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鄭虹
郁金香陪伴已走到了第11個年頭,一路走來,有很多的艱辛和不易;但更有一個個溫暖的朋友,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我們很多的幫助和鼓勵,才能讓我們身邊有依靠、心中有力量,堅持初心一直走下去。你們的鼓勵和支持給全國郁友帶去更多的陪伴、關(guān)心以及抗擊抑郁的知識和信心。
此刻,我們想通過文字,讓全國的郁友了解到一路走來,始終陪伴左右的你。我們推出了《郁金香有你更溫暖》系列采訪文章。讓曾經(jīng)幫助陪伴郁友成長的你們走到臺前。
康復(fù)路上,有你們的陪伴更溫暖!
本期人物:花花

與郁金香陪伴的故事
2019年春天,上海外灘的璀璨霓虹倒映在黃浦江的微波上,卻照不進花花租住的十平米閣樓。這個來自安徽的年輕女子蜷縮在潮濕的床角,手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滑動,搜索著"抑郁癥"。當"陽光論壇"的頁面跳出時,她那麻木已久的瞳孔微微顫動——版主長風(fēng)的一篇帖子,猶如一束光芒刺破了籠罩她心靈的厚重陰霾。在這篇帖子中,她初次接觸到"郁金香陪伴",隨即關(guān)注了他們的公眾號,無意間為自己的人生軌跡埋下了轉(zhuǎn)折的種子。
四年前與家庭的決裂如同一道未能愈合的傷口,時刻提醒著她內(nèi)心的傷痛。在上海的歲月里,心理咨詢室的米色沙發(fā)與宛平南路600號的鐵門在她的生活中交替出現(xiàn),藥盒在包里發(fā)出的叮當聲成為日常的背景音,但那深不見底的心靈黑洞依然在無情地吞噬著每一縷可能的光明。盡管花花從未放棄持續(xù)治療,但內(nèi)心的掙扎與痛苦如影隨形,帶藥復(fù)發(fā)的痛苦讓她如同溺水之人,絕望地抓住每一根可能支撐生命的稻草。
通過郁金香陪伴的公眾號,花花找到了上海郁金香陪伴。當時的她狀態(tài)極度惡化,甚至沒有絲毫動力去線下與其他郁友見面。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她開始尋找高樓的位置,踩點勘察,思考如何結(jié)束這段痛苦的旅程。
在公眾號的文章中,花花被涵香老師的一篇文章深深吸引。文章描繪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郁友們圍坐在濰坊一張木質(zhì)餐桌前的溫馨場景,蒸騰的熱氣模糊了每個人帶淚的笑臉??吹皆S多郁友在涵香老師家中吃飯、休息、療愈的畫面,對花花而言,那里仿佛成為了她夢寐以求的理想之家---一個可以完全放松自己,被真正允許存在、被無條件接納的避風(fēng)港。

2019年6月,懷著忐忑而期待的心情,花花踏上了前往濰坊的旅程,來到了涵香老師的家。第一天清晨,她跟隨涵香老師晨跑,在朝陽的柔和光線中,花花第一次注意到鳶尾花瓣上的精細脈絡(luò)竟與人類掌紋如此相似---這個小小的發(fā)現(xiàn),象征著她開始重新連接世界的美好細節(jié)。
在濰坊的二十多天里,花花追隨涵香老師跑步、舞動,嘗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參與小型沙龍活動。在涵香老師家中,她意外遇到了來訪的郁金香陪伴創(chuàng)始人愛咪老師和總部的小白老師。傾聽彼此的故事,感受大家的能量,花花感到自己正一點一點地積蓄力量,仿佛干涸的土地終于迎來了滋養(yǎng)的雨露。
一個轉(zhuǎn)折性的時刻發(fā)生在涵香老師撥通了花花四年未聯(lián)系的父母電話的那一刻。當老師將手機遞來,聽筒里傳來那熟悉卻久違的鄉(xiāng)音時,四年來的委屈如同濰坊的夜雨傾瀉而出,花花的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壓抑許久的情緒在這一刻徹底釋放,她在電話中哭泣良久,這或許標志著她療愈自己、改變自己旅程的真正開始。
2020年1月,"無郁中國行"活動來到了上海。當時在昆山工作的花花坐上最漫長的11號地鐵從江蘇昆山到了上海,再次見到了愛咪老師和小白老師,再次聆聽他們分享各自的故事,再次體驗?zāi)欠N被理解、被接納的深切欣慰。在這次活動中,花花邂逅了來自杭州的志愿者天源。了解到 一次次的杭州之行,讓花花漸漸愛上了這座城市---因為總部設(shè)在這里,活動豐富多彩,朋友眾多。通過一次次的飯團活動,她積累能量,找到同伴支持,體驗著與志同道合者共處的喜悅。2021年6月,花花做出了一個改變?nèi)松臎Q定:將家搬到杭州,正式開啟她的杭州郁金香之旅。 從求助者到志愿者到小助理到花花老師 從一名初來乍到的郁友,到只要有時間就積極參與杭州郁金香各項公益活動的熱心人,花花用她真摯的笑容感染著每一位郁友。她跟隨杭州郁金香陪伴長閎老師,全力推進落實各種公益活動---制定方案、準備活動、拍攝照片、整理總結(jié),逐漸成為一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她的出色表現(xiàn)贏得了杭州郁友們的喜愛和肯定。 在空余時間,花花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心理學(xué)知識,研究婚姻家庭方面的專業(yè)內(nèi)容。日復(fù)一日的積累,當幾年后回首時,她已然脫胎換骨,不再是當年那個迷失在痛苦中的少女。她在實踐中療愈自己,在生活中磨練自己,在與一個個郁友的交往中看見曾經(jīng)的自己,明白陪伴他人的同時也是在陪伴自己慢慢走出困境。 青少年營里孩子們喜歡的花花老師 熱愛美食DIY的花花因其特長被總部發(fā)掘,開始擔任青少年營的助教老師。她帶領(lǐng)孩子們制作美食,用真誠的笑容和行動贏得了"花花老師"的美譽。 那些在家長眼中的"困難孩子",在花花老師面前卻變成了愿意敞開心扉、吐露心聲的天真少年。被看見、被尊重、被理解的體驗,讓這些孩子逐漸打開了封閉已久的心門。 花花老師的溝通技巧堪稱教科書級別。有一次,一位小男生在晚上十點給花花老師發(fā)微信,找理由借錢。面對孩子的請求,花花老師首先肯定了孩子的信任行為:"謝謝你信任老師,在你困難的時候能想到我,我很開心"。隨后,她真誠地解釋了自己的立場:"但是,老師來營地也是跟總部有過簽約協(xié)議的,不允許老師跟學(xué)生有金錢往來,如果違規(guī)的話,老師可能會被要求離開營地。老師很珍惜跟你們在一起的日子,所以老師需要尊重總部的規(guī)定。"最后,她表達了陪伴的意愿:"如果你覺得很不快樂,老師愿意陪伴你,可以為你做點其他事情哈。" 這種能量滿滿又溫和堅定的態(tài)度,讓花花老師穩(wěn)穩(wěn)地接住了孩子們的想法和情緒。她既有愛心又有智慧,這讓孩子們越來越信服這位外表柔和內(nèi)心堅強的花花老師。多年來對心理學(xué)的不斷學(xué)習(xí),使花花在實際工作中展現(xiàn)出卓越的狀態(tài)和能量。 關(guān)于陪伴的意義 2025年春節(jié),花花選擇留在杭州過年,而不是回到父母身邊一起跨年。這個決定背后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領(lǐng)悟:與父母和解,并不一定意味著物理上的相伴。我們可以尊重彼此的想法和意見,同時保留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無論相聚或別離,如果我們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心靈會更加舒適和松弛。龍年除夕夜,杭州郁金香陪伴長閎老師召集了留在杭州的外地郁友們一起跨年。在她溫馨的小屋里,小伙伴們歡聚一堂,包水餃、做雪花酥,喝茶聊天,暢想未來。恰逢除夕之夜是星期二,也是小白老師的直播日,大家連線小白老師,向全國郁友傳遞杭州郁金香的新年祝福。 "郁金香陪伴"---這個名字背后的意義在此刻顯得格外清晰。有時候,無需太多理論,能夠接地氣地陪伴在一起,喝茶聊天、吃飯跨年,我們就能獲得巨大的能量和勇氣。這些看似微小的日?;樱稽c點地影響著我們的潛意識,一點點地積蓄我們面對世界的勇氣,也一點點地讓我們更有力量,在這陌生的城市里從容應(yīng)對生活的點點滴滴。 花花的故事,正是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被助到助人的真實寫照。她的旅程告訴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只要有人伸出手,有人愿意陪伴,我們都能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而當我們強大起來,也能成為照亮他人道路的明燈。這或許就是"郁金香陪伴"最深刻的意義---從受助者到成為施助者,完成生命的循環(huán)與傳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