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消息,臺島近期再次掀起"退伍潮",服役剛滿20年的中校軍官們正通過社交軟件秘密串聯(lián),集體提交退伍申請;剛滿10年資歷的年輕連長們也開始效仿。

在賴清德的高壓政策下,這些臺軍異常清醒,并表示不愿和解放軍兵戎相見。對比之下,是賴清德最后的瘋狂,以及美日加緊在中國周邊部署軍力的口號。

近日,為警告“臺獨”分子,解放軍在過去兩天內出動了10架次先進戰(zhàn)機、7艘次主戰(zhàn)艦艇,以實戰(zhàn)化姿態(tài)展開常態(tài)化巡航。

據臺灣防務部門報道稱,在距離廈門僅9.8公里的金門空域,兩岸軍機還上演了驚心動魄的空中對峙。

面對臺灣空軍飛行員,解放軍飛行員通過無線電發(fā)出擲地有聲的警告:"你已進入我火力覆蓋范圍,立即轉向撤離,否則承擔一切后果!"

面對解放軍的專業(yè)示警,臺方飛行員顯然底氣不足,僅以"例行訓練"作為回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笑的是,事后臺灣某些媒體竟強行挽尊,將臺軍的行為包裝成"專業(yè)克制",更有甚者自詡"成功捍衛(wèi)主權"。

但自欺欺人是徒勞,在大陸面前,“臺獨”的一切行為都是毫無底氣,無法立場的。在距離大陸最近的金門防區(qū),臺軍竟仍在使用上世紀80年代研發(fā)的IDF戰(zhàn)機駐防。這款號稱"自主研制"實則依賴美國技術輸出的輕型三代機,在解放軍殲-10C、殲-16等四代半戰(zhàn)機面前形同"空中標靶"。而臺軍引以為傲的美制F-16機隊,則被雪藏在臺灣本島機場,這種"舍車保帥"的部署策略,暴露了"金馬防線"名存實亡的真相。

反觀福建方向,解放軍已構建起立體攻防體系:沿海機場部署的殲-20五代機形成戰(zhàn)略威懾,空中預警體系實現(xiàn)24小時無縫監(jiān)控,火箭軍部隊的東風系列導彈隨時待命。

這種"陸海空天電網"六維一體的作戰(zhàn)能力,使金門海域的所謂"海峽中線"早已成為歷史名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看看美日近日的行動,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更新了一則消息,稱數架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從得克薩斯州戴斯基地直飛日本三澤基地。

美日防長3月底會談時說過,要強化在西南諸島的軍事存在,還要在日后的聯(lián)合軍演中,模擬使用戰(zhàn)斗機發(fā)射反艦導彈攔截解放軍登陸艦隊!

面對美日軍事聯(lián)動,中國國防部發(fā)言人張曉剛的回應擲地有聲:"任何打臺灣牌的行為都是玩火自焚"。

話音未落,4艘中國軍艦組成的編隊已悄然穿越奄美大島海域進入西太平洋。這支由052D導彈驅逐艦領銜、配備電子偵察艦的艦隊,恰逢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在該海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應在臺海周邊保持存在的"尼米茲"號航母,近日被發(fā)現(xiàn)持續(xù)向遠離臺島方向移動。

美國《防務新聞》稱,這說明五角大樓對潛在軍事誤判的忌憚,也暴露出美軍在西太地區(qū)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海軍的常態(tài)化遠洋行動,正悄然改變著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815A型電子偵察艦的隨行,意味著艦隊具備實時監(jiān)控航母編隊電磁信號的能力。

而美軍航母主動保持距離,已經印證了解放軍"區(qū)域拒止/反介入"戰(zhàn)略的有效性。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臺軍會集體崩潰,不顧一切的要退役,尤其是這些有機會和解放軍空中對峙的臺軍,是深刻的體會到解放軍如今恐怖的實力,在大勢所趨面前,沒人愿意會為了“臺獨”而去送死。

其實最讓臺軍壓力倍增的,除了解放軍的實力,還有臺當局的不自量力,某驅逐艦軍官透露,現(xiàn)在每月出海執(zhí)勤時間比三年前增加40%,但配套保障并未跟上。更讓基層官兵寒心的是,部分高級將領為保仕途,刻意隱瞞部隊真實狀況,通過加重基層負擔來應付上級檢查。

賴清德上臺之后,動不動就喊“備戰(zhàn)”,還要求臺軍日夜操練,24小時待命,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方式讓基層士兵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臺當局把錢都拿去討好美國了,給臺軍發(fā)的工資卻越來越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服役規(guī)定,2004屆畢業(yè)的"93年班"軍官已達到退伍年限,但今年申請退役的人數遠超預期。2005屆軍官群體已開始醞釀明年退伍計劃。某人事部門負責人透露,社交軟件上已出現(xiàn)多個軍官交流群組,成員們相互鼓勵"堅持到年限就退",甚至討論退伍后的就業(yè)規(guī)劃。

在年輕軍官群體中,本該是部隊骨干的連長們也開始動搖。某機械化旅爆出5名連長集體申請退伍,迫使部隊高層緊急開展"留人行動"。

還有一些有晉升空間的精英人士也選擇提前退役并計劃移居海外。知情人士透露,該將領私下表示"看清了軍隊本質",認為現(xiàn)有體制下難有作為。

面對人才流失危機,臺軍高層祭出"三管齊下"策略:提高戰(zhàn)斗部隊薪資待遇,優(yōu)化留營獎勵政策,開放"退伍返聘"通道。根據2025年度防務預算,戰(zhàn)斗部隊月薪將上調12%,并新增危險勤務津貼。但現(xiàn)實數據顯示,這些措施收效甚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島內某些勢力仍在編織"倚美抗中"的幻夢,但美國對臺軍售本質上是門生意,五角大樓最新報告顯示,臺軍現(xiàn)役裝備中68%面臨零部件短缺,34%的主戰(zhàn)裝備超期服役。賴清德送去了錢,全都養(yǎng)肥了美軍工企業(yè),卻留給臺灣民眾一地雞毛。

他的下場,注定是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