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圍繞中美貿易博弈,連著發(fā)生了兩件新鮮事。
第一,是路透社吹風,說根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為了應對特朗普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中國已經全面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
路透社稱,中方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部分部委的工作人員要“007”緊盯美國的貿易政策,以待可以隨時做出反應;啟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曾經和美國打過交道的一線工作人員;在外交層面對全世界其他國家展開“魅力攻勢”,闡明中國支持多邊貿易和多極化世界的立場,爭取國際支持;同時對內鼓勵消費,等等。
路透社還稱,自己“經過調查”之后得出結論,4月初,中國對等報復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時,還啟用了“綠色通道”,保證盡可能地迅速決策,好第一時間向全世界表明中方立場,順帶給囂張的特朗普經濟團隊以迎頭痛擊。
第二,就是特朗普又一次坐不住了,開始對中國隔空喊話,一邊說“球在中國那一邊”,一邊叫囂說中國應該“主動”和美國談判。
這兩件事連在一起看,反映了現(xiàn)階段特朗普團隊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外強中干。

為什么美國的“知情人士”要和路透社炒作中國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原因很簡單,因為現(xiàn)在事實上面臨經濟和金融風暴,陷入真正的“戰(zhàn)時狀態(tài)”的國家,是美國自己。相比之下,中國這邊對美國的態(tài)度,是“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
這一點,其實從兩國老百姓的反應就都能看出來。中美關稅戰(zhàn)升級之后,是美國爆發(fā)了搶購潮,是美國市場“股債匯”三殺,是特朗普在政策上一邊“反復橫跳”,一邊聲稱自己“執(zhí)政靈活”。
說白了,什么叫“執(zhí)政靈活”?不就是最開始拍腦門的決策撞了南墻,實在演不下去了,只能想辦法走回頭路?
而相比之下,中國是個什么狀態(tài)呢?有些網(wǎng)友的一句評價,說得非常到位,那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時候,中國人群情激奮,甚至掀起了抵制美貨的浪潮。但這次,大家基本都是用一種看神經病的眼神看他,連抵制都不屑了,心態(tài)非常平和。
中國老百姓如今看特朗普團隊的心態(tài),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狗咬了我一口,我還能咬回去嗎?不如趕緊打疫苗,然后上報有關部門處理。
兩廂對比,中美誰才是真正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的那個國家,一目了然。特朗普說自己的“關稅戰(zhàn)”把中國折騰進了“戰(zhàn)時狀態(tài)”,純屬太看得起自己了。他上臺之后,把美國折騰得一團亂,見不得中國風輕云淡地過日子,這才開始撒潑打滾,一定要跑到媒體上放煙幕彈。

除此之外,特朗普也得給自己這一輪貿易戰(zhàn)的失利找個解釋。美國炒作中國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本質也是一種自我麻醉——不是我美國不夠“偉大”,實在是中國人的戒備太森嚴。大家再堅持一下,會贏的。
這就是純粹忽悠傻子了。特朗普愛說,他的支持者愛信。但還是那句話,你特朗普一路贏贏贏,最后輸光光,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的時候,可千萬別撒潑打滾,甩下爛攤子走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