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跳蚤,輕輕松松地一蹦三尺高。
有一天,跳蚤被人抓住,關進了一個低矮的玻璃罩里。
跳蚤每一次跳動,都觸及玻璃罩的頂部,渾身疼痛。于是它不得不降低跳躍的高度,避免觸及頂部。
過了一段時間,人們把玻璃罩拿開,但是跳蚤也不會跳躍很高。
原來,跳蚤的生命中,有了一個無形的玻璃罩,高度早已確定。
這就是“跳蚤定律”。
在父子關系中,孩子就是跳蚤,父親是玻璃罩的制造者。
父親是家庭的頂梁柱,其本身的高度,和孩子的人生高度,有深度的交集。
由此可見,孩子長大后有沒有出息,跟父親的狀況關系很大。

01
一籌莫展的父親,養(yǎng)不出生活陽光的孩子。
在《紅樓夢》中,賈政是一家人的領路人。
他被大家寄予厚望,但是他的官職,也看不到太大的變化;他看到家庭慢慢沒落,自己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是痛心;對于父子關系,他也處理不好。
總是處于一籌莫展的家政,走到哪里,都被人嫌棄。
第二十二回中,一家人聚餐。他一到場,大家就沒有了歡聲笑語,一直喜歡說笑的湘云,都不說了。
賈母怕大家太掃興,索性讓家政提前離席。
賈政偏是不離開,還要猜燈謎。他看到謎面:“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馬上想到“丟官職,離開朝廷”等,臉色非常難看。
看過燈謎,這一夜,賈政都難受,睡不下。
總是看不到希望,一直擔憂,一直朝著壞處想。賈政低落的心情,很快就傳遞到了兒女的身上。
以至于兒子賈寶玉的狀況,也糟糕:“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的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p>
《滿歌行》中說:“智者不愁,多為少憂。”
什么都發(fā)愁,其實是一個人計劃不到,無法把握命運,無法正確引導一個家庭。
父親看不到希望,憂郁的樣子,一開始是傷害了自己,后來大家都被感染了。眼前的顏色總是灰色,看什么都霧蒙蒙。春天來了,也看不到。
孩子長期生活在灰蒙蒙的地方,抬頭也看不得很高,這做什么都覺得不順,久而久之,人生就不順了。還沒開始,就意味著失敗。
若要孩子有出息,就讓其生活在陽光之下,有一個希望滿滿的家。

02
脾氣暴躁的父親,養(yǎng)不出從容進退的孩子。
賈政的暴躁,是出了名的。
在寶玉年幼的時候,他安排了一次抓周。這本來就是一個游戲,但是賈政當真了。
看到寶玉對胭脂之類的東西,愛不釋手。賈政立馬就怒了:“將來是酒色之徒耳。”
在二十三回,賈政看著寶玉,覺得長相不錯。但是隔一會,就生氣了,罵道:“還不出去。”
三十三回,寶玉被家政打了,誰都勸不住。
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親都是如此。但是操之過急,這就令人難受了。
可以說,賈政的狀況,有一點“陰晴不定”,孩子 是難以摸清楚的。
父子之間,孩子處于“被動”。畢竟孩子在成長,很多方面都要聽父親的,地位不太對等。
父親一旦暴躁起來,這孩子要么挨打,要么挨罵,要么被冷落。
一個孩子,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就被劈頭蓋臉地罵。這還有進退的秩序嗎?
孩子長期不能從容地做一件事,進退都沒有章法,這長大之后,人生難免一團糟,做什么都處于害怕被責罰的樣子。
軍事家拿破侖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br/>
一個好父親,應該做情緒的主人,還要承接孩子的情緒。在一定時候,父親就是“出氣筒”,用寬大的胸懷,包容大家。
把情緒從家里清除了,家人才可以好好說話,孩子就有了話語權,也慢慢有了人生的主動權。就是孩子錯了,父親也是耐心引導,主動權還是在孩子手里。

03
討好外人的父親,養(yǎng)不出依靠自己的孩子。
賈政對賈雨村,非??吞?。
賈雨村從窮苦人開始,考上進士,做官。這恰好是賈政想要做到,卻沒有做到的。
另一方面,賈政把科考的希望,放在了寶玉的身上,但是寶玉卻似乎不爭氣。
賈政對寶玉說了這樣一段話:“你如果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羞死了,依我說,你盡玩你去是正理,仔細站臟了我這地,靠臟了我這門。”
一個父親討好外人的時候,就會討厭自己的家人,內外的關系就搞反了。
一個父親總是認為別人的孩子很好,那么無形之中,就貶低自己的孩子。開口就是:“你看隔壁家某某,考上某大學;再看看你......”
可悲的是,很多父親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跟著自己一起討好外人。孩子一直以為,自己的“伯伯叔叔”很厲害。但是這些伯伯叔叔,絲毫都靠不住,白尊敬了。
聰明的父親,讓孩子靠自己。哪怕父親有很好的人脈關系。

04
父親在家里,對孩子的主要作用,是默默托舉,而不是給孩子限高,更不是拉低。
父親的狀況,決定了托舉的力量有多大,高度有多高。
賈政沒有培養(yǎng)一個有出息的寶玉,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主動改變。
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父親,引導孩子從容成長。
做一個尊重孩子的父親,教會孩子禮貌待人。
做一個自強自立的父親,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做一個鍥而不舍的父親,增加孩子成長的定力。
父親可以當下很糟糕,但是不要忘了,人在低谷,也要抬頭看藍天白云,等風起云涌。
一家人,登高望遠,未來可期。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