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8 日,由省攝協、市文聯主辦,市攝協承辦的全省攝影家看無錫 “新質生產力” 主題采風活動火熱開展。省攝協第十屆主席團成員、理事會理事,各市攝協主席、省攝協團體會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等近50 位攝影人齊聚無錫,深入探尋這座城市的科技創(chuàng)新脈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采風團在江蘇濟燁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實驗室內拍攝。余萍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內,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上,工藝工程師正在進行芯片制備。陸啟輝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紫薇科技的技術人員正在車間電腦前完成設計。這家企業(yè)是中國首家以太空飛船和太空旅游為主的民營科技公司。宋嶠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太空返回的紫玉米,花青素含量比正常紫玉米高8倍。宋嶠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紫薇科技廠房內正在設計制作的一顆力學星實驗衛(wèi)星。宋嶠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各種通過飛船從太空帶回的農產品,經過一代代培育,如今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宋嶠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宇壽醫(yī)療針管生產車間。丁亮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紫薇科技內的一顆衛(wèi)星模型吸引關注,這家民營高科技企業(yè),致力于打造未來太空貨運飛船。宋嶠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紫薇科技公司內的衛(wèi)星模型。宋嶠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百年民企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通過手機設置即可代替工人完成勞動。宋嶠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攝影家用鏡頭聚焦一汽解放發(fā)動機事業(yè)部無錫惠山工廠。高秋明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線,少量的工人即可控制一排排的紡織機完成生產。宋嶠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錫信捷電氣產線上的工人正在進行自動化設備的安裝測試。陸啟輝 攝

攝影家們化身 “文藝輕騎兵”,兵分多路走進無錫的前沿科創(chuàng)企業(yè)。在江蘇濟燁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科研人員為生命科學拼搏的身影被鏡頭捕捉;一汽解放發(fā)動機事業(yè)部無錫惠山工廠內,智能機械臂精密組裝發(fā)動機的高效場景令人贊嘆;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里,不斷升級的智慧型電動車預示著未來出行新趨勢。此外,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展現 “傳承 + 創(chuàng)新” 的智能化生產理念,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以光為載體推動多領域發(fā)展。在這 20 多家科創(chuàng)企業(yè)中,攝影家們憑借敏銳視角,以鏡頭為筆、光影為墨,定格下一個個火熱生產瞬間,生動講述無錫科技創(chuàng)新故事,展現科技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市文聯充分發(fā)揮文藝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擔當,以文藝賦能經濟社會發(fā)展,在科技與藝術的交匯點上書寫新時代文化使命的生動注腳。

來源:省攝協、無錫觀察、紫牛新聞

編輯: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