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期以來,因為中國對美國的全面反制,稀土資源的出口管制。美國軍工企業(yè)連連叫苦未果,如今打不贏的美國人就開始一哭二鬧三上吊。這幾天,美國在國際上一口咬上中國,聲稱中國在毀滅美國醫(yī)療,故意制造人道主義災難,這到底怎么回事?

這個消息來源,是美國的《華盛頓郵報》。該媒體聲稱,因為中國在稀土上的反制,很可能切斷美國醫(yī)療保健體系所依賴的稀土資源,屆時,美國上下所有的癌癥和心臟病患者,都將被中國“害死”。

美國媒體將稀土供應問題與"美國人生死"掛鉤,是典型的偷換概念。稀土盡管全球并非廣泛分布,但也絕非中國獨有,其國際貿易本質,也是市場行為。美國生產商不過是更關注中國稀土技術帶來的商品價格和產能而已,而非其他地方買不到。與其說是中國限制稀土,“害死”美國人,不如說是美國資本的逐利性和貪婪,在制造人道主義災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加工國,有權根據國家安全和發(fā)展需求調整出口政策,這與美國長期對華實施高科技出口管制如出一轍。美媒從未批評本國政府限制芯片、光刻機對華出口"威脅中國患者生命",卻對中國合理行使資源主權橫加指責,這種"只許州官放火"的霸權邏輯毫無道德正當性。

更諷刺的是,美國2023年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明確要求新能源車電池原料"去中國化",主動切斷與中國稀土供應鏈的合作。如今遭遇反噬,反而指責中國"斷供",其言論實質是要求中國單方面承擔維護美國產業(yè)鏈穩(wěn)定的義務,堪稱21世紀經濟殖民主義的翻版。

美媒刻意回避一個基本事實:全球已探明稀土儲量中,中國占比約37%,越南、巴西、俄羅斯等國同樣擁有豐富資源。甚至美國自己的芒廷帕斯礦,儲量也足夠滿足其百年需求,但資本集團的利潤算計導致這些資源未被有效開發(f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醫(yī)療領域關鍵的釹鐵硼磁體為例:美國通用電氣曾投資澳大利亞稀土項目,但因"投資回報率低于預期"于2022年撤資;私募基金控股的MP公司寧愿將半成品出口中國加工,也不愿投入資金建設本土精煉廠。這種"既要卡中國脖子,又不想多花錢"的悖論,本質是美國資本在短期財報壓力下,寧可犧牲戰(zhàn)略自主性也不愿承擔產業(yè)升級成本。當華爾街用"股東利益最大化"綁架國家戰(zhàn)略時,真正的受害者恰是依賴稀土醫(yī)療設備的美國患者——而這口鍋,顯然不該由中國來背。

歸根結底,全球稀土從未短缺,短缺的是美國愿意為戰(zhàn)略自主支付的代價。當美媒哭訴"中國威脅美國生命"時,或許更該質問:為何資本寧可花費萬億回購股票,也不愿投資一座本土冶煉廠?答案很簡單——在華爾街眼中,美國患者的生命,終究敵不過季度財報上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