔籍干部,以及公安、新聞、財經、廣播、郵電等專業(yè)干部6000多名也先后在南京、徐州、武漢、長沙等地編入西南服務團。

從新解放區(qū)大量招收青年學生當干部,這是我黨我軍歷史上一次干部政策上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充分體現了在全國即將解放的新形勢下干部工作方針的重大變革。大批知識分子進入干部隊伍,促進了干部隊伍文化知識結構上的大變化。他們在集訓學習和行軍途中,得到老區(qū)調派來的工農干部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幫助,在互幫互學中結成了親密的革命友誼,有力地促進了知識青年堅定走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道路,提高了干部隊伍素質,為解放大西南、建設大西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諄諄教誨

傾情建設服務團

鄧小平在長期嚴酷的革命斗爭實踐中認識到,注重對干部進行教育培訓,是不斷提高干部的政治、業(yè)務素質,從而適應當前工作和長遠工作的需要,它既是保持干部活力的重要措施,也是開發(fā)干部潛在能力的重要手段。

為使這群年齡在20歲左右、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對革命充滿激情,但其中許多并未經歷過戰(zhàn)斗錘煉、甚至個別僅憑一腔熱血便參了軍的青年盡快適應征戰(zhàn)大西南的需要,二野前委決定,加強西南服務團干部隊伍建設。各地西南服務團的團員,先就地進行一段時間學習,再先后匯集到南京,進行緊張的政治、政策、軍事等學習與訓練。

1949年7月28日,西南服務團第一支隊開學暨歡迎上海團大會舉行,到會4000多人。大會宣告西南服務團總團正式成立,劉伯承作動員講話。他分析了國際形勢和京滬杭勝利后的國內形勢,并指出,西南服務團的任務就是去解放西南7000萬人民,去建設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把農業(yè)的西南變成工業(yè)的西南。并要求大家做好樹立決心、學習政策、整裝待發(fā)3項準備。

從7月下旬至9月底,鄧小平、李達、宋任窮等領導同志先后給團員們講課,對團員們進行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其中,鄧小平前后五六次作報告,傾注了大量心血和感情。

8月21日,鄧小平在給西南服務團團員的集訓講話中指出,中央命令二野到西南去,任務很艱巨:一是要背背包走幾千里路,二是要消滅敵人,三是要接管城市,四是要重點做好農村工作。要求大家多想困難,充分認識任務的艱巨性,但不能悲觀失望。他說,今天我們“革命不是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為了后代”,全體西南服務團的同志們必須好好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發(fā)展史,并盡快懂得黨的政策,加強鍛煉,早日成為革命的有用之才。

9月6日,鄧小平在南京原國民大會堂為團員們作關于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的輔導報告。他指出,《論人民民主專政》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28年來的歷史經驗,各階層都可以以它作為一面鏡子,修正自己的思想,劃清界限,確立革命的目標。學習這篇文章,要弄清革命的性質問題,明確中國革命的對象、革命發(fā)展的前途等問題。革命要分清朋友和敵人,對朋友要民主,對敵人要實行專政。在報告中,他再三提示:學習理論是為了“站穩(wěn)立場”“學會思想方法”“理論要在實際當中好好運用”。

9月20日,西南服務團在南京召開進軍西南動員大會,鄧小平到會講話。他指出,這次進軍西南是幾千里路的“小長征”,干部要同解放各地區(qū)的部隊會師,一進入指定地點就要開始工作,去接收國民黨丟下的很大、很爛的攤子,并把那里鞏固、建設起來。這是一個偉大而困難的任務,概括起來講就是“前途很大、困難很多”8個字,部隊要由戰(zhàn)斗隊變?yōu)楣ぷ麝?。西南的情況復雜,大家的任務繁重,擺在面前的困難很多,有困難就要正視,對每一個困難都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采取具體辦法克服。一是要注意搞好內部團結,二是要緊緊團結依靠西南人民,三是要搞好統(tǒng)一戰(zhàn)線。

9月21日和22日,鄧小平在原國民黨中央大學廣場為西南服務團的團員們作“論忠誠老實”等動員與專題報告。他從青年與黨的關系、個人與群眾的關系,到各階層的團結等問題,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下午,并鮮明地提出一個重要觀點:“一個革命者是不是忠于黨,忠于人民,就看他是不是老實,是不是實事求是?!彼f,黨是重視青年的,青年是我們的未來。他教導青年同志要真心誠意接受黨的領導,要始終站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共同奮斗,要深入到實際斗爭中去做發(fā)動群眾的工作,這是青年的責任。老實忠誠是取得黨和人民信任的重要條件,是革命者的優(yōu)秀品格。他還語重心長地講道:老實有利無害,不老實害人害己,堅持實事求是是一個革命者應具備的品德。他要求大家做到對黨老實,對人民群眾老實,老老實實說話,老老實實辦事,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學習。他還批評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虛偽不實,針對一些青年知識分子輕視工農干部的情形,諄諄告誡知識青年參加革命一定要丟掉這個“包袱”,輕裝上陣。

鄧小平還在一次講話中專門談了革命的動機問題。他風趣地將抱著不同動機參加西南服務團的兩萬多名團員的思想分為“革命團、吃飯團、戀愛團、回鄉(xiāng)團、游山逛水團和升官發(fā)財團”6種類型。他還用生動具體的事例,對每個“分團”作了分析解剖,教育大家端正動機,改造非無產階級思想意識,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鼓勵大家,要把“六個分團”合流成一個革命團,團結起來,為解放大西南,建設新西南而努力奮斗。

鄧小平的演講,沒有事先準備的講稿,沒有華麗的詞藻,即席之談卻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縝密的邏輯、鮮明的針對性以及生動詼諧的語言,深深打動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不僅凝聚了隊伍精氣神,也為受訓的團員們確定人生的正確坐標、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南京的西南服務團成員,經過學習、集訓和整編,在10月1日新中國誕生的晨曦中,告別南京市民,踏上走向大西南的征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艱苦的行軍中,廣大黨團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大家互相鼓勵、互相照顧,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克服重重困難,緊隨作戰(zhàn)部隊前進。到1950年3月,各支隊先后勝利抵達貴州、川東、重慶、川南和云南等各個目的地,并隨即會同其他軍隊干部、地下黨、游擊隊的同志一起,投入到緊張的接管建政和征糧剿匪工作,為鞏固新生的革命政權、恢復生產、安定民心,作出了重大貢獻。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200多名西南服務團成員在征糧剿匪中壯烈犧牲。

西南服務團的許多同志,在比較集中地完成接管建政、征糧剿匪、減租退押、土地改革、民主改革斗爭及鎮(zhèn)壓反革命等任務后,又根據工作需要,踏上了與西南人民一起建設新西南的新征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們任勞任怨、埋頭苦干,為建設大西南,為祖國的富強和繁榮,默默無聞地作出自己的貢獻。大部分同志在西南地區(qū)長期安家落戶,把大西南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為大西南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獻出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畢生。他們用自己長期堅持不懈的艱苦努力,實現著西南服務團的光榮使命和宗旨,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和出色的業(yè)績,不斷為當年的西南服務團爭光添彩。

歷史證明,鄧小平提議組建西南服務團,是十分有戰(zhàn)略眼光的舉措。西南服務團的同志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他們不愧是投筆從戎的一代,是自我犧牲的一代,是無私奉獻的一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代!幾十年過去了,當回顧那段艱辛的歷程時,許多原西南服務團的老同志無愧地說:“我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祖國的解放事業(yè),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西南大地,我們年華無悔!”

幾十年后,鄧小平仍惦念著西南服務團的同志們。1988年11月2日,早已謝絕題詞留字的鄧小平,在得知西南服務團團史研究會編輯出版紀念建團40周年的回憶文集時,飽含熱情題寫了“走向大西南”5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提高新時代干部自我修養(yǎng)的啟示

鄧小平同志在西南服務團組建、集訓及進軍大西南過程中所作的幾次報告,諄諄教誨,循循善誘,有鮮明的針對性,又憑借真理的力量啟迪青年人,產生了極大的教育、鼓舞作用,成為西南服務團的同志們在“小長征”中戰(zhàn)勝困難的動力和忠貞不渝為革命奮斗到底的寶貴精神財富。細細品味,我們不難發(fā)現其中蘊含著豐富的黨建思想。對新時代、新征程中青年干部做好對黨忠誠老實、矢志為民造福、團結擔當作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高自我修養(yǎng),都具有新的時代啟示。

(一)新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繼續(xù)自覺做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

鄧小平同志教導青年同志要對黨忠誠,真心誠意接受黨的領導。要實事求是地處理好個人和黨的關系、個人和群眾的關系。老實忠誠是取得黨和人民信任的重要條件,是革命者的優(yōu)秀品格。要一輩子對黨忠誠老實,一輩子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要實事求是干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做事,這是青年的責任。他所作的“論忠誠老實”報告被全團定為“團訓”,為西南服務團干部學員確定人生的正確坐標、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上,廣大中青年干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著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①。要加強理論學習、掌握看家本領,要對黨忠誠老實、夯實政治根基,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組織觀念,襟懷坦白、表里如一。

中青年干部要自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的必修課,要牢固樹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好學風,通過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政治修養(yǎng)、理論修養(yǎng)、作風修養(yǎng)、紀律修養(yǎng),促進自身悟規(guī)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切實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從而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謀實事、創(chuàng)實業(yè)、做實人。只有出于對黨和人民事業(y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重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才能用實際行動落實服務理念和責任意識,才能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

(二)新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繼續(xù)自覺做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

鄧小平同志教導青年同志要緊緊團結依靠人民。他告誡縣團以上干部注意,要好好教育幾十萬軍隊和西南服務團,人人都要抱著為西南人民服務的態(tài)度去工作,不是去當統(tǒng)治者,不應以解放者自居,一定要與當地人民建立起血肉關系。他在后來主政西南期間就奉行“政府是人民的,也是為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以恢復和發(fā)展經濟、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首要任務,團結和依靠群眾建設新西南,并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上,廣大中青年干部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厚植為民情懷,矢志為民造福,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樹牢群眾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辦好民生實事。

中青年干部要不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要心中有群眾,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群眾的實踐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zhàn)、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yè)。事業(yè)要成功,必須從人民中找到根基、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來共同完成。要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善于與群眾同坐一條凳、同唱一首歌、同耕一塊田,緊緊依靠人民,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匯聚蘊藏在人民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yōu)槊篮矛F實。

(三)新的征程,中青年干部要繼續(xù)自覺做團結擔當作為的不懈奮斗者

鄧小平同志教導青年同志要注意搞好內部團結。干部力量本來就不夠,如果不團結,就會給工作帶來很大影響;要實事求是地看待工農干部,要尊重老解放區(qū)來的干部,要虛心拜他們?yōu)閹?老老實實地學;要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分配。干部不夠,不要伸手向上要,要從本地想辦法,依靠當地地下黨解決;要利用團結、分化、爭取、中立和孤立等方法,搞好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最后打倒敵人;思想上要準備吃苦,工作上要好好學習,認真總結經驗,增強工作能力,以勝任今后復雜而艱巨的工作。

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上,廣大中青年干部要“銳意改革創(chuàng)新,敢于善于斗爭,愿挑最重的擔子、能啃最硬的骨頭、善接燙手的山芋,在直面問題、破解難題中不斷打開工作新局面”。要團結奮斗,積極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銳意改革、攻堅克難,敢于斗爭、防范風險,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中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要深刻領會和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團結奮斗的正確方向,激發(fā)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解決團結奮斗的各種難題。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大限度集聚起萬眾一心、協(xié)力奮斗、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征程上,中青年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為,必須牢記初心使命,頑強拼搏進取,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要加強實踐鍛煉, 在實踐中砥礪意志、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要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yǎng)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增強防風險、迎挑戰(zhàn)、抗打壓能力;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適應各項工作專業(yè)化、專門化、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要求;要拓寬思路視野、更新思想觀念、提升履職能力,勤政務實、敢于負責、敢于擔當;要清正廉潔、節(jié)儉樸素、謙遜低調,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要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把時代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許黨報國、為民奉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作出貢獻。

本文內容系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高 勇(四川省檔案館研究館員、原二級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