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6日是江蘇省“愛鳥周”。今天(20日),為期兩天的“震旦杯”南京市觀鳥大賽正式落幕。本次大賽共吸引29支隊伍135名觀鳥“達人”參賽,其中不少“達人”是大學生和小學生。

上午,南京市中山植物園綠意盎然,觀鳥愛好者們背著望遠鏡、照相機,分布在園區(qū)各處。他們追逐著鳥兒的身影,用鏡頭記錄南京本土的各種鳥類。
植物園內(nèi),大擬啄木鳥是當之無愧的網(wǎng)紅。這種啄木鳥生性隱蔽羞怯,叫聲悠揚宏亮,在南京十分罕見。如今,他們已在植物園一株榆樹洞中安家筑巢,繁衍后代?,F(xiàn)場,不少參賽人員架好長槍短跑,坐等它的出現(xiàn),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次從蘇州太倉來南京參賽,就是奔著大擬啄木鳥來的,因為太少見了。這次能看到它,太開心了?!?蘇州鳥德加新隊隊員陸天奕介紹,他們組共有5名隊員,這次參賽收獲很大,不僅在老山體驗了夜間觀鳥,在中山植物園看到大擬啄木鳥,還與南京的“鳥友”深入交流,太難得了。希望通過此次比賽,幫助南京記錄本土鳥種,也為自然生態(tài)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據(jù)了解,本屆觀鳥大賽共吸引29支隊伍135名參賽人員參與,最低“鳥齡”半年,最高“鳥齡”13年,最多觀測過900多個鳥種。兩天時間里,他們奔波在紅山森林動物園、中山植物園、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紫金山、綠水灣、龍袍等觀鳥點,開展24小時鳥類集中觀測活動,統(tǒng)計了解本地鳥動態(tài)情況。

值得關(guān)注的是,29支參賽隊伍里,10支隊伍是由大學生、小學生團體組成。其中,奧思小隊、鳳鳴芳菲隊、金陵稚翼隊是三支小學生隊。他們雖然年紀很小,但是觀鳥“鳥齡”從1年到4年不等。另外,觀鳥的風也吹進了大學校園,有7支隊伍是高校大學生組成,他們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南京林業(yè)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院校。本次觀鳥大賽,新人面孔越來越多,觀鳥愛好者年齡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年輕人更加關(guān)注自然和生態(tài)保護。

奧思小隊隊長、金陵小學廣志路校區(qū)五年級學生汪惜語已經(jīng)有3年的觀鳥經(jīng)驗。她介紹,在家長的陪同下,她和四名同學前后到了六合龍袍濕地、老山、中山植物園等地觀鳥,雖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好玩。這次觀鳥看到了震旦鴉雀、青腳濱鷸等珍惜鳥種,非常高興。了解了這些鳥類,才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江蘇跨江濱海,水網(wǎng)密布,湖泊眾多,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全省天然分布有鳥類482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共有 123 種。南京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溧水石臼湖省級濕地公園等被列入江蘇省觀鳥地名錄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這些區(qū)域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珍稀物種提供了棲息場所,是觀測遷徙鳥類與留鳥的理想選擇。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孫西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