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心中雖然沒全球整體戰(zhàn)略的詳細部署,但其政府內的一些智囊團,還是很能分得清楚“輕重緩急”。從近期表態(tài)不打算繼續(xù)調停俄烏沖突之后,一直被“極限施壓”的伊朗也作出妥協(xié),未來壓力顯而易見地將來到中國周邊。

特朗普除了要打這場關稅戰(zhàn)、貿易戰(zhàn)之外,對中國還會采取怎樣的打壓策略?而我們又該以怎樣的策略去應對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路透社報道稱,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伊美同意制定核協(xié)議框架。美國方面也很給面子地放出消息:“直接與間接談判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

從先前的劍拔弩張到如今平心靜氣地和談,伊核局勢在全球目光都被特朗普“對等關稅”吸引注意力時,已然度過了最危險的階段。

至少在半個月內,美伊之間都進入到高等級的備戰(zhàn)狀態(tài),哈梅內伊更是頻頻對外界釋放出“不怯戰(zhàn)、不畏戰(zhàn)”的信號。

如果這場戰(zhàn)爭開打,美國很大一部分吸引力將被吸引到中東地區(qū),而結局未必會像當初打伊拉克那般輕松地消滅伊朗。

只不過,看樣子戰(zhàn)爭是打不起來了,而最失望的莫過于以色列。

前幾天,特朗普政府罕見地通過一項不支持以色列襲擊伊朗重要設施的決議案,這表明了在該問題上,特朗普不再附和內塔尼亞胡的想法,這樣伊朗嗅到了機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管怎么講,戰(zhàn)爭打不起來,對于多數人來說就是一件幸事。

可對于中美關系以及全球戰(zhàn)略而言,并非全然是好事,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戰(zhàn)略重心總要有一個“外化”的點。

如今的形勢,中東地區(qū)、朝鮮半島、俄烏沖突紛紛偃旗息鼓,那么戰(zhàn)略重點就只能放在南海、臺海問題上。

中美關稅戰(zhàn)已經進入到僵持狀態(tài),雙方都在比拼耐力,但特朗普出于金融、政治等多方面因素顯然是后繼乏力的。

因此,并不排除特朗普會在地緣政治方面攪弄風云,換個角度給中國施壓。

美國國防部部長赫格賽思的東亞之行,在日本、菲律賓兩大戰(zhàn)略支撐點上都收獲頗豐,日菲紛紛表示歡迎更多的美軍軍事力量進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美軍在中東地區(qū)暫時沒有后顧之憂,那么未來三支標準的航母打擊群出現(xiàn)在鄰近海域也不足為奇,與此相應的便是加強對臺軍售,試圖制造美國“島鏈”策略仍固若金湯的假象。

這樣的壓迫在2016年就有一次,當時解放軍的軍事實力尚不成熟,便展現(xiàn)出殊死一搏的姿態(tài),而如今解放軍已今非昔比,但美軍對比當年卻沒多大進展,即便來三支打擊群又有何妨呢?

福建艦、四川艦已經安排上服役的日程,而新一代戰(zhàn)機的頻繁試飛更彰顯出中國軍工實力嫻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今年更是有抗戰(zhàn)80周年的閱兵儀式,而鑒于中俄要聯(lián)合行動,那么規(guī)模與等級都會超過之前的軍演,甚至會進一步在空中、海域進行深入的行動。

在世界充滿極大不確定性的當下,中方需要拿出更多更強的實力去抵御外部勢力的干涉,對霸權主義的戰(zhàn)略威懾,就是在給全世界喂下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