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鬧劇仍在上演?!度A爾街日報》剛曝出猛料,特朗普政府計劃利用與70多個國家的關稅談判,脅迫這些國家對中國實施“經濟孤立”——想讓我美國減關稅?行?。∠冉o我切斷中國供應鏈,封殺中企建廠,再把中國貨踢出你家市場!瞧瞧這算盤珠子打的。

在這場關稅戰(zhàn)中,特朗普的心思昭然若揭,就是逼迫各國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其目的還是想通過強征關稅,拼湊一個反華關稅聯盟,逼中國就范。

可現實會如特朗普所愿嗎?

中國從一開始就看穿了美國的陰謀,第一時間強硬地全面反擊!不管美國出什么招,中國都奉陪到底,而且目標明確:堅決打贏這場仗。事實證明,中國越強硬,世界各國就越不會輕易向美國低頭,還會紛紛趁機和特朗普討價還價,擺出一副向中國靠攏的架勢來反向施壓美國。

特朗普政府眼下正優(yōu)先和越南、印度、韓國、日本等幾個亞洲國家“談判”,想著這些國家能一起針對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拿越南來說,特朗普政府一心想把它打造成“反華關稅同盟”的樣板。但中方領導人應邀訪問越南后,局勢瞬間明朗。中越一口氣簽訂45項協(xié)議,經濟、科技、人文領域全面開花。科技上,中國助力越南發(fā)展人工智能,從軟件到硬件全方位支持;經濟上,雙方加強貿易,推進產業(yè)合作,中國還計劃投資中越鐵路項目。在南海問題上,越南也表態(tài)愿和中國妥善解決爭端,推進南海共同行為準則。曾經在南海問題上能給中國“找點麻煩”的越南,如今選擇站隊中國,美國在南海政策的支點瞬間少了一個。

越南其實也想討好美國,可美國非要越南也跟著對華加征關稅。但越南敢嗎?它要是真跟在美國后面瞎起哄,中國必然會毫不留情地出手反制,讓它吃不了兜著走。自2004年起,中國就是越南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連續(xù)四年突破2000億美元,而且中國還是越南最大的生產資料供應國,越南連電力都依賴中國出口。一旦越南與中國脫鉤,越南經濟立馬就得陷入癱瘓。

對美國服軟容易,可要得罪中國,哪個國家不得掂量掂量后果。而且中美經此一戰(zhàn),各國都看在眼里,美國的世界霸權在衰落,而中國實力強勁且絕不退讓。特朗普再逼越南這些國家站隊,它們權衡自身經濟利益后,也只能選擇中國。

不光越南,柬埔寨也做出了明智選擇。馬來西亞作為東盟代表,最大貿易國就是中國,在中南半島的泛亞鐵路項目中,馬來西亞看到了巨大商機,對高鐵建設熱情高漲。中國領導人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把周邊國家關系鞏固好后,東盟的態(tài)度也基本傾向中國這邊了。

特朗普政府這出“強迫各國孤立中國”的鬧劇,注定是一場失敗的表演。即便美國所謂的“盟友”們,也并非言聽計從。

4月16日,日本計劃讓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先去華盛頓“摸摸底”,結果特朗普突然宣布要親自參與談判,還硬生生把談判地點從財政部搬到了白宮。這一操作,充分暴露了特朗普急于在短期內達成協(xié)議的迫切心態(tài)。

想當年,美國就是用《廣場協(xié)議》逼日本下跪。這次,美國又想故技重施,把日本當作突破口,畢竟在他們眼里,日本向來比較“聽話”,達成協(xié)議的難度也會小一些。

然而,現實卻給了特朗普一記響亮的耳光。美日第一輪談判下來,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特朗普親自出面接待,也沒能改變局面。

第一輪談完,日本非但沒拿到半毛錢關稅豁免,反倒被美國逼著“加錢”——要求增加防衛(wèi)開支!就這還想拉日本上“反華戰(zhàn)車”?特朗普的胃口太大,日本也不傻。美國要日本在政治上反華,他還能裝模作樣應付幾下;但要他們在經濟上跟中國對著干,那簡直是要他們割肉放血、自斷命脈!美國自己都搞不定的事,卻想讓小弟沖在前面,簡直是異想天開。

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汽車零件、半導體材料全指著中國供應鏈活命。更絕的是,中國手握稀土王牌,日本高科技產業(yè)要是敢跟風美國搞脫鉤,信不信分分鐘讓它的生產線比平成年代的工資漲得還慢?

特朗普以為日本還是那個“打不還手”的提款機,殊不知日本早深諳表面點頭哈腰,背地里“陽奉陰違”的祖?zhèn)魇炙嚒W焐虾爸懊廊胀恕?,身體卻很誠實地對華增加投資。畢竟,久病床前無孝子,何況美國這“親爹”光會舉著賬單喊“打錢”!

美國要求各國加入關稅反華陣營,可各國基于現實利益考慮,都不會輕易當這個炮灰。跟中國敵對,不僅是不劃算的買賣,弄不好還會經濟崩潰,這種賠本的事,各國自然不愿意干。特朗普逼他們站隊,反倒迫使他們向中國靠攏,讓自己淪為“孤家寡人”。

在其他方面,特朗普政府近期也是小動作不斷。比如對中國船只征收"過路費",宣稱所有由中國建造并歸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國港口,都將依照其所載貨物的數量被征收費用。此外,特朗普還突然改口要"降低關稅",信誓旦旦稱與中國的協(xié)議可能會在未來3到4周之內達成。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演”,都不過是其黔驢技窮后使出的訛詐伎倆,還是想通過胡蘿卜加大棒向中國施壓,迫使中方主動給他打電話。

最終,特朗普先繃不住了,對著記者倒打一耙,說中國對美國農民“很殘酷”。在美國,農民群體一直以來都是特朗普陣營的“鐵票倉”。可當初是誰揮舞關稅大棒,讓美國農民遭受重大損失的?現在倒好,眼看中國反制拳拳到肉,特朗普這才急吼吼地甩鍋。

關稅戰(zhàn)打到今天,特朗普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在外,特朗普威脅70國圍堵中國,結果連最聽話的越南、日本都談不攏;在內,美國各界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對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開始紛紛炮轟特朗普。就連特朗普內部,那些曾經支持他上位的科技金融大佬,比如馬斯克等人,也對他的政策表達了不滿。

近日有媒體爆料,馬斯克參與對華作戰(zhàn)簡報會的事件,是被特朗普親自叫停的。有人說,特朗普是害怕馬斯克對中國泄密,但這也同時保證了馬斯克來華的合法性。難道特朗普想派馬斯克來華探路了?

然而,中國早就把話撂下了,施壓、威脅和訛詐,從來都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只要特朗普不徹底解決錯誤關稅政策的問題,中國就絕不會給他臺階下。要談可以,在關稅政策上作出實質性的改變,要打,中國也絕對奉陪到底!這就是中國的態(tài)度。美國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再拖下去,中國恐怕連投降的機會都不會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