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上總統(tǒng)還不滿一百天,卻已經成了眾矢之的。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美國四名在世前總統(tǒng)里的三人,拜登、奧巴馬、克林頓先后發(fā)聲,將矛頭對準了特朗普政府。

最先發(fā)難的是奧巴馬,他本月初在紐約州發(fā)表演講,呼吁美國民眾團結起來對特朗普說“不”,隨后是拜登,批評特朗普的政策在三個月時間內對美國公共政策造成了“巨大破壞”;緊接著是克林頓,隱晦地要求特朗普“承認錯誤”,避免國家進一步分裂。

【三名前總統(tǒng)密集批評特朗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名前總統(tǒng)密集批評特朗普】

盡管他們三人都沒有直接點名特朗普,但指向十分明確。

唯一的例外是小布什,畢竟他是共和黨前總統(tǒng),實在不方便公開發(fā)聲。可作為標準的建制派政客,小布什從不掩飾自己對特朗普的反感,無形中也參與了批評。比如小布什的前顧問就已經公開表示,美國人“厭倦”了特朗普。

這一現象讓美國觀察人士十分意外,傳統(tǒng)上,前總統(tǒng)很少對現任總統(tǒng)提出批評,也許雙方分屬于不同的政黨,政見上存在嚴重分歧,可同為建制派,彼此之間都要留些體面。再說了,前任終歸是前任,不能過分干擾現任總統(tǒng)施政,要留給后來者施展的空間。

然而當特朗普這種個性鮮明的非建制總統(tǒng)上臺之后,過往的政治默契蕩然無存,只剩下最極端的輿論攻防。

像如今這樣,在世的三名前總統(tǒng)密集發(fā)聲,尖銳批評現任總統(tǒng),只能用史無前例去形容。時機挑選得恰到好處,特朗普執(zhí)政將滿100天,正是評估政績的要緊環(huán)節(jié),此時在輿論上制造壓力,更能讓特朗普難受。

【美國觀察人士認為,這種現象“史無前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觀察人士認為,這種現象“史無前例”】

雖說他的基本盤不太可能動搖,只是美國黨爭,從來都是沖著爭取中間選民去的。就好比美國大選,看的不是藍州和紅州的選舉人票,而是那七個搖擺州的歸屬。

在關稅戰(zhàn)爆發(fā)后,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經跌到一半以下,這意味著他正在失去中間選民的支持。這部分群體去年投票給特朗普,都是指望著他上臺后,通過積極的經濟政策,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我們之前就說過,不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經濟政策有多么高明,只是拜登政府表現得更糟糕而已。

面對選民的關切,特朗普嘴上倒是說得好聽,結果關稅政策一出,全美國都得跟著折騰,甚至還要為關稅戰(zhàn)買單,一時間人心惶惶,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充滿擔憂。

【一般前任總統(tǒng)都會給現任留些體面,特朗普打破了這個規(guī)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般前任總統(tǒng)都會給現任留些體面,特朗普打破了這個規(guī)矩】

本來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上的支持率一直較高,對等關稅一出,直接跌到生涯新低,而且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這種時候,民主黨要再不做些什么,實在對不起老牌政黨的名頭。

民主黨已經意識到,特朗普這些政策,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制造更多的爭議,讓美國陷入更艱難的處境。要想在中期選舉實現反攻,掃清去年慘敗給特朗普的陰霾,是時候發(fā)起總動員,在國會步步緊逼的同時,安排那些當過總統(tǒng)的民主黨人出面,在輿論戰(zhàn)線策應。

面對民主黨的攻勢,特朗普那邊有何對策?到目前為止,白宮依舊保持沉默,前總統(tǒng)密集對現任發(fā)起批評,這種在美國歷史都很少見的政治現象,實在不是發(fā)言人能夠應付的問題,留給特朗普本人回答似乎才是理想的選擇。

特朗普現在估計沒太多心思和自己的前任打嘴仗,這段時間,美國關稅政策頻頻收縮,特朗普本人還在和美聯(lián)儲較勁,向鮑威爾施壓降息,后者依舊不為所動。

【不少共和黨人也對關稅政策持保留意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少共和黨人也對關稅政策持保留意見】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面臨空前的內部壓力。共和黨雖然尊特朗普為總統(tǒng),對他的諸多政策卻不是全盤接受。特別是在關稅政策上,不少議員都巴不得最高法院趕緊介入,叫停關稅戰(zhàn)。因為這已經傷害到了他們的利益。

本來征稅權是在眾議院手里的,誰知道特朗普利用國家緊急狀態(tài),繞開國會制定關稅政策,連共和黨都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

若是取得了好的結果也就罷了,問題在于中美關稅戰(zhàn)爆發(fā),中國反制得很準確,專門盯著共和黨的基本盤打。

更不要說,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的震蕩,各方是有目共睹,共和黨也不例外。越來越多人擔心,關稅政策要是對美國經濟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將連帶沖擊自己的選區(qū),這樣一來,他們也別指望在明年中期選舉里連任了。

【特朗普儼然成為眾矢之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儼然成為眾矢之的】

更有甚者毫不避諱地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分裂共和黨。礙于特朗普的影響力,他們不敢公開唱反調,只能寄希望于特朗普在多方壓力下知難而退,趕緊結束關稅戰(zhàn),這樣大家都有臺階下。

民主黨這邊已經發(fā)起全面攻勢,共和黨內部或許也在蠢蠢欲動??梢灶A見的是,關稅戰(zhàn)持續(xù)得越久,民主共和兩黨內部建制派合流的動力越強。

上臺還不滿一百天,特朗普儼然成為美國兩黨建制派和中間選民的眾矢之的,這是他激進政策必然導致的結果。綜合各方跡象來看,中美這場關稅戰(zhàn)的結局,或許已經早早失去懸念,特朗普從內到外,都注定討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