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直新聞報道,中國邀請聯(lián)合國193個成員,出席4月23日召開的非正式會議。這一舉動,無疑將中美之間緊張的貿易博弈推向了新的高潮。
自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對華政策愈發(fā)強硬,關稅大棒揮舞得愈發(fā)頻繁。美國政府宣布,由于所謂中國對美國采取關稅報復舉措,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將面對高達245%的關稅。特朗普妄圖通過這種極限施壓手段,在中美貿易關系中占據上風,迫使中國在經貿等領域做出讓步。然而,他似乎低估了中國的決心與實力,也忽視了國際經濟秩序的復雜性。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自實施以來,效果適得其反。美國前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當地時間4月16日的一場活動中,毫不留情地抨擊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他指出,加征關稅導致貿易爭端加劇,那些用零和思維看待中美關系的人,沒有認識到兩國關系的復雜性和長期發(fā)展軌跡。沙利文認為,中國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中美將繼續(xù)共存,長期保持一種可控競爭狀態(tài),雙方應避免沖突,創(chuàng)造合作機會。
沙利文的觀點并非無的放矢。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加征關稅的后果正逐漸顯現(xiàn)。世界貿易組織發(fā)布的最新《全球貿易展望和統(tǒng)計》報告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嚴重惡化。在當前關稅形勢下,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預計將下降0.2%,比“低關稅”基準情形下的預測值低近3個百分點,北美地區(qū)貨物貿易降幅尤為顯著,出口預計將下降12.6%。
不僅如此,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警告稱,中美貿易量可能銳減81%,持續(xù)的不確定性對全球增長造成阻力,尤其對最脆弱的經濟體帶來嚴重的負面后果。若中美兩大經濟體脫鉤,到2040年,全球經濟產值可能長期萎縮約7%。這一系列數據表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實現(xiàn)其預期目標,反而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美國自身也難以獨善其身。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中方對美國的關稅霸凌行徑做出了堅決回應。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譴責美國濫施關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和多邊貿易體制,損害各國利益和福祉。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利用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各種平臺進行討論,深化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危害的認識。
此次邀請聯(lián)合國193個成員出席非正式會議,正是中國推動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美國關稅問題的重要舉措。根據會議概念文件,美國將關稅當作極限施壓的武器,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guī)則,觸發(fā)了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的沖擊與震蕩。中國此舉,旨在為那些遭到美國關稅霸凌的國家“討一個公道”,也向世界表明中國反對單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立場。
除了在國際輿論場亮劍,中方在實際行動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隨著中美關稅戰(zhàn)的愈演愈烈,中方多管齊下。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美國國內,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表達了不滿。越來越多的共和黨議員認為,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僅未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反而可能讓美國經濟倒在“黎明之前”。一些共和黨議員甚至開始醞釀一項限制特朗普單方面征收關稅權力的法案。這表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國內也遭遇了阻力,其黨內支持基礎開始出現(xiàn)動搖。

特朗普(資料圖)
國際上,特朗普政府試圖拉攏其他國家共同孤立中國的策略也未能得逞。美國政府向前來談判的國家施壓,要求他們采取措施在經濟上孤立中國,以此換取美國降低貿易和關稅壁壘。然而,這一做法遭到了許多國家的冷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