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
不少人認為
“智駕”已經(jīng)可以代替駕駛員了
不少駕駛?cè)艘矊Α爸邱{”產(chǎn)生了依賴
但這種依賴真的靠譜嗎?




前幾天,廣東一名男子,竟然在高速上邊開“智駕”邊睡覺,甚至超速行駛了一個多小時。
涉事司機開車時雙眼緊閉,癱倒在座椅上。面對交警,該司機承認自己開“智駕”后睡覺的事實。所幸沒有造成交通事故,司機被記6分、罰款400元。
隨著一些司機對智能駕駛功能的盲目依賴,“無人”駕駛的情況也在逐步增多。
案列一:
3月19日凌晨,在包茂高速上,張某駕車徑直追尾了前方大貨車。張某稱,他和朋友吃完宵夜后,疲勞狀態(tài)下仍強撐著駕車上了高速公路,隨后他開啟了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并打起瞌睡。行至事發(fā)路段時,自動駕駛系統(tǒng)未能及時識別并規(guī)避已經(jīng)變道過來的貨車,張某也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出反應,最終導致事故的發(fā)生,張某對此次事故負全部責任。
案例二:
3月16日,武深高速湖南郴州段。駕駛?cè)朔侥抽_啟輔助駕駛功能后分心,未及時發(fā)現(xiàn)車輛方向偏移,慌忙接管時操作不當,致車輛沖向右側(cè)山體側(cè)翻,所幸全員系安全帶未受傷。
案例三:
另外,有網(wǎng)友爆料,乘坐順風車從杭州赴上海時,發(fā)現(xiàn)司機在高速上開啟輔助駕駛后睡覺,時速達100公里。平臺回應稱,此類行為已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查實后會按規(guī)定對司機進行處罰,嚴重的將永久凍結(jié)賬號。

網(wǎng)友稱哈啰順風車車主“開輔助駕駛后睡覺”。
記者采訪隨機采訪了多位新能源車主、駕駛員,大家坦言,平時只會用“智駕”功能來輔助停車或者定速巡航。
新能源駕駛員 :“不太安全,還是要盯著?!?/p>
新能源駕駛員:“這肯定不行,安全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你為什么要開車睡覺呢?多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嘛。”

新能源駕駛員:“困了就停在路邊休息,輔助駕駛開著我都害怕,別說把智駕打開,然后睡覺。一百多碼的速度,畢竟是電腦操控,難免會出差錯,出差錯就釀成大禍了?!?/p>
隨著眾多車企將“智能化”作為賣點,加之各種各樣的“智駕”宣傳,不少駕駛?cè)苏`以為,有了智能駕駛的輔助,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但其實不然。按照我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汽車智能駕駛共有L0至L5六個級別。L0至L2為輔助駕駛,需人工全程監(jiān)管,L3至L5逐步實現(xiàn)系統(tǒng)主導,L5為完全無人駕駛。
中國汽車技術(shù)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姜國凱介紹,目前市面銷售的車輛,最高屬于組合駕駛輔助系統(tǒng),也就是L2級別,只是輔助駕駛員駕駛、降低駕駛負擔,并不能代替車主的雙手,駕駛?cè)艘廊皇擒囕v的第一責任人。

中國汽車技術(shù)研究中心 首席專家 姜國凱:“我們現(xiàn)在市面上在售的車輛其實是屬于輔助駕駛階段,消費者口中的自動駕駛其實是不準確和不嚴謹?shù)模源蠹以隈{駛車輛的過程中,雖然功能開啟了,但是我們還是始終要保持注意力,雙手是不能離開方向盤的?!?/p>
智能駕駛、輔助駕駛功能確實為駕駛?cè)藥砹艘欢ū憷?,但是過度依賴反而會增加事故風險。
第一,使用自適應巡航后,駕駛員可能會對車輛的速度控制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駕駛系統(tǒng)依賴,從而降低對路況變化的應變能力。
第二,駕駛員可能會因為駕駛系統(tǒng)的自動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勞駕駛,影響對道路、車況的觀察和判斷。
第三,如果輔助駕駛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甚至引發(fā)車輛失控。
第四,在夜間道路、交通擁堵、施工路段等復雜路況下,自適應巡航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或錯誤識別、誤判障礙物。

在彎道較多的山路上,使用自適應巡航有一定安全風險。一句話總結(jié),智能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關(guān)鍵在“輔助”,生命安全還須靠“自主”。

新能源車駕駛員:“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上才安全?!?/p>
新能源車駕駛員:“不管智能駕駛技術(shù)多高級,因為涉及程序、電腦、系統(tǒng),還是覺得沒有人可靠,沒有我自己可靠?!?/p>
新能源車駕駛員:“自動駕駛可能以后再說,到那個時候自動駕駛實驗的人越多,可能我就敢自動駕駛了。目前還不敢,還是要盯著。”

多名業(yè)內(nèi)專家提醒,智能駕駛重在“輔助”,絕非“無人駕駛”或“自動駕駛”。當“人機共駕”悄然滲透進日常出行時,各地提醒駕駛?cè)松饔弥邱{,并非對科技進步的否定,而是切切實實對每一位交通參與者的安全負責。
來源:8099999街頭巷尾
部分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南方都市報、廣東交警、風芒新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