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我們衢州見”活動嘉賓在參觀“杜立特行動”大救援遺址。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華社杭州4月20日電 題:跨越大洋的守望:中美人士共緬杜立特行動83周年
新華社記者段菁菁、紀航
一場細雨過后,一群跨越大洋而來的美國人在利蘭·法克特墓碑前靜默緬懷,獻上鮮花。
他們近日來到中國浙江省衢州市,紀念杜立特行動83周年。
日本偷襲珍珠港后,1942年4月,美國空軍16架B-25轟炸機奔襲日本,返航途中由于油料不足等問題,杜立特中校等飛行員在中國上空棄機跳傘,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被深山中的中國村民救起。
但21歲的法克特未能幸免,他在跳傘后不幸犧牲,長眠于中國東部的大山中。
這場隆重的紀念活動,不僅是為了緬懷這位二戰(zhàn)英雄,更為了銘記這段“血與火鑄造”的中美友誼。
這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二戰(zhàn)史上的救援奇跡。據(jù)統(tǒng)計,降落在中國的75名杜立特隊員中,3人犧牲,8人被日軍俘虜,64人被中國軍民援救。
90歲的廖明發(fā)是那段歷史為數(shù)不多的見證人,他的父親廖詩原曾在83年前救下被降落傘懸掛在懸崖的3號機領航員查爾斯·奧祖克。
廖明發(fā)還記得,父親當年帶著兄弟,用一把躺椅把渾身帶傷的奧祖克抬回家中,“父親上山挖草藥敷在他的傷口上,母親拿出了家里僅有的雞蛋為他下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
一碗雞蛋面的故事讓來訪的美國嘉賓動容。“從歷史上看,這樣的例子絕無僅有:一個國家的人民,始終如一地冒著巨大風險,去幫助那些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幫助他們抵御另一群外國侵略者的殘暴行徑。”說話間,美中航空遺產(chǎn)基金會主席杰弗里·格林幾度哽咽。

4月18日,美中航空遺產(chǎn)基金會主席格林(左)與衢州高級中學代表在“飛虎隊友誼學?!笔谂苾x式上握手。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和杰弗里·格林一同來參加活動的,還有美國“大黃蜂號”航母博物館、杜立特行動子女協(xié)會的代表約20名美國嘉賓,以及30多位中外歷史學者專家。
“我們懷著共同的敬意,紀念在人類歷史上最艱難時期之一所鑄就的永恒的人類情誼?!泵绹按簏S蜂號”航母博物館代表喬治·雷特拉斯說。
喬治·雷特拉斯帶來一卷珍貴的原始膠片,里面記錄著1942年杜立特空襲隊在“大黃蜂號”上訓練演習的畫面。他將膠片贈予衢州市杜立特行動歷史研究會。作為回贈,該研究會向“大黃蜂號”航母博物館捐贈了一片參與杜立特行動的B-25轟炸機殘骸。
“這塊飛機殘骸將放在我們的博物館艦上,成為杜立特突襲者展覽的核心展品?!眴讨巍だ滋乩拐f,這不僅僅是一件遺物,更是二戰(zhàn)期間中美兩國共同犧牲的象征?!跋M芗蠲恳晃蛔哌M我們博物館的參觀者,銘記杜立特突襲者的英勇無畏,以及幫助他們脫險的中國盟友的英勇與仁慈?!?/p>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在衢州,有一群民間學者,20多年來,他們潛心史料鉆研,跋涉山川尋證,力圖還原杜立特行動機組人員在中國降落、獲救的歷史,幫助杜立特突襲者子女來中國尋訪父輩足跡。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杜立特行動子女協(xié)會代表多次來到衢州“尋親”?!斑@段血與火淬煉出的情誼,早已跨越山海,深深烙印在兩國人民心中?!贬橹菔卸帕⑻匦袆託v史研究會會長韓強說。
在大洋彼岸,同樣有一群和平的守望者。成立于1998年的美中航空遺產(chǎn)基金會,長期致力于在中美兩國傳播飛虎隊故事,紀念兩國人民在二戰(zhàn)期間的友好合作,并以此增進理解和友誼。
2022年,美中航空遺產(chǎn)基金會啟動“飛虎隊友誼學校暨青少年領袖計劃”項目,以倡導年輕一代傳承中美合作的歷史遺產(chǎn),并肩應對新挑戰(zhàn)。此次紀念活動中,衢州高級中學正式成為該項目的新成員。
“人們都渴望和平。傳承和發(fā)揚‘杜立特突襲’的最好方式就是敞開心扉、相互交流。”美中航空遺產(chǎn)基金會副主席、美國飛虎隊第14航空隊P-40戰(zhàn)斗機飛行員之子小克利福德·雷·朗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