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長沙市雨花區(qū)的孕媽媽小楊(化姓)因出現胎兒宮內窘迫,進行緊急剖宮產后,產下一名因“胎兒母體輸血綜合征”導致極重度貧血的“白雪寶寶”,經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多學科團隊聯合救治,寶寶在一周后康復出院,一家人得以團聚。

4月14日,孕37周的小楊出現了見紅、不規(guī)律宮縮的癥狀,馬上前往長沙市中心醫(yī)院產科就診,經檢查發(fā)現,寶寶在子宮內發(fā)生了嚴重缺氧,隨后產科團隊為小楊開通綠色通道,實施了急診剖宮產。

當新生兒娩出時,一旁守候的新生兒科醫(yī)生發(fā)現寶寶全身皮膚白如紙,像一個“白雪娃娃”,而且四肢癱軟,無哭聲,心率不足100次/分(正常為120—160次/分),血氧飽和度持續(xù)低下,Apgar評分僅3分(正常為7~10分),屬重度窒息。經過緊急復蘇后,寶寶轉入新生兒科救治。

經新生兒科進一步檢查發(fā)現,寶寶肝脾腫大,血紅蛋白為50g/L(正常新生兒為145—220g/L), 達極重度貧血標準,相當于循環(huán)血容量喪失近三分之二。這種極重度貧血會導致多臟器缺氧,隨時可能引發(fā)心力衰竭或腦損傷。新生兒科主任楊琴馬上啟動緊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醫(yī)護人員進行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改善呼吸,開通靜脈通路,同時協(xié)調產科抽取母親甲胎蛋白、胎兒血紅蛋白等各項相關檢查。并協(xié)調輸血科,在最短時間內給寶寶輸上了濃縮紅細胞。

經過緊急救治,寶寶膚色逐漸紅潤,血紅蛋白較前明顯上升。隨著網織紅百分比(18%)檢查結果出來,楊琴結合患兒肝脾腫大,母親血紅蛋白電泳及甲胎蛋白檢測結果較正常產婦超出數倍,最終揪出真兇——“胎母輸血綜合征”。經過1周的規(guī)范化對癥治療,患兒各項指征恢復平穩(wěn)順利出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琴介紹,胎母輸血綜合征是指一定量的胎兒紅細胞在分娩前或分娩時通過破損的胎盤絨毛間隙進入母體血循環(huán),引起胎兒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體與胎兒溶血性輸血反應。簡單來講,就是指孕期寶寶在媽媽的子宮里面,靠胎盤、臍帶供給的血液、氧氣、營養(yǎng)元素得以發(fā)育成長,但是這種疾病,胎盤不僅不給寶寶輸送血液,反而“偷走”孩子的血液,本該單向供給營養(yǎng)的胎盤“管道”出現逆流,胎兒寶貴的血液持續(xù)流向母體,導致胎兒貧血、缺氧、水腫,嚴重的還會導致胎兒死亡,這個疾病就是“胎母輸血綜合征”。最危險的是,這種“血液盜竊”往往毫無征兆,可能發(fā)生在孕晚期或分娩過程中,導致新生兒極重度貧血、窒息,致死率、致殘率極高。

楊琴提醒,由于該病早期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明確診斷較為困難,因此要加強對于該病的認識,重視孕婦胎動減少或消失的重要臨床體征,如若懷疑有患病的可能,需加強胎心監(jiān)護,進行胎母甲胎蛋白測定,及時糾正新生兒的貧血,改善新生兒的預后和存活率。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方佳 朱文青