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過后,福建武夷山春茶進入開采季。遵循傳統的制作技藝,豐富多彩的茶旅文化活動,不僅提振了當地經濟,也促進了消費。

“喊山祭茶”是武夷山茶事活動中古老的一種風俗,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每年谷雨春茶開采,當地茶農都會舉辦盛大的開山活動,寓意風調雨順、茶葉豐收,也吸引國內外的游客紛至沓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游客 傅斌鴻:武夷山的茶跟武夷山的旅游融合得特別棒,在這里有個很好的特色就是可以去做非遺的茶葉體驗。

在景區(qū)的大紅袍文化街區(qū),游客不僅可以體驗茶葉的非遺制作技藝,還能感受拓印、漆扇等與茶元素相關的互動體驗,武夷山御茶園是元、明兩代官府督制貢茶的地方,1980年武夷山御茶園重整修繕,征集了歷代有代表性的珍貴名樅216種,當地通過科研攻關、產學研合作,收集保存了國內、海外的茶樹種質資源3290份,成為國內大型生態(tài)茶樹種質資源庫之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譽會長 何一心:類似這種的種質資源,應該來說都是稀有資源,這些資源也就是農業(yè)中的“芯片”?,F在我們采摘出來跟其他品種去相比,去檢測,每年都要不斷地篩選、演化。

400多年前,武夷山的茶葉通過“萬里茶道”和海上絲路到達歐洲,成為中國交給世界的名片。當地把茶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購中,不僅筑牢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也讓武夷巖茶通過國際班列、航班以茶為媒,聯通世界。目前,武夷山累計建成綠色生態(tài)茶園14.8萬畝,茶業(yè)全產業(yè)鏈產值達150億元。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